产业园地
产业园地>>小杂粮加工利用现状分析
 

小杂粮加工利用现状分析

来源:  |   作者:冯佰利   |  发布日期: 2005-10-06   |  阅读次数:4636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冯佰利

  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小杂粮生产国和出口国,小杂粮年种植面积约900万公顷,生产总量在2000万吨以上,全国杂粮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的省区有11个。海关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4年,我国小杂粮的出口量和创汇额依次为54.29万吨,2.15亿美元;73.10万吨,2.72亿美元;86.53万吨,3.1亿美元;
  我国的小杂粮大体分四类:一类是杂粮类,如荞麦、糜子、高粱、谷子、青稞等,二类是杂豆类,如芸豆、绿豆、红小豆、扁豆、豌豆、蚕豆等,三类是小薯类,主要指红薯、马铃薯等;四类是小油料类,如紫苏、芸芥等。其中,我国的谷子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荞麦、糜子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
  小杂粮适宜于发展旱作农业,有利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据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和产销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总体看,小麦、水稻和玉米等大宗粮食效益低下、滞销积压现象较为严重。与此同时,小杂粮却需求旺盛,一直保持畅销势头,身价一路攀升,呈现良好的市场前景。因而,转变传统的轻视小杂粮的思想观念,转变传统的单纯购销小杂粮的经营方式,转变传统的封闭型、低层次、低效益的产业状态,大力发展杂粮经济,对于促进农业粮食结构调整,开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
  1.小杂粮加工业发展现状
  1.1产业持续发展,总量大幅度增加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小杂粮加工业呈现持续稳定发展势头。20世纪90年代,香港华润百货公司举办了山西杂粮食品展销会,此后出口了数批苦荞挂面、苦荞醋、绿豆馅、小豆馅和芸豆产品,拉开了小杂粮加工品出口的序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小杂粮加工品种类已发展到数百种,逐步占领国内外市场。
  1.2加工产品开始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我国小杂粮资源极其丰富,几乎对每种农产品都有程度不同的加工,加工品由简单的原粮销售转到深加工,包装形式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从灰头土脸到“精装细裹”,如今,上市的小品正悄悄改头换面,不仅要求内在品质好,还讲究外表包装美。品牌、包装,使小杂粮产品模样俏价钱高,这也仅仅是小杂粮产后处理的最初形式,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则开拓了农产品市场,增加了农业效益。例如,荞麦加工品最初由单一的挂面、荞米、荞茶等初级产品发展到目前市场上的荞麦黄酮胶囊、荞酒等深加工产品。
  1.3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产业化方向迅速发展
巨大的市场拉动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使农产品加工业出现了基地、储运、保鲜、加工、销售一体化趋势,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展迅速。同时,产地的就近加工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向大中城市、向国有企业密集的工业空间布局,出现了国有、集体、私营、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农产品加工业的属地化既刺激了农业的发展,又节约了加工成本。
  2.小杂粮加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产品短缺,因此在生产方面,以追求数量为第一目标,以满足温饱为第一需求。少量的农产品加工仅仅是农业的拾遗补缺,严重滞后。消费方面,由于收入和消费水平低下,对农产品加工没有过多的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客观上对消费品有了新的要求。据分析,当前小杂粮加工业存在以下问题:
  2.1发展水平较低
  据测算,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总利润,生产环节仅占五分之一左右,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2.0-3.7:1,而我国2001年平均只有0.9:1,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1.5-2倍,而我国还不及1/3,其中小杂粮的95%以上仍以原粮组织外销。
  2.2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品牌多而杂,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尽管小杂粮加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大多数企业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品牌杂、小、弱,缺乏市场竞争能力,难以创建知名品牌和形成整体优势。
  2.3农产品加工档次低,深加工、精加工不足,产品结构单一
  目前小杂粮加工企业多数只经过简单加工就把产品投入市场,进一步深层次加工的数量所占比重小,多层次开发的产品为数就更少了。现在发达国家居民食物消费中,工业化生产的食品一般占70%,有的达90%。
  2.4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
  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一般采用“企业加农场”的形式,农业的纵向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但由于小杂粮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户数量多、规模小、生产分散,农业产业化集中程度低,专业化进程缓慢,原料基地形不成规模,存在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的矛盾。因此小杂粮加工企业与农户基本上还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而不是一种固定的契约关系或连成利益共同体。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忽视加工业对农产品品质和品种的要求,小杂粮资源普遍存在品种单一、质量不高、专用性差等问题,导致一方面农民存在卖难,农产品大量积压;另一方面,适合企业深加工要求的优质专用“原材料”短缺,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制成品的质量和知名品牌的开发。
  2.5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缺乏高质量和高水平的监测手段。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科技工作重点放在大宗粮食生产领域,对小杂粮生产、加工领域的科研工作重视不够,造成小杂粮生产、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3.小杂粮加工发展趋势及建议
  3.1大力开发小杂粮有机产品和功能食品
  食品做为一种商品具有营养、嗜好、生理和文化等四大功能。所谓功能性食品即是食品第二大功能,食品除具有营养功能外,还有增进人体健康,调整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目前国外把具有这种作用的食品或食品成分称为功能性食品。其生理功能为:(1)调节生理活动节奏;(2)调节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3)调节神经的精神状态;(4)延续衰老,保持人体活动。功能食品被誉为21世纪食品。正在形成现代食品工业新领域。功能食品材料已成为世界食品科技界注目的研究内容,如膳食纤维、寡糖、糖醇、多价不饱和脂肪酸、磷肽酪蛋白、维生素、无机盐等等。
  3.2建立和完善产业化链条
  培育和壮大有实力、有辐射力的加工或购销企业为龙头,培育和发展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杂粮专业合作社,把杂粮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产业链条连结为有机整体,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农民分享合理的工商利润,从而不断激发他们发展杂粮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采取科技、文化、连锁、绿色营销等现代营销方式,把杂粮当礼品、赠品、保健品、专卖品进行精细化销售,发展杂粮保健、杂粮方便、杂粮糕点食品和杂粮饮料饮品等。
  3.3依靠科技,提高小杂粮生产、加工水平
  加强杂粮科研,改变现有杂粮资源的粗放、单一、原粮的水平;改变传统方式,采用现代新生产方式,发展集约旱作农业技术,以提高产出率和优质率;建立新的杂粮科研机构,研究新工艺,开发新产品,以增强杂粮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3.4加强小杂粮基地建设,为市场提供足量、优质的加工原料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要求,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建立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根据市场和加工业的需要,建立高度专业化、优质化的大型原料基地和健全的储藏流通体系。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