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由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组织,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毕节综合试验站依托建设单位毕节市农业科学院承办的“普通菜豆精准鉴定现场观摩会”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举行。来自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25个岗站专家及团队成员6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采取实地观摩和室内学术交流两个环节,首先专家们深入七星关区朱昌镇毕节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创新基地,现场观摩普通菜豆精准鉴定展示基地,听取相关人员的详细讲解,实地查看展示、示范成果。“今天观摩的普通菜豆精准鉴定展示基地主要开展普通菜豆精准鉴定1247份,普通菜豆扩繁入国家库320份,优异资源展示213份。近年来,毕节综合试验站围绕普通菜豆西南地区种业和产业对高产抗病种质资源的急迫需求,遴选拟开展表型鉴定的种质资源。利用已建立种质资源表型精准鉴定方法,完成普通菜豆种质资源的基本农艺性状的调查和数据录入整理,对精选种质资源进行表型精准鉴定。同时展示近几年以来选育出来的菜豆资源,包括各岗站的菜豆品种、毕芸系列、黔芸豆系列等优异资源,主要表现在产量高、抗性强、籽粒颜色鲜艳,商品性好,蛋白含量高等特征,是后续开展新品种杂交和选育的基础性优异资源。”毕节综合试验站赵龙介绍。
在学术交流环节,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传改良研究室岗位科学家田静研究员作“中国小豆产业与品种现状和发展建议”、食品加工与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么杨副研究员作“食用与饲用视角下蚕豆的营养健康价值”、太原综合试验站站长郝晓鹏副研究员作“山西红芸豆育种及产业发展概况”为题的专题学术报告,分享各自领域的经验,最后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新研究员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对毕节综合试验站在菜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品种选育与配套栽培模式等领域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期望毕节进一步加大菜豆新品种选育力度,结合分子辅助标记育种技术,选育出产量更高、抗性更强,且具有特殊品质的菜豆新品种,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同时,持续加强配套技术集成,从种植、田间管理到收获,形成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发挥毕节食用豆产业特色优势,为地区食用豆种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今后工作中将此次观摩交流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为推动食用豆产业发展贡献力量,不断提高食用豆生产能力,增加种植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