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薏苡品种(6)推介
 

薏苡品种(6)推介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0-04-03   |  阅读次数:12157次

  

黔薏苡1号


一、品种来源:

黔薏苡1号是从晴隆县地方品种白壳薏苡中发现的黑壳薏苡变异株经套袋自交连续多代定向系统选育而成。鉴定编号:国品鉴杂2010023


二、特征特性:

黔薏苡1号最显著的特点是植株高大,在品比试验中平均株高221cm,比原品种晴隆白壳薏苡高42cm,黑壳,以原品种相比在生物学特性上有显著的差异。该品种分蘖性较强,单株分蘖成穗2-3个,开花较集中,单穗中上、中、下不同节位籽粒成熟度较一致。国家区试结果:该品种生育日数147天。株高218.4cm,主茎节数11.4节,穗粒数107.1粒,千粒重109.8g。


三、营养品质:

水分为11.71%,粗脂肪为5.26%,粗蛋白为13.44%,粗淀粉为57.33%。


四、产量表现:

黔薏苡1号在2006-2008年3年有资料的6个试点上平均亩产224公斤,居所有参试品种第2位,特别是在贵州贵阳、兴义,云南文山、富源4个点上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在2008年的生产试验中,黔薏苡1号在贵州兴义、云南富源试点均表现增产。两试点平均亩产273.1kg,平均较当地对照品种(CK)增产27.9%。


五、栽培技术:

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为宜,南方无霜期长的地区可延长到5月下旬。播种方式主要以条播和穴播为主,行距33-60cm,穴距20-25cm。播种前一般用35-40度温水浸种24-28小时,待种子吸水达本身重量60-80%时捞出晾干播种,为了防治黑穗病,可用粉锈宁拌种。播种量5-7公斤,穴播5公斤,条播7公斤,每亩留苗4-6万株。

肥水管理分2次进行,苗期一次,一般亩用尿素10-15公斤,拔节期一次,亩用尿素15-20公斤。中耕除草培土分两次进行,苗期一次,拔节封垄前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培土,中耕要结合追肥进行。中耕第一次宜浅,第二次宜深,结合中耕要清除分枝发下的老叶和无效分蘖,以利基部通风透光和促进养分集中,防止倒伏。在盛花期上午9-11时用绳索等工具震动植株,使花粉飞扬,有利于提高结实率。

薏苡黑穗病主要用粉锈宁拌种;叶枯病主要用代森锌等叶面喷施防治;玉米螟和粘虫可根据各地情况选用安全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采收一般在叶尖变黄,80%的籽粒变成黑色或原壳本身色泽时即可收获。收获后让其后熟3-4天后,晒干脱粒干燥致种子水分含量在13%左右即可储藏。


黔薏苡2号


一、品种来源:

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以晴隆碧痕薏苡(农家种)为母本,以普安糯薏苡(农家种)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稳定品系。


二、特征特性:

黔薏苡2号品种根系发达,苗期株型直立,芽鞘紫色,茎鞘和叶片均为绿色;分蘖数3-5个,平均株高194.6cm,主茎节数9-11节。开花时柱头紫红色、花药黄色;灌浆期果实绿色,成熟期转为白色或灰白色、甲壳质地、卵圆形。生育期149天左右,千粒重99.8 g左右。


三、营养品质:

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测定: 薏苡全谷(带壳籽粒)的碳水化合物含量64.83%,脂肪6.17%,蛋白质15.3%,水分9.66%;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黑龙江)测定:薏苡糙米的直链淀粉含量2.22%、支链淀粉含量97.78%,粗蛋白含量17.54%、粗脂肪含量7.5%、氨基酸总量17.62%;加工精米(抛光薏米)直链淀粉含量2.16%、支链淀粉含量97.84%、粗脂肪含量6.9%、粗蛋白含量17.91%、氨基酸总量17.75%。


四、产量表现:

黔薏苡2号品种(系)在贵州凯里、贵州安顺、广西百色、云南文山4个试点较统一对照(当地主栽品种)增产,增产5.8 %~10.93%,4个试点平均产量 246.29kg/667m2,较统一对照增产8.64%。其中广西西林产量最高,达到290.98 kg/667 m2。


五、栽培技术:

一般在3月至4月中下旬播种,播种量2.5~3.5 kg/667 m2,窝播,4-6叶期定苗,一般留苗密度10000~12000株/667m2,2~4株/窝。

播种前采用3%~5%的生石灰水浸泡48 h,也可以用多菌灵、粉锈宁药剂、戊唑醇、甲基托布津等药剂按种子重量的0.3%~0.5%进行拌种。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基肥使用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 kg/667m2或复合肥40 kg/667m2,结合中耕除草,追肥一般分苗肥和穗肥两次施用:拔节期追苗肥,每亩施用尿素20 kg,抽穗期追施穗肥,每亩施用尿素10 kg。  

田间水分管理遵循湿润育苗、干旱拔节、有水孕穗、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田收获的原则。在开花盛期进行辅助授粉,以绳索等工具振动植株使花粉飞扬,提高授粉结实率。

9月至10月,植株中下部叶片转黄,籽粒80%以上变色成熟时收割。待种子脱粒后晴天晾晒至含水量≤12%后,放入阴凉、干燥、通风、防腐的地方贮藏。


黔薏苡3号


一、品种来源:

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以云南富源黑壳薏苡为母本,广西隆林白壳薏苡为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稳定品系。


二、特征特性:

生育期为162.1天,比对照黔薏苡1号晚熟3.1天。株高199.8厘米,株叶型较好,茎秆较粗壮;苗期叶色浅绿色,叶鞘、叶缘浅紫色;成熟期叶色绿色,叶鞘、叶缘浅紫色。分蘖力3-5个,亩有效穗3.3万。穗型紧凑,穗实粒数为96.8粒,结实率77.05%,千粒重114.02克。粒型卵圆型、粒重较大,粒色灰褐色。黑穗病、叶枯病抗性鉴定为中抗


三、营养品质

直链淀粉含量3.41%、支链淀粉含量96.59%,粗蛋白含量17.63%、粗脂肪含量7.2%、氨基酸总量17.82%。


四、产量表现:

2014年省薏苡区试初试平均亩产291.57kg,比对照黔薏苡1号增产1.17%;2015年省薏苡区试续试平均亩产302.12kg,比对照黔薏苡1号增产3.10%,达显著水平。省区试两年平均亩产296.85公斤,比对照增产2.08%。6个试点5增1减,增产点次达83.33%。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36.19公斤,比对照增产3.2%,3个试点均增产,增产点次达100%。


五、栽培技术:

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播种,播种量2.5~3.5 kg/667 m2;穴播,行株距60×40厘米,单穴播种8-10粒,4-6叶期定苗,一般留苗密度10000~12000株/667m2;

播种前采用3%~5%的生石灰水浸泡48小时、或用多菌灵、粉锈宁药剂拌种作好黑穗病的预防;

播种前结合翻耕每亩施用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 kg,播种时亩施复合肥20-30 公斤、钙镁磷肥25 公斤作为基肥;结合中耕除草,追肥分两次施用,分蘖期(4-6叶)追苗肥,亩施尿素20 kg,抽穗期追施穗肥,亩施尿素20 公斤;  

水分管理遵循湿润育苗、干旱拔节、有水孕穗、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田收获的原则进行;开花盛期以绳索等工具振动植株(上午10:00~12:00时),进行辅助授粉,提高授粉结实率;

苗期使用毒死蜱作好地老虎防治工作,拔节至抽穗期作好玉米螟、粘虫的防治,开花至灌浆期注意防治叶枯病;

9月至10月,植株中下部叶片转黄,籽粒80%以上变色成熟收割,脱粒后晾晒至含水量≤12%后,放入阴凉、干燥、通风、防腐的地方贮藏。


安薏1号


一、品种来源:

贵州省安顺市农业科学院。紫云县“白壳薏苡”经系统选育而成。鉴定编号:国品鉴杂2015015


二、特征特性:

中熟,生育期142d-151d,株高212.2cm-217.8cm,主茎节数9.2节-9.5节,穗粒数153.3粒-251.7粒,千粒重102.5g-106.1g,苗期叶鞘深紫色、叶片紫色,长势强,分蘖强,成穗率高。总苞颜色灰白色,有光泽,柱头深红色,果皮淡黄色,花粉黄色,叶长42.1cm,叶宽2.9cm。耐旱、耐瘠。籽粒成熟度较为一致,成熟后籽粒饱满,粒状均匀。


三、营养品质:

碳水化合物62.83%,粗脂肪5.9%,粗蛋白13.65%,水分9.36%。

四、产量表现:

在2012-2014年参加国家薏苡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761.5kg/hm2,居参试品种第1位,较对照增产15.67%。201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 

4224.5kg/hm2,较对照增产13.10%,在贵州安顺、凯里,福建莆田福州,云南文山等试点表现较好。


五、栽培技术:

1.播前准备。播前将种子用7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   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

2.适期播种。春播,4月底前播种。按行距50cm,株行距30cm-40cm开穴,每穴播种子4-5粒。公顷施基肥15000kg+过磷酸钙450kg+氯化钾225kg。

3.田间管理。2叶期间苗,4叶期定苗,双株留苗。6叶期进行第一次中耕 除草,公顷施尿素75kg+过磷酸钙150kg,促使植株旺长;抽穗前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公顷施尿150kg+过磷酸钙300kg。及时加强病虫害防治。

4.适时采收。待植株中下部叶片转黄,80%籽粒成熟时,抢晴天及时收获。


文薏2号


一、品种来源:

文山州农业科学院。文山薏苡资源“小五谷”经系统选育而成。鉴定编号:国品鉴杂2015016 


二、特征特性:中熟,生育期150d。株高201.8cm,籽粒白色,主茎节数9.3节,茎粗1.0cm-1.2cm,苗期叶色为青绿色,茎杆色为淡绿色,叶型为条型,分蘖及分枝能力强,有效分枝数多,穗粒数184.6粒,单株总粒数600粒以上,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99.5g,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分枝数多,抗旱性、抗倒伏性较强,成熟一致。


三、营养品质:

籽粒碳水化合物63.66%,粗脂肪6.3%,粗蛋白15.25%,水分9.79%。


四、产量表现: 

2012-2014年参加国家薏苡区域性试验,平均产量3661.2kg/hm2,较对照增产12.59%,居第2位。2014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4279.1 kg/hm2,较对照增产10.4%,在云南昆明、文山,贵州凯里、安顺等试点表现较好。


五、栽培技术:

1.种子处理。播种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5%拌种。

2.播种量。精选种子,播量45.0kg/hm2-52.5kg/hm2。

3.播种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为宜,打塘点播。

4.播种密度。公顷播60000塘-75000塘,株行距35cm-40cm,每塘留2株。

5.合理施肥。中等肥力地,施农家肥7500kg/hm2-9000kg/hm2、尿素75kg/hm2-150kg/hm2、普钙750kg/hm2作底肥,追肥根据长势情况施用。

6.做好田间管理。适时除草、培土。

7.适时收获。一般有80%籽粒颜色变为原色及时收获。


浦薏6号

 

一、品种来源: 

浦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浦城县地方薏苡品种中经集团选择选育而成。品种认定编号:闽认杂2011001


二、特征特性:

在浦城县种植,全生育期150~170天;株型紧凑,茎秆粗壮,茎15~20节,株高2.2~2.8米;叶片长披针形,长20~40厘米、宽1.5~5厘米;花单性,总状花序;果实为颖果,成熟颖果为灰白色,颖壳薄;一般亩有效穗2.2万,穗粒数130粒,结实率80%,百粒重10克,糙米率65%,精米率60%,整精米率50%。叶枯病、黑穗病发病程度较轻。


三、营养品质:

经福建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检测:蛋白质含量13.9%、脂肪含量6.9%、钙93毫克/公斤、锌18毫克/公斤、17种氨基酸含量135.3克/公斤。


四、产量表现

在浦城县官路乡、盘亭乡、管厝乡、仙阳镇等地多年多点试种,一般亩产260公斤左右,比对照浦城农家种增产10%以上。


五、栽培技术:

在浦城县种植,一般5月中、下旬播种,亩播1500~1800穴,每穴3~4粒。一般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纯氮12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5:0.8,基肥以磷肥和农家肥为主。栽培上注意防治叶枯病、黑穗病、玉米螟和粘虫等病虫害,防止徒长、倒伏。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