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青稞品种 (6) 推介
 

青稞品种 (6) 推介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0-03-05   |  阅读次数:4579次

  

 

  昆仑14号


  一、品种来源: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二、特征特性:

  中早熟,生育期108-119天;幼苗半匍匐,株高105-110厘米,穗全抽出,长方形,四棱,穗长6.7-7.2厘米,长齿芒;籽粒黄色,卵圆形,千粒重46-52克,容量780-790克/升;植株繁茂性好,秸秆产量高,属粮草双高型品系;

  三、营养品质

  籽粒半硬质,淀粉含量56.0%、蛋白质含量12.08%;抗倒伏性好,中抗条纹病。

  四、生产潜力

  在较高肥力条件下,产量350-400公斤/亩;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350公斤/亩左右。

  五、栽培技术要点

  秋深耕20-25厘米或春浅耙8-10厘米。4月上旬播种,采用条播,播种量20-22公斤,行距15厘米,播种深度3-4厘米,用尿素5-10公斤、二胺10-15公斤作底肥。田间管理要突出“早”,青稞二叶一心或三叶期及时除草、松土、追肥,亩追施尿素5-10公斤。

  六、适应地区:

  适宜在青海省海拔27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0℃以上的高位山旱地、高位水地和柴达木盆地等地区种植。

  联 系 人:吴昆仑

  电    话:13997276769


  昆仑15号


  一、品种来源: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二、特征特性

  中早熟,生育期105-110天;幼苗直立,株高80-90厘米,穗半抽出,长方形,四棱,穗长6.5-7.0厘米,长齿芒;籽粒褐色,卵圆形,千粒重43-46克,容量780-790克/升;

  三、营养品质

  籽粒半硬质,淀粉含量55.9%、蛋白质含量11.33%;抗倒伏性好。

  四、生产潜力

  在较高肥力条件下,产量400公斤/亩左右;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350公斤/亩左右。

  五、栽培技术要点

  秋深耕20-25厘米或春浅耙8-10厘米。4月上旬播种,采用条播,播种量20公斤左右,行距15厘米,播种深度3-4厘米,用尿素5公斤、二胺10-15公斤作底肥。田间管理要突出“早”,青稞二叶一心或三叶期及时除草、松土、追肥,亩追施尿素5公斤。

  六、适应地区

  适宜在青海省海拔27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0℃以上的高位水地、柴达木盆地和中高位山旱地等地区种植。

  育种单位:联 系 人:吴昆仑

  电    话:13997276769


  藏青2000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   尼玛扎西

  一、品种来源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白朗试验站鉴定筛选。2009年参加全区品种区域试验。2013年通过自治区第十八次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二、特征特性

  该品种春性中晚熟,生育期120-135天,株高98-120cm,穗长7.0-8.0cm,穗长方型,长齿芒,小穗密度中等。每穗结实50-55粒,籽粒黄色,硬质,千粒重45-48g。灌浆成熟时穗脖自然弯曲下垂,茎秆金黄、落黄转色自然。

  “藏青2000”与目前生产上主推的“藏青320”和“喜玛拉19”比较,具有产量较高,每亩增产25公斤以上;株高平均高6厘米,多产草;较抗倒伏,以免因倒伏而减产;较抗蚜虫,使用农药少,利于品质和农业生态;籽粒较白,利于糌粑和面条等加工等优点。

  该品种轻感黑穗病等种传病害,较藏青320晚熟5-7天,因此,因此播前必须包衣,在高海拔地区(3915米以上)需早播5-7天并保证灌溉。

  三、营养品质

  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检测中心品质分析,粗蛋白含量为9.69%,粗脂肪1.96%,粗淀粉58.79%,氨基酸总量9.63%,谷氨酸2.48%、赖氨酸0.38%。

  四、栽培技术

  1.种子处理:播前用20%卫福按种子重量的0.3%,兑水1公斤进行包衣,或用立克秀按种子重量的0.25%进行包衣,兑水1公斤,晾干后播种,防治青稞条纹病、黑穗病等种传病害。

  2.适时播种:该品种较藏青320和喜马拉19号晚熟5-7天,根据各地区气候条件,在海拔4150米以下比平时早播种5-7天,需在4月25日之前播种。一般在海拔3950米以下可在5月15日之前播种。

  3.播种前必须做好农田“扎扭除草(井玛蘖除草)”:防治杂草和前茬青稞种子发芽生长后造成后茬藏青2000品种混杂。

  4.播种量:

  控制在30-35斤/习惯亩,均用马拉播种机条播。

  5.合理施肥:

  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以上,亩施化肥20-25公斤,其中亩施底肥磷酸二铵7.5公斤,尿素5公斤,氯化钾1.5公斤。

  6.追肥:

  每亩施追肥尿素7-12公斤,于四叶一心期追肥。 加强田间管理:青稞出苗后,做到查苗补苗、中耕除草、及时灌溉、合理追肥、防病治虫,

  7.适时收获:大部分春青稞易倒伏,成熟时轴坚脆,收获过晚易发生掉穗和籽粒霉烂,影响产量。因此,春青稞可提早至腊熟中后期收获。

  五、产量

  该品种历年最高亩产397公斤,最低241公斤,平均亩产319公斤。

  2006-2008年在白朗县白雪村、金嘎村小面积示范平均亩产320-380公斤,2009-2010年在白朗县巴扎乡规模化示范,亩产320-393公斤,较喜玛拉19号增产25-50公斤,增幅11-14%。

  2011-2012年在江孜、南木林、定日、康玛、林周、曲水等县生产示范1.2万亩,亩产320-380公斤,一般可以增产25-45公斤,平均增幅为15.1%。

  六、栽培范围

  该品种在广大一江两河、昌都地区等海拔3000-4150米农区中等以上肥水条件下种植。由于该品种较藏青320和喜马拉19号晚熟5-7天,因此,不宜在海拔4150米以上区域种植。


  春青稞“喜马拉22号”


  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杨晓初

  一、品种来源

  春青稞新品种“喜马拉22号”是日喀则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依据大麦类作物遗传与变异原理,制定育种目标和程序,加速育种周期,突破性选育而得出适宜我区种植的春青稞优良新品种。1999年,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为——“喜马拉22号”。

  喜马拉22号全生育期134天,株高94.7cm,穗长6.02cm,四棱长芒,穗长方形,粒色黄,粒质硬,粒饱满度好,平均穗粒数53.6粒,平均千粒重42.9克,分蘖力强,亩成穗数高,穗部属于半直穗型,抗倒伏性很强,抗逆性强,耐旱耐湿,品质优良,在全区范围内适应性广。

  二、生产潜力

  喜马拉22号于1995-1996年参加全区区域试验,在两年的全区区域试验中综合表现较为突出,小区产量折亩产可达到587.5公斤以上,较对照品种藏青320增产36.1%,在参试品种中的产量结果和综合农艺性状分析鉴定,均属全区参试品种中的第一位。1997-1998年定为全区性的示范新品种,经两年示范中,亩产达到了406.7-520.5公斤,千粒重达到42克,较对照品种喜马拉19号增产18.8公斤。

  经过全区区域试验检验,喜马拉22号的生产性能已突破当前的主推品种,如喜马拉19号和藏青320等品种。1999年我所在日喀则市、白朗县、南木林县、昂仁县建立生产联系户进行示范推广,通过当年示范结果分析,喜马拉22号在产量表现与综合性状上均比当地主推品种表现显著,每亩增产在35公斤以上。2000年累计17个示范户,种植示范面积共计230亩。

  据统计目前为止,喜马拉22号在全区的推广种植面积累计已超过5万亩,平均实际亩产达到370公斤以上,比目前的生产中的喜马拉19号增产15%以上,粮食产量增产幅度达到50-80公斤。喜马拉22号新品种的应用推广,促进了日喀则地区乃至全区农作物新品种的更新换代,为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种植技术

  1、栽培条件

  一是土壤条件。土地平整,土地肥力中上等,有机质在1.0%以上,碱解氮50ppm,速效磷3ppm,速效钾90ppm以上。二是前季作物。前作应以苜蓿、豆类、油菜为宜,禾本科(小麦、青稞)连作不宜超过3年。三是灌溉条件。灌溉条件应保证有水源,以方便排灌。四是施肥标准。农家肥2000公斤/亩以上,磷酸二铵20公斤/亩,尿素10公斤。

  2.产量结构

  播种机规定的播种量14公斤/亩,基本苗20万株/亩,成穗数25万穗/亩以上,穗粒数44粒,千粒重45克。籽粒产量450公斤/亩。

  3.栽培技术

  播前准备  冬前土地准备。秋收后,农田及时秋耕、秋翻、晒垡。入冬后(大寒时节)及时作好农田冬水灌溉。春播前,利用春节温度回升条件,灌足农田播种水,利用耕作措施,及时落实农田的“扎扭”(藏语)生产措施,预防农田杂草生长。目的是在青稞春播工作过程中,及时防治农田杂草,还可以保证农田春播时有足够的土壤墒情。

  施足基肥  青稞种植田通过增施有机肥的方式来培肥地力,施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亩以上。同时,将磷酸二铵20公斤/亩和尿素3-5公斤/亩均匀抛撒于地表,然后通过耕地耙地措施封埋入耕作层中,作为青稞生长的底肥施用。7-5公斤/亩作为青稞拔节期的追肥施用。

  化控除草   在春季播种整地时,用40%野燕麦畏乳油220-250克/亩,兑水15公斤,雾化喷施于地表(或拌细沙15公斤施于地表),施药后2-3小时内完成青稞播种前耕地和耙地作业,施药深度达到8

  -10 厘米。

  种子准备   精选种子,青稞种要用复式精选机选种,净度要求98%以上,发芽率95%,纯度98%,大田生产用种达到二级种子标准。播前进行种子处理,用24%福醇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重量的0.4%通过兑水适量进行拌种、闷种、晾干后待播。

  机具准备   播前农机具处于待播状态。

  适时抢墒早播   春青稞喜马拉22号示范推广种植在全区的范围,应在近年青稞单产较高,种植面积在2万亩以上的县市比较好。严格播种质量,即播量准确、下籽均匀、覆土良好、镇压确实、播种深度一致、行距一样、不重不漏。

  4.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  从出苗至拔节,应做到保全苗、促早蘖、育壮苗、争穗数。播后3 d完成补种、打埂、开毛渠等工作。早追肥,在头水前施尿素3公斤/亩。适时灌溉,坚持头水早、二水赶。灌溉头水在青稞生长的3叶1心进行。灌溉二水在青稞生长的拔节期。在防治双子叶(野油菜、灰绿草)过程中,用2,4-D丁酯50 毫升/亩,适时进行化控。

  拔节后-孕穗期管理   促穗数、攻大穗、增粒数。拔节前施用尿素3-5公斤/亩防止农作物生产脱肥,拔节期是青稞需水临界期,要保证农田有足够的墒情,土壤要求灌透灌匀。

  抽穗成熟期管理  养根护叶、防倒伏、增加粒重。灌浆期是决定青稞粒重的关键时期,要确保水分供给充足,做到农田定时定量灌溉。一般灌水1次。酌情根据当地天气预报,大风降雨时停止灌水,灌水要预防倒伏,降水时农田要预防排捞。

  适时收获  最佳收获期。在青稞蜡熟后期,籽粒含水量在17%-18%时为最佳收获期,要抓紧时间,做到成熟后立即收获,防止风、雹灾害造成青稞籽粒和草的损失。收获质量。收获时应达到的标准:掉穗<1穗/m2,抛粒<10粒/m2,脱净率>99%,机械收获的籽粒,破碎率<1%。

  

冬青18号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其美旺姆

  一、品种来源: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以冬青11号为母本,以ZDM82987-88605为父本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藏种审证字第2013157号

  二、历年试验结果:

  2006-2008三年的品比试验中产量分别405、415、551.3公斤产量居第一。该品种在2009、2010连续两年的全区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382.5多公斤,比对照增产10%以上。同时进行了栽培试验最高产量达550公斤。

  三、历年生产试验结果:

  该品种在2011、2012连续两年的全区生产示范中亩产372公斤,比对照增产11.7%, 2013年开始大田推广平均亩产为370公斤比对照增产10%以上。

  四、品质分析

  灰分:1.93%、水分:8.59%、粗蛋白质:10.3%、粗脂肪:1.83%、粗淀粉:60.5%

  五。主要特征特性

  植株性状:株高106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宽,叶色浓绿,该品种出苗整齐,成穗数高,茎秆弹性特别好,茎秆弹性如同小麦一般。属于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抽穗、成熟整齐一致;

  穗部性状:中穗型,平均穗长7.5厘米,平均穗粒数55粒左右,结实率为90%以上,穗大粒多;

  籽粒性状:籽粒为椭圆形,呈白色,短芒,籽粒饱满,千粒重为42.6克左右;

  抗逆性:抗寒、抗倒,抗细菌性条斑病和黑穗病,活杆成熟不早衰;轻感条纹病;

  生育期:273天左右。

  产量潜力:通过对该品种的栽培试验,最高产量潜力在550公斤。

  六、适应栽培范围:

  适宜在海拔3800米以下的,中上等肥水条件下中上等肥水条件的保灌区种植。

  七、推广前景

  目前已推广点涉及4个地区19个县(区),具体实施在山南、林芝、昌都、拉萨市。经过示范推广证明该品种在海报3800米以下的河谷农区适应性较强,增产潜力较大,得到农民的认可和接受,得到了自治区有关部门的重视,该品种从最初的200多亩推广到现在的32000亩,到2019年推广面积达到17万亩以上。

  通过大田推广在适应区域“冬青18号”平均亩产达到370公斤,同比其它冬青稞品种增产10%以上,平均每亩增产39.1公斤,每公斤4元,亩增收156.4元,比春青稞增产12%以上,复种箭舌豌豆后平均每亩增收1100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该品种在拉萨、山南、昌都一般在7月底前收获收获,林芝市冬青稞种植区一般在6月底7月初收获。收获后可利用雨热同期的优势,套复种一季饲草一般箭舌豌豆可收获1000公斤以上,复种芫根可收获2000公斤以上,同时解决部分饲草,促进农区畜牧业发展,种植冬青稞复种箭舌豌豆等豆科饲草,可培肥地力;提高冬季耕地植被覆盖率,防治耕地土壤风蚀,同时为野生禽类提供冬栖场所和越冬食物,生态效益明显。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农民群众的喜爱。


  冬青19号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

  一、品种来源: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用冬青2号为母本/Torig作父母本,通过品种间杂交选育而成。2016年西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藏种审证字第22016167号。

  二、特征特性:

  株高107.4厘米左右,株型紧凑,叶色浓绿,该品种出苗整齐,成穗数高,茎秆弹性特别好,。属于高产、稳产,抽穗、成熟整齐一致;中穗型,平均穗长6.6厘米,平均穗粒数44.6粒左右,结实率为90%以上,穗大粒多;籽粒为椭圆形,呈黄白色,短芒,籽粒饱满,千粒重为40.3克左右;抗寒、抗倒、抗细菌性条斑病和黑穗病,轻感条纹病;通过对该品种的栽培试验,最高产量潜力在435公斤。品质表现:灰分:1.99%、水分:8.49%、粗蛋白质:11.5%、粗脂肪:2.32%、粗淀粉:56.3%

  三、产量表现:

  该品种在2011、2012连续两年的全区区域试验种亩产370多公斤,比对照增产16.5%以上,通过了全区区域试验定位全区示范品种。2013年开始示范品,主要在山南、林芝、拉萨等地的6个点进行示范,2013年和2014年,两年共示范34亩,在连续两年的全区生产示范中亩产350.3公斤,比对照增产12.8%,2014年通过全区示范。

  三、栽培要点:

  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该品种适宜于林芝、拉萨、山南沿江河谷农区种植,一般在10月上旬播种较为适宜,亩播量为15公斤,基本苗要求每亩14万,播深以5-7厘米为宜,过浅或过深都会影响出苗和越冬,播后耱平并镇压一遍,以利耕层保墒。 施足基肥:亩施化肥量为20公斤左右,其中亩施纯氮5-8公斤,纯磷15公斤为宜,亩施农家肥1000-1500公斤。适宜在中等肥水条件下种植,精耕细作,灌足越冬水,加强春季麦田管理,注意防治条纹病、蚜虫等病虫害和麦田杂草,适当追肥及时收获,该品种收获后可以复种或套种其他早熟作物。

  四、适宜区域:

  适宜在海拔3800米以下的冬青稞种植区域种植。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