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一、青稞生产形势
青稞产区大致分为:河谷盆台灌区、中间地带荒漠沟坡旱地区、高寒(偏草甸)农牧过渡区和偏低海拔的农林交错带四个生态类型。河谷盆台灌区、中间地带荒漠沟坡旱地区青稞常年产量分别占全区域青稞总产量的55.5%和24.1%,是青稞主产区,本区青稞生产(供)大于本区需求,是商品青稞的主要生产区。
2015年全国青稞总播面积436.3万亩,总产约117.2万吨,分别比2014年减少19.5万亩和5.1万吨,平均亩产268.5公斤、比2014年增加2公斤。其中,西藏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增加4%和3.4%,四川阿坝州种植面积微增0.93%,总产量大增20%,四川甘孜和甘肃甘南产区面积产量基本稳定,青海和云南迪庆种植规模和产量分别萎缩12%-13%。
二、青稞生产规模预测
根据全区域调查资料统计测算,2016年青藏高原区域内青稞口粮消费量约70万吨,饲料和加工业原料消耗量可能增至20-25万吨,生产种子用量和储备损失各约8万吨左右,全年总消费量约110万吨。
2016年青藏高原区青稞生产规模基本稳定,种植面积维持在400-430万亩左右,总产达115万吨左右。其中春青稞约380万亩以上,总产115万吨左右;
三、青稞品种选择
青藏高原不同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较大,根据各产区生态、生产条件选择不同品种。
1.河谷盆台灌溉产区
西藏藏南“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和藏东“三江流域”区继续推广种植藏青2000同时,加快推广喜玛拉22和藏青25(专用)、QB14、QB27等高产品种(系)。
青海海西南盆台地(绿洲)灌区继续种植柴青1号,同时推广昆仑14、藏青25等品种。
甘孜、新龙雅砻河谷和甘天祝金强河谷产区推广康青8号和藏25、昆仑14等种高产品种。
2.荒漠沟坡旱地产区
青海海北、海东、甘南、阿坝、甘孜等草原雨养旱地产区应选择种植北青7号、甘青4号、黄青1号、阿青5号、康青7号、藏青2000等近年新审定品种。
迪庆等多雨偏湿产区继续推广“短白”、“长黑”青稞品种等。
西藏海拔偏高的“中间地带”沟坡旱地继续种植藏青320、藏青690及藏青2000等耐旱抗逆片早熟品种。
3.高寒(偏草甸)农牧过渡区早熟产区
应选择或试种甘青4号,黄青1号、黄青2号、北青5号、北青6号、昆仑12和藏青690等早熟或偏早熟品种。
四、青稞生产关键技术
1.扩大冬青稞种植
冬青稞亩产普遍为春青稞的2倍多,因其早熟避病,增产优势明显,建议甘孜南部、阿坝东北部和甘南舟曲等峡谷江河沿岸田应尽可能恢复扩大冬青稞种植。
2.推广“种子包衣”技术
青藏高原区域长期低温干旱的气候环境比较有利于多种土、种传病害的发生发展,采取种子包衣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控制青稞条纹病和坚、散黑穗病、根腐病等,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促进全苗、壮苗。
“种子包衣”方法是先进行种子精选,然后选用种衣剂进行机械或人工包衣,目前常用的种衣剂是德国戴尔公司“立克锈”(以萎锈灵、福美双为主成分)和“卫福”等。为了保证质量、防止药害,建议尽可能采用(大型)自动化机械包衣;有机械包衣条件而采用人工拌种包衣,应严格遵从种衣剂使用说明书的剂量要求和方法。
3.把好播种关
把好播种关是保证青稞苗全苗壮的关键:一是尽可能采用拖拉机深耕和播种机播种,以克服本区域播种工具简陋,人、畜播种质量差,出苗率低的缺点;二是结合深耕用“地虫杀星”、“野麦萎(燕麦萎)”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和灭草等,三是选择适期,足墒播种,河谷、盆地水浇地要先灌后耕,旱地(雨养)根据冬春季降雨(雪)情况抢墒早播或延迟播种;四是适当提高播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掌握在16-20公斤。
4.播前一次性施肥
提倡“一炮轰”施肥方法,在播种前将全生育期所需肥料一次施入土壤,生长期原则上不再追肥。注意各产区根据当地习惯亩与标准亩差异系数,按“推荐配方”与习惯亩比例增加各种肥料的使用量。
5.防治病虫草害
在进行种子包衣和土壤处理防控青稞病、虫、草害同时,强化生长期化学除草和灭虫:苗期用“2,4-D-丁酯”、“高钙”等喷雾防除野油菜、灰灰菜等双子叶杂草;苗期至抽穗前用“爱秀”(每亩用60ml、兑水15kg)、“大膘马”等喷雾防除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在田间发生初期用“氯氰聚脂” 、“氰戊聚脂”、“敌杀死”等防治麦芽。
6. 优化结构,合理轮作
逐步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尽可能减少和控制青稞连作(茬),逐渐恢复地力。根据不同产区具体条件,选择推行“豆类、薯类、油菜等—小麦—青稞”三年轮作制或“豆类、薯类、油菜、小麦等—青稞” 两年轮作制,鼓励青稞与豆类、薯类、油菜等作物的轮作。
7.及时收储
提倡机械收割,抢收、快打,及早入仓。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