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知识
杂粮知识>>伏波将军征战一生 死后蒙冤因为薏米
 

伏波将军征战一生 死后蒙冤因为薏米

来源:南宁晚报  |   作者:丘晓兰   |  发布日期: 2011-12-20   |  阅读次数:4666次

  

  南宁人大都知道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的故事,也知道横县云表镇大王岭脚的乌蛮滩边有座伏波庙。
  
  伏波庙坐落在云表镇大王岭脚的乌蛮滩边,为当地人民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郁江疏河通航、平靖岭南边陲的功德而建。2000年来,它以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和神奇的传说闻名遐迩。

  槛外,滔滔郁江千古流淌。
  
  伏波庙,倚山临江。
  
  庙宇布局严谨,高低错落。整个建筑雄伟庄严,金碧辉煌。屋脊、架梁、紫柱、墙眉的雕饰、彩釉图饰、壁画,栩栩如生,淡雅清湛,层次繁多,都富有艺术灵气。
  
  庙宇周围浓荫遮掩,而特殊的气流却使其屋而终年不落一叶。瓦面清洁异常,更添神灵气象。
  
  庙后的乌蛮山,林木苍翠,与乌蛮滩相映,山光水色浑然一体,称为“乌蛮积翠”,为横州古八景之一。
  
  横县伏波庙始建于东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后历遭兵燹,多次几乎毁坏殆尽,历代都有修缮。
  
  根据《徐霞客游记》记载: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就曾进行过修缮。现在的伏波庙,系清代嘉庆年间重建的,但仍然是旧时的规模。
  
  上个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伏波庙也未能逃过这次旷世浩劫,庙中神像大多毁坏。现在的伏波庙修复了正殿、钟鼓楼,重建了牌坊,新建了河堤。
  
  东汉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趾女子征侧、征贰姐妹起兵叛乱,公开对抗汉帝国中央政府。叛乱分子攻占九真、合浦等60余城,并自立为王。
  
  公元41年,光武帝封马援为伏波将军,令其统率10万大军,南征交趾。
  
  马援凭其杰出的军事才能,第二年便平定了叛乱。
  
  南征时,马援率兵10万和2000余艘大小楼船,来到横县郁江的乌蛮滩,因滩险流急受阻。
  
  郁江两岸山高谷深,常有盗贼出没,马援将军让军队在此处安营扎寨。
  
  他一边号令士兵用铁器铣礁,疏浚航道,一边组织军队剿击盗贼。
  
  马援大军还在当地兴修水利、鼓励农桑。
  
  经过疏浚后的航道,后人受益不浅,从此上可通南宁,下可抵广州,大大方便舟楫往来与贸易。
  
  为感怀马援的功绩,当地人在乌蛮滩头的岸边马援将军帅帐的驻址上建起了伏波庙。
  
  明代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横州通判王济在他的《君子堂曰询手镜》一书中记载有一则关于伏波庙的
  
  神话传说:“未至横七十里地……有乌蛮难甚险,过此未有不心骇魄夺者,……泻声如雷彻数十里。滩之上有马伏波庙,门右以铁索锁木虎,势甚狞恶,云不锁则夜出伤人,过滩者必牲醴告庙下,以生鸡血滴虎头。”另一则民间传说:一次,一条船过乌蛮滩时,乌云满天,狂风大作,船只进退两难,只好拉缆而上。惊涛拍岸,礁石如刃,缆绳眼看就要被扯断,船家焦急万分。就在这紧要关头,忽然从江中窜出一条青蛇来。它用身子牢牢缠住快要断的缆绳,使船转危为安,顺利通过乌蛮滩。
  
  当晚,船家梦见伏波将军对他说:“此蛇是我派去助你的。”船家又惊又喜,忙问:“用什么答谢您哪?”
  
  伏波将军答:“喜狗。”船家梦醒后,急忙买了狗肉投入江中祭祀伏波将军。
  
  直至上世纪50年代,这个传说还在船民中广泛流传。
  
  经过乌蛮滩的船只,驶至伏波庙时,必放鞭炮或鸣笛三声,祈祷伏波将军保佑江湖行船风平浪静。
  
  马援南征交趾,遗迹遍布岭南两广各地,甚至远至越南境内,也有许多伏波庙宇。
  
  各地的伏波庙虽不少,但最具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却是横县乌蛮滩头的这座庙宇。
  
  每到马援将军的诞辰日(农历四月十四),人们就会纷纷自发地从各地赶来,上至左右江,下至珠江口,其中包括百色、龙州、南宁、贵港、钦州、灵山、梧州、番禺等地的船民和横县当地的城乡居民。他们不辞舟车劳顿之苦,千里迢迢来祭祀膜拜。
  
  这样的习俗已逾千年不衰,而且呈兴盛之势。
  
  近些年来,到伏波庙朝拜的民众最多时达四五万。
  
  马援南征交趾时,获土人指点,常吃薏米解湿气,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马援想带回北方以为种子。
  
  班师回朝时,运载了一车薏米,人皆以为“南土珍怪”。时马援受宠,谁也不敢说什么。马援死后,有人上告云马援以前载回的不是薏苡,而是“明珠文犀”。光武帝大怒,追回马援新息侯印绶。马援妻、子惊恐万分,不敢将马援棺木归葬祖茔,只好在城西草草埋葬,宾客故人也不敢来吊唁。
  
  唐人胡曾作《铜柱》诗为马援建功未能“分茅土”、死后反遭诬陷鸣不平:“一柱高标险塞垣,南蛮不敢犯中原。
  
  功成自合分茅土,何事翻衔薏苡冤?”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宋人苏轼亦曾赋诗叹曰:“伏波饮薏苡,御瘴传神良,能除五溪毒,不救谗言伤。”伏波庙前,有一大石碑,上书“起敬滩”三个正楷大字,上面还写道:“此滩昔名乌蛮,今更起敬,往来士民请再勿呼旧名。”落款是:“嘉靖二十九年十月望日南宁府知府王贞吉书”。
  
  其实啊,百姓千年口碑,一个小小知府又岂能凭立块石碑就能更改!这个王知府,不是自大狂妄,就是心存私念,他此举恐怕只是欲附马将军骥尾,好跟着千古留名吧。
  
  史载:成语“马革裹尸”“穷且益坚”“老当益壮”,均出于马援将军之口。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庙宇,或会倒塌;石碑,或会磨平,但将军的名言,却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光辉文化一块坚硬的基石!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了多少后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奋发努力,自强不息!她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在我们的血脉中代代相传,千秋万代熠熠生辉!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