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我国小杂粮主产区之一。常年种植面积达40×104hm2,总产30-40×104t,每年出口2-3×104t。小杂粮是陕北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小杂粮的丰歉直接影响当地农村的社会稳定;小杂粮营养丰富,具有医疗保健作用,是重要的食品资源,发展小杂粮有助于促进我省特色农业发展;小杂粮耐旱耐瘠,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产量高,是我省长城沿线风沙区和丘陵沟壑区的优势作物;鉴于我省小杂粮研究基础薄弱,技术推广滞后,生产水平普遍较低等现状,引进优质专用荞麦、糜子、杂豆等名优小杂粮新品种,组装配套推广小杂粮优质高产技术,建立小杂粮品种科技示范园,优化区域种植,不仅能促进陕北小杂粮生产,实现区域粮食安全,促进我省特色农业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生产优势,实现我省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目标。
1、小杂粮优质高产技术集成
(1)引进、筛选一批优质高产品种,明显地提升陕西小杂粮主要种群的内在生产力针对产区小杂粮品种退化严重,新的替代品种缺乏等问题,项目组在陕西榆林、延安、大荔、镇巴、米脂、延安、杨凌等地组织开展了荞麦(甜荞、苦荞)、绿豆、小豆、糜子、芸豆等小杂粮新品种比较试验;全省设置63个试点(次),引进小杂粮品种219个,筛选出适于陕北栽培的优质小杂粮品种58个,其中选育鉴定了苦荞、糜子、豌豆、绿豆、芸豆等小杂粮品种22个。这些成果为提高产区小杂粮产量和品质及商品率奠定了基础,为提高小杂粮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也为当地小杂粮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本项成果对促进小杂粮优良品种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2)组装配套优质规范化丰产栽培技术,有效地使小杂粮内在生产力化为现实生产力组装配套实施了以小杂粮保护性耕作技术、双垄沟覆膜栽培技术为代表的荞麦、绿豆、芸豆、红小豆、豇豆、谷子等优质规范化丰产栽培技术,项目区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这些技术对于开发小杂粮生产潜力和促进小杂粮产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普遍的借鉴意义。
2、建立品种示范园,构建了小杂粮科技推广的四元模式
项目组陕西靖边建立了小杂粮品种科技示范园,示范园建设按照“稳步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进行。示范园集中展示了我国小杂粮最新科研成果和国内外市场名优品种,使小杂粮示范园成为品种的擂台、科研的舞台、企业的展台、信息的平台和领导的指挥台。建立了以小杂粮示范园展示、网络媒体宣传、科工贸产业联合、技术培训指导为主体的四元推广模式,为小杂粮优质高产技术示范推广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3、提出陕西省小杂粮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1)优势区域布局
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陕西小杂粮优势区域布局规划,确定了荞麦、糜子、谷子、绿豆、芸豆、黑豆等主要小杂粮的生产优势区域。
(2)品种布局
确定了各优势区域的主要小杂粮推广品种。
4、建立小杂粮示范基地,推动产区经济发展项目实施7年来,建立了神府(神木、府谷)糜子基地,米脂、子州、安塞谷子基地,定靖(靖边、定边、吴起、志丹)荞麦基地,横佳(横山、佳县、神木、府谷)绿豆基地,定靖(靖边、定边)芸豆基地等小杂粮丰产示范基地,累计推广面积1008.0万亩,有效推广面积907.2万亩;7年平均亩增收38.6元,亩增产量11.6公斤,增产率为13.2%;新增总产量9797.8万公斤,新增总产值31423.1万元,新增总纯收益28184.9万元,产投比为8.7:1;推广费用收益率为1:55.9,农民得益率为1:9.1。研究成果对于充分发挥陕北黄土高原乃至国内同类型区地域资源优势,提高小杂粮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5、成果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1)引进品种219个,筛选出适于产区栽培的优质小杂粮品种58个,选育鉴定品种22个,提出陕西小杂粮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和品种布局意见,为提高小杂粮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也为当地小杂粮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2)建立了以小杂粮品种科技示范园,构建以示范展示、网络媒体、产业联合、培训宣传为主体的四元推广模式。示范园集中展示了我国小杂粮最新科研成果和国内外市场名优产品,使示范园成为小杂粮品种的擂台、科研的舞台、企业的展台、信息的平台和领导的指挥台,为小杂粮高产技术示范推广探索出了一条新途径。
(3)建立了小杂粮产业技术体系,实现了小杂粮科研、生产、贸易等行业的合作与联合,实现产品加工增值,促进了小杂粮产业发展。
小扁豆
草豌豆
西豌一号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