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地
产业园地>>甘肃省小杂粮、豆类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甘肃省小杂粮、豆类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来源:选自粮经学会简讯(第14期)  |   作者:甘肃粮油批发市场   |  发布日期: 2006-02-21   |  阅读次数:4629次

     一、生产现状
  从我省小杂粮及豆类的生产实际看,一是发展不平衡。糜子、谷子、荞麦及啤酒大麦、蚕豆、大豆是甘肃小杂粮的大作物,分布广、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相对受到重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效明显。其它杂粮、豆类的生产仍处在传统,封闭、自种自用的状况。二是种植面积不稳定。同一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变化也较大,年播种面积的幅度在500--1000万亩之间:三是复种指数增加.种植面积扩大。河西、沿黄地区和陇东、陇南地区在油菜和麦收后夏种、套种糜谷、荞麦等作物,年复种面积达200万亩左右,以2000年为例.全宵杂粮、豆类播种面积达1075.96万亩,占粮食怍物播种面积的30.7%.产量175.24万吨,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24.6%。
  (一)杂粮:甘肃出产的杂粮有糜子、谷子、荞麦、高梁、啤酒大麦、莜麦(裸燕麦)、燕麦、黑麦等,种植面积约680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近20%,总产量约137万吨:其中糜子、谷子、荞麦、高梁、啤酒大麦是主要品种。
  (二)豆类:豆类历来是当地的倒茬养地作物。全省豆类播种面积392.51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1.2%,总产量37.69万吨,其中主要是大豆和蚕豆。大豆主要产于庆阳、陇南、张掖、天水、白银等地市,年播种面积132.33万亩,产量13.36万吨。正常年景.甘肃小杂粮,豆类作物,在很大程度上,仅作为一种“捎带庄稼”零星种植,产量较小:
  二、加工、贸易情况
  甘肃省小杂粮、豆类除食用外.广泛用于酿酒、加工粉丝、饲料、油脂、制酱等。在食用上本省还未形成系列的精深加工的品牌产品,以农家沿袭传统、制成多种风味小吃为主;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部分杂粮面粉,挂面,米粉、豆食品等小包装已散见于本省各粮及副食品超市,杂粮饭店也在城市饮食业中悄然兴起。甘肃小杂粮在满足本省市场需求外,大量以原粮形式销住省外及出口东南亚、中东、欧洲等一些国家和地区。每年可提供的商品量约90万吨,商品率达50%左右。
  (一)杂粮;谷子主要用于农户口粮自产自用。糜子主要用于农民自制当地特色小吃和酿酒、制糖:近年来作为鸟饲料大量销往南方,也曾出口日本和销往港澳等地:荞麦主要以原粮销往香港、西欧、中东、日本、韩国等地,主要用于食用和作饲料;近年来省内也加工成保健品销售。啤酒大麦完全用于啤酒生产.商品率达100%。
  (二)豆类:甘肃蚕豆品质优良.具有粒大饱满,色泽纯正,无虫蛀、无霉变的特色.在国际市场素以“甘蚕”著称;主要出口埃及、也门、沙特、约旦、墨西哥、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日本、法国等国家,年出口量约日万吨,居全国首位;豌豆主要用于制作淀粉、粉丝、粉皮,也销往省外作为酿酒原料。白芸豆是甘肃传统的出口品种,主要出口日本、德国、古巴。扁豆主要出口西欧等国。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甘肃杂粮、豆类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的问题:一是产量低,品种老化、退化现象严重:各地尚未建立起良种繁殖基地,种子供应体系不健全,良种应用率低;对小杂粮及豆类作物培育品种未得到足够重视,项目少.经费缺,研究单位及人员少,对资源开发及品种质量等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创新。二是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农民信息闭塞,生产未能摆脱传统的自由无序的状态。产品加工、购销方面缺乏产业化经营,缺少比较规范的购销加工龙头企业,加工产品品种少,质量不高,大多为自产自用的初级产品,在生产上还未形成各种作物品种的集中产地和规模效益,缺乏名、优。特产品,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都很低。
  四、发展前景及措施
  甘肃以其自然环境,市场需求、基础条件等多方面蕴含的潜力决定了小杂粮、豆类生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是自然气候适宜杂粮、豆类和生产。二是营养多样性需要发展小杂粮、豆类的生产。小杂粮营养丰富,被称为全营养作物,其特殊的营养成分和作用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知。甘肃生产的小杂粮、豆类属无污染绿色食品。因此,甘肃的杂粮、豆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三是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促进杂粮、豆类的生产。甘肃省目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800万吨左右,产销总量基本实现平衡,为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农业结构,突出特色农产品和产业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建议采取以下几条措施:
  (一)加大农业科技投资,加快优良品种的繁育,引进、推广,大力推广高效丰产栽培管理技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集雨节灌技术,建立严格的、科学合理的质理标准,真正实现产品的优质优价,调动农民种植优良品种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小杂粮、豆类产品的质量。
  (二)建立小杂粮、豆类生产基地,初步形成集中产地和规模效益,为杂粮、豆类产业化开发提供有利条件。根据甘肃生产的优势和杂粮、豆类购销的市场前景,可建立以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为主的啤酒大麦生产基地;以临夏和定西地区为主的尤质蚕豆生产基地;以甘肃中部地区为主的优质糜谷。荞麦、燕麦、莜麦等生产基地;以徽成盆地和陇东为主的大豆及其它豆类基地:
  (三)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创建小杂粮、豆类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企业+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订单农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品位,开发名、优、特小杂粮品牌,培育和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推进甘肃省小杂粮、豆类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