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知识
杂粮知识>>我国粮食安全的六个目标
 

我国粮食安全的六个目标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4-11-26   |  阅读次数:3265次

  

我国粮食安全目标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粮食种植面积的稳定目标,

二是粮食流通目标,

三是粮食远期消费目标,

四是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协调发展目标,

五是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目标,

六是粮食生产者增收及收入安全目标。

目前实施我国粮食安全目标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主要表现在,一是确保粮食种植面积,进一步保护与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

近几年来,由于调整粮食收购价格,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一定的挫伤,粮食种植面积有所下降。

以2002年为例,全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56000万亩,比2001年减少3139万亩,下降2.01%,使粮食充足供给的基础不牢。

二是粮食流通市场受阻,特别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推陈储新能力弱化,致使部分库存粮食陈化严重,影响粮食不安全因素没有完全消除。

三是我国粮食储备量及质量问题需要加快解决。

一方面我国储备粮从储备量方面还没有完全达到一年全国粮食消费量的储备标准,另一方面储藏时间普通超长,导致粮食品质产量降低。四是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协调问题需要改善。

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必须依靠政府重视、政策扶持及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认真解决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问题,实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目标。一是要真正实行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特别是粮食主产区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粮食生产的领导,研究制定保护价粮食收购的地区、品种及补贴方式,解决好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问题,实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目标。

二是要利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绿箱”政策中粮食援助补贴及对生产者直接支付等措施,扶持粮食生产。三是农发行要按照国家信贷政策,积极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国有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要支持各类粮食经营企业收购农民粮食。

认真解决粮食销售障碍问题,实现粮食流通目标。一是加大我国粮食流通网络提档升级。

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建设,要巩固和加强郑州、吉林、南方(江西)及华中(武汉)等粮食交易市场建设,要提档升级,使之真正成为连接全国粮食产销的桥梁和纽带。

另一方面要规范我国粮食期货交割,对目前我国粮食批发市场期货交易要进一步规范,确保资金安全,并为客户中远期合约交割;期货套现交割提供便利和月臣务。

二是各级政府要从政策上扶持除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以外的各类粮食购销及加工企业,参与粮食市场大流通,撑起粮食流通的另一半边天。

三是国家要实施财政倾斜政策,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陈化粮的处理。

认真解决粮食储备量与质量的问题,实现远期消费目标。中央及各省级政府在粮食市场放开后,要研究制定确保粮食储备达到我国一个粮食年度的消费量,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粮食中长期储备计划。

当粮价过低、对农民造成经济损失,或粮价过高、对群众消费构成威胁时,起到平抑物价、稳定社会的重要作用。农发行、中储粮食总公司要加强配合,根据国家确定的粮食储备计划,积极供应信贷资金,并积极组织粮源,保证储备粮优质,按时顺利入库。要监督粮食企业特别是代储企业保证粮食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储备粮轮换,切实解决好储备粮食质量低下的问题,农发行要确保储备轮换的资金需要。

认真解决粮食品种品质不平衡问题,实现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目标。

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我国优质粮食生产基地。

要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土壤及水资源等生态环境,研究推广优质、高产节水及市场适销的粮食品种,建立我国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河北、山东以及黄河流域的优质小麦、玉米、大豆生产基地,建立长江流域及江南各省市优质水稻生产基地。

二是要加大力度发展我国小杂粮生产。我国小杂粮,不仅品种繁多,生产量在世界产量名列前茅,而且属无污染绿色食品,备受国际国内市场青睐,我们要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有利时机,加大小杂粮的品种改良,提高单位产量,增加小杂粮出口,满足国际消费需要,提升我国粮食出口份额。

三是要加大科技及资金投入,提高我国粮食单产。当前,我国粮食单产很低,粮食生产潜力很大,在耕地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唯一途径,就是要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确保粮食安全。

中国粮油食品信息网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