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动态
杂粮动态>>中国作物科学领域楷模科学家--杨才
 

中国作物科学领域楷模科学家--杨才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4-06-03   |  阅读次数:417次

  

1.png

杨才研究员1951年生,2016年退休,退休前任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副院长、首席科学家、二级研究员,河北北方学院兼职教授,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究分中心(张家口)主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杂粮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作物协会杂粮分会理事,中国作物学会燕麦、荞麦分会副主任委员,是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专家、岗位专家、研究室主任,是全国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次被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是河北省知深省管优秀专家,中共“十六”大党代表。

杨才研究员,出生在燕麦产区河北省张北县一个农民家庭,吃燕麦长大,当他看到燕麦产量低,商品价值不高,走不出产区,农民有粮卖不出的时候,他萌生了为家乡做贡献,搞燕麦研究的决心。有幸的是,他从农校毕业后来到了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农科所,主动请缨做了燕麦研究,这一干就是五十年。虽然于2016年退休,但仍然退而不休,坚持在燕麦研究第一线。

五十年来他克服“人员少、立项难、没经费”等种种困难,育成了“坝选”系列、“品字号”系列、“冀张莜”系列、“冀张燕”系列、“花育号”系列和“坝莜”1-6号皮、裸燕麦品种40余个,为我国华北燕麦主产区更换品种6-8次,使裸燕麦的单产由最初的不足百公斤,提高到目前的三、四百公斤。

2.png

五十年来他采用多种育种法,创制了对光周期不敏感资源,改变了燕麦长光照的习性,解决了燕麦南繁冬育必须加光的科研问题和燕麦品种适应性窄,不能广泛种植的生产问题;创制了超早熟、矮杆、高蛋白新种质3000余份,填补了空白,丰富了资源,为我国燕麦育种水平的提升打下了基础。

五十年来他研究提出了“燕麦水地高产栽培技术”、“旱地丰产栽培技术”、“有机无公害燕麦栽培技术”等,创建了冀北百万亩有机无公害燕麦种植带,吸引了国内外多家客商来张家口投资建厂,建原料生产基地。

五十年来他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当他看到农民有粮卖不出,就开展了“裸燕麦米加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这一技术的应用推广,促进了燕麦产业的发展,提升了燕麦的商品率,使燕麦成为了国人降“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功能保健食品,走出了产区,走向了全国,解决了产区农民卖粮难的问题。

五十年来他取得了46项国家、省部、市厅级成果奖,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5项、省长特别奖1项;著书18部,撰写发表论文160余篇,创社会经济效益160多亿元。退而不休,分别于2019年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年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成果一等奖。

回报家乡养育之恩,立志投身燕麦育种

杨才研究员是河北省燕麦产区农民子弟,自幼对燕麦有一种特殊感情,从小就知道莜面(当地人俗称裸燕麦为莜麦)虽好吃,但单产低而不稳,一般亩产只有几十公斤,最好的也只有七十公斤左右,再想高产,增施肥料就会倒伏,反而产量会变的更低,因此他有了做燕麦研究,选育高产品种,为家乡农业生产服务的愿望。农校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到距县城30多公里的张家口坝上农科所工作,承担起燕麦的研究工作。五十年来他痴心不改,战胜种种困难,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燕麦新品种,应用推广面积占全国燕麦种植面积的80%以上,亩产量提高到目前的300-400公斤。

急农民之所急,开创燕麦加工产业化之路。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看到随着燕麦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而种植面积却在下降,经走访农民得知燕麦产量高了,而需求量没有增加,所以农民有粮卖不出去,农民说:“我家莜麦三年吃不完,价钱低,还没人买,还种它干什么”。这句话深深刺痛了杨老的神经,让他感到小作物只搞育种不行,必须走产业化之路,因此,他通过进一步调研,发表了“将小作物做成大产业是我国燕麦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此开启了燕麦产业化加工技术研究。他发现国内裸燕麦进不了市场,而一些燕麦片加工厂家却从国外进口皮燕麦原料,因此他开展了裸燕麦米加工技术研究。通过与上海、本地多家企业的合作,成功地研究出裸燕麦米的加工技术和工艺,制定了标准,发表了“国产裸燕麦米加工工艺流程与方法”,新技术分别在上海和河北省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河北省万全县组建了13家企业,投入了20多条生产线,形成了国内第一个规模型裸燕麦米加工集散地,经检测国产燕麦米的蛋白质、β-葡聚糖都高于国外的皮燕麦;加上推广了裸燕麦与大米混合焖饭煮粥、与大豆混合打浆喝的技术,一时间裸燕麦米成了香饽饽,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产区农民的余粮全部卖出,其价格比小麦高出2倍多(原来比小麦每公斤低0.6元),从而提高了农民种燕麦的积极性,并成为了广大消费者降“三高”的方便食品,目前裸燕麦米成为了燕麦产业加工中的“四大”支柱产品之一。

莜面传统食品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世界燕麦食品中一颗璀璨明珠,有40多种产品,但民间有一种传说“莜面离开产区蒸不熟,不能吃,外地吃莜面必须用产地的水和面”,这一说法影响了莜面传统食品在全国的普及食用,但杨老不这么认为,于是就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是:蒸莜面与和面用什么水无关,而与做莜面时的地点海拔气压有关,海拔高气压低,蒸莜面的时间要相对长一些,反之在海拔低气压高的地方蒸莜面的时间要相对短一些。这一结果得到证实后,莜面传统食品进入了全国各大中城市,成为了宾馆饭店的特色食品。为推广普及这一美食,杨老学会了做40多种莜面传统食品的厨艺,并撰写编著了《莜麦传统食品的制作与食用》一书。

不用扬鞭自奋蹄,年逾古稀再蹬程。

3.png

杨才研究员已是年逾古稀之人,本应是功成名就,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的时侯,可他仍然坚持战斗在燕麦研究的第一线,还给自己制定了新的燕麦育种目标,即“降秆增穗重,优质高产抗倒伏”。为了实现这一目标,2008年他从张家口农科院副院长岗位退下来后就开始了长达15年的燕麦南繁北育工作。摸爬滚打,没明没夜没假期,与燕麦为伍,没有经费就自掏腰包,没钱顾工就自己干农活,浇地、打农药、施肥样样自己干。当有人问他,你还不到点了,准备干多久?他的回答是,搞燕麦研究无终点,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国家需要,农民需要,能动一天就干一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怨无悔,为燕麦事业奋斗终身;为中国碗装中国粮,中国粮用中国种而奋斗不息。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