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动态
杂粮动态>>酸粥故事
 

酸粥故事

来源:  |   作者:王树强   |  发布日期: 2023-01-19   |  阅读次数:2295次

  

  ——舌尖带你咥府谷

酸粥是陕西省府谷县一种特色精美小吃。酸粥,亦称酸饭,是黄土高原上一道风味独特的美食。早年,府谷人的主食品是糜米。它好吃,营养丰富,常吃常鲜,久食不厌。缺点是有些涩,如没蔬菜就不好下咽。经过沤制发酵,做成浆米饭,或熬成酸粥,就完全克服了上述缺点,变成了人人喜爱的美食了。没有蔬菜也照样好吃好咽,越吃越爱吃。其特点是色泽金黄,细嫩柔和,吃起来精坚光滑,绵软利齿,十分爽口好咽,既顶饿,又解渴,还有泻火利便之功。

《府谷县志》记载:境内北部居民喜食酸粥或酸捞饭。做法是前一天将黄米浸泡于酸浆汤内,次日捞出添水或焖粥或捞饭,以油辣抹粥就咸菜,以烩菜或汤菜泡捞饭,食之别具风味。

酸粥这里的“酸”不是指山西醋的酸味,更不是食物发馊后散发出的酸臭味,而是经过当地百姓精心制作的一种天然发酵后散发出的酸味。

做酸粥先得备一只浆米瓷罐,当地人称之为酸罐子。浆米指黄米泡水发酵的过程,是将温开水入罐并加入黄米,搅拌后加盖,然后放置于炉台或热炕头,保持20度左右的温度促其发酵。夏季需二三日,冬季需五六日,每日搅拌二三次。待揭盖有喷香扑鼻并尝之有酸甜似梨味时,这浆汤就做好了。酸浆汤一旦做成,三天两头就得吃,汤里必须有米,不能空放,以免“饿死”。“饿死”后,又得重新制作,很麻烦的。

府谷叫熬酸粥,是事先给浆米里搅入适量的软米,或是先给烧开的锅里放入适量的软米,煮过一阵之后,再把桨米倒进去,一边熬,一边用勺子不停地攉搅。一防米到锅底上烧糊,二为酸粥黏滑溜光。待米烂熟后即可吃了。熬酸粥的过程中,根据个人口味将米汤舀出来,喜欢吃硬的就把米汤多舀出来一些,相反,就少舀出来一些,这也是做酸粥最关键的一步。

每日吃酸粥,每日换一换浆米罐子里的米汤才能确保浆米罐子的新鲜。这时候,府谷人把煮米的汤再回到浆米罐里一部分,作为下一次浆米用。这样周而复始,连续不断,浆汤会越来越好,越来越香。记住,一定要是煮熟的米汤,再倒回到浆米罐中,否则会导致浆米变质。

做酸粥讲究的是火候,叫做“紧火捞饭慢火粥,加大灶火熬稀粥”。把火调成慢火(在火炕炉的炉盖上调火,炉盖盖严则火大,炉盖拉开则火小),不停地在锅里搅和,大约十几分钟后,酸粥就做好了,稍微“曲”一下便可食用。酸粥比稀粥稠,能拿筷子揽住夹起吃的一种粥。

酸粥具有健脾健胃的功能,还有养颜美容的功效。效果妙不可言。

酸粥是用发酵的糜米做成的,糜米富含多种粗蛋白和氨基酸,发酵后其中含有的乳酸菌能帮助人们生津止渴、消食健胃。酸粥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加入胡麻油、西红柿酱等佐料调着吃,也可以炒着吃,甚至可以用当地特产的红腌菜拌着吃。

到了夏季,府谷人几乎每家都是:早晨吃酸粥,中午捞酸饭,晚上喝酸稀粥,整日与可以做成这各种酸食的糜米为伍。一个“浆米罐子”、一个酸菜坛子是府谷人少不了的两样器皿。有民歌唱:“山药酸粥辣角角菜,你是哥哥的心中爱”。“喝上酸米汤不口渴,想妹妹想的心难活”。

酸粥酸甜兼备,绵软光滑,爽口利齿,十分香美,不需任何蔬菜,保你越吃越想吃。如果再给撒上白糖,或是抹上点辣子,那就更成仙家美食了,俗话说:“辣子抹粥,越吃越抖。”

酸粥含有乳酸菌,特别在盛夏时节,它可以起到生津止渴,消食健胃,清凉泻火等功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酸粥的副产品——酸米汤。中医认为,米汤乃米中精华,具有益气、养阳、润燥之功效。

据了解,酸粥的由来纯属一种偶然,传说李自成起义大军进京路过此地,当地老百姓皆大欢喜,家家户户泡米为大军士卒准备饭。谁知由于情况有变,大军临时改变路线,绕道而过,可老百姓泡的米太多,一时半会儿吃不完,放的时间久就发了酸,老百姓也舍不得扔掉,就用发了酸的米煮成粥吃。谁知意外地发现这用发酸了的米煮的粥并没有影响其食用价值,后来人们便故意将米泡酸做粥食用。现在,酸粥已经在饮食结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很多百姓一吃就是几十年。

府谷特色 - 酸粥

作者:王树强

黄米风情美味浆,醇香曲水引流觞。

清爽入口舌尖绕,暑到酸粥自然凉。

 

作者简介:王树强,生于绥德,长于府谷。县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协会员,府谷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县折家将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