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地
产业园地>>黄冈市粮食生产情况的分析
 

黄冈市粮食生产情况的分析

来源:  |   作者:黄冈农业局   |  发布日期: 2004-06-08   |  阅读次数:3134次

  

黄冈市农业局

一、我市粮食生产的现状和潜力分析

㈠关于我市粮食生产的现状

粮食是我市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着我市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储藏方面的政策也有了一些重大的变化,加上市场难测、效益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市粮食生产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总体态势是数量严重下滑,质量略有提升,单产徘徊不前,投入普遍不足,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粮食种植面积逐年减少。2003年全市粮食复种面积622.14万亩,比2002年减少26.07万亩,比建市以来最高的1997年减少172.59万亩。其中夏粮种植面积105.72万亩,比2002年减少11.98万亩,比建市以来最高的1998年减83.78万亩。夏粮中小麦的种植面积79.62万亩,比2002年减少4.2万亩,蚕豌豆、马铃薯和其它夏杂粮面积26.1万亩,比2002年减少4.38万亩;秋粮种植面积516.42万亩,比2002年减少16.41万亩,比建市以来最高的1997年减少91.14万亩。秋粮中早稻132.68万亩,比2002年减8.32万亩,比建市以来最高的1996年减80.22万亩,中稻165.59万亩,比2002年增9.59万亩,为建市以来最高的一年,晚稻153.77万亩,比2002年减14.82万亩,比历史最高的1996年减少90.87万亩,玉米和其它秋杂粮种植面积64.4万亩,比2002年减少2.7万亩,比建市以来最高的2001年减少8.46万亩。从以上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来粮食作物面积压缩较大的主要是小麦和早晚稻,而扩大面积的粮食作物主要是中稻、豆类作物和小杂粮。

⒉粮食总产量逐年降低。200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46.3亿斤,比2002年减产3亿斤,比建市以来最高的1997年下降15.85亿斤。其中夏粮总产3.93亿斤,比上年下降1741万斤,不及建市以来产量最高的1997年的8.64亿斤的一半。夏粮中小麦的产量2.95亿斤,比上年下降1400万斤,仅只有1997年6.32亿斤的46.8%;2003年秋粮总产量42.34亿斤,比上年下降2.86亿斤,比建市以来最高的1997年下降11.18亿斤。秋粮中早稻总产10.04亿斤,比上年减少3100万斤,比建市以来最高的1997年减少7.62亿斤,中稻14.8亿斤,比上年增9419万斤,为建市以来第二位,晚稻14.09亿斤,比上年减少1个多亿,比建市以来最高的1996年减少9.1亿斤。粮食总产量明显呈现全面下滑的态势,而与此相反的是,全市人口总量却日益增加,由建市初期1996年的600多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730多万人,全市人均占有粮食量由1996年的940斤下降到2003年的640斤,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近60斤。同时全市粮食净  商品量由原来的每年约10亿斤一路下滑,储备粮也几乎耗尽,我市由商品粮大市变成了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区域,在农业生产新的拳头产业尚未形成之前,失去了具有传统优势的支柱产业。

⒊粮食单产水平徘徊不前。自撤地建市以来,全市粮食单产水平始终在750斤左右徘徊,2000年到2003年的单产水平分别是749斤、724斤、762斤、743斤。其中夏粮单产呈下降之势,由2000年的亩产398斤到2003年的372斤,稻谷单产年份之间起伏不定,早稻高产年份如1997年达到835斤/亩,低产年份不足700斤/亩,2003年早稻单产为756斤/亩,中稻高产年份如1996年、1997年均为1074斤/亩,低产年份不足900斤/亩,2003年为893斤/亩,晚稻高产年份如1998年达到953斤/亩,低产年份如2001年仅820斤/亩,2003年为916斤/亩。粮食单产徘徊不前的原因一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投入明显不足;二是粮食定位由数量型转向了质量型;三是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损毁严重,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特别是2003年出现的高温热害,受灾面之广,程度之重更是前所未见;四是技术推广经费不足,队伍涣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实用新技术推广速度不快;五是粮食流通不畅,加工滞后,种植大宗粮食作物比较效益不高,而小杂粮由于市场俏销,单产水平总的看仍然是上升的势头,如豆类作物单产由1996年的342斤上升到2000年的452斤,2003年在大灾之年仍然获得了400斤的产量。

⒋粮食品质略有提高。粮食市场放开后,消费者对粮食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受市场因素的驱动,我市近几年加大了粮食优质品种的推广力度,优质粮食总量在粮食总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2003年实施的"五带十区”建设更是把优质粮生产推向了新的高潮,当年全市优质稻面积发展到336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74.3%,比上年增加了20万亩,其中中国香稻15万亩,比上年扩大5万多亩。全市2003年优质粮食产量近28亿斤,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60%左右。虽然我市粮食品质有了显著提高,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优质粮食中,高档精品粮的比例仍然较小,稻谷达国标三级的多,一二级的少,同时混种混收也影响了粮食的品级,这是导致优质不优价,效益难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⒌粮食生产中的部分科技含量下降。前几年由于种粮效益不好,农民对粮食生产科技的需求并不强烈,绝大多数县市甚至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抛荒现象。基层农技人员受机构改革的影响,工资无着落,办事无经费,主要精力用于创收糊口,在有些地方出现了什么赚钱推什么,什么有利宣传什么,自身效益放在了主要地位,社会效益放在了次要地位,科技推广的效果大打折扣,部分地方在技术推广过程中甚至出现减产减收和扯皮打官司的现象。自2000年以来,在几项主要粮食生产技术中,推广应用面积不仅没有明显增加,有的反而明显下降。早稻保温育秧应用技术2001年全市为77.94万亩,2002年为73.74万亩,减少了4.2万亩;杂交稻两段育秧技术2000年为162.75万亩,2001年为61.71万亩,2002年为37.11万亩;壮秧剂应用技术2001年为25.89万亩,2002年为14.1万亩;再生稻栽培技术2000年为20.45万亩,2002年为19.22万亩;小麦早稀肥控栽培技术2000年为26.58万亩,2001年为26.35万亩,2002年为25.8万亩;棉田套粮应用面积2000年为3.47万亩,2002年为2.88万亩;脱毒马铃薯应用面积2001年为6.18万亩,2002年为2.88万亩。

㈡关于我市粮食生产的潜力

  虽然近几年我市粮食生产从数量上来看,出现了倒退的局面,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市粮食生产能力的丧失。要正确认识和了解我市粮食生产的潜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粮食生产面积。全市2002年年末常用耕地面积446.37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33.33万亩,旱地面积113.04万亩,临时耕地面积41.24万亩,当年增加的耕地面积36.41万亩,减少的耕地面积14.01万亩,当年净增耕地资源22.4万亩,在常用耕地面积中,可调整的种粮面积主要在中稻面积的减少和早晚稻面积的增加,仅此一项至少可增加水稻复种面积50万亩,如果将临时耕地面积用于种植小杂粮,又可增加种粮面积约15万亩,不算其它因素,仅两项相加,粮食复种面积的增加潜力在65万亩左右。按照现有的种植水平,即可增加粮食总产4亿多斤。

  二是科技贡献率。通过推广应用优良品种,以及普及与之配套的栽培方法,提高我市粮食单产的潜力是巨大的。借鉴相邻省份和地区粮食生产的现有高产典型,预计我市粮食依靠科技进步在2003年基础上,增加单产45斤是完全可能的,总产的增产潜力应该在3亿斤左右。

  三是投入产出比。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政府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增加农民对种粮的投入水平,来提高粮食生产的数量、质量和效益,预计通过增加投入,可使我市粮食总产增加1亿斤左右。

  四是减灾避灾。主要是通过设施改善,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病虫草鼠为害的损失。结合多年来我市受灾损失的实际,预计此项措施可以挽回粮食总产量8000万斤左右。

  以上四项保守的估计,可以增加我市粮食总产量8.8亿斤,也就是说,我市粮食总产要实现55亿斤是完全可能的,要达到历史最高年62亿斤有一定的难度。但从经济效益和实际生产出发,也没有必要。根据持续稳定发展的原则,兼顾数量、质量和效益三者之间的平衡,我市粮食的经济总产量应当保持在50-55亿斤为宜。

  二、2004年我市粮食生产规划

  200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关键年,抓好今年的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对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此,2004年我市粮食生产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围绕保障安全这个中心,突出提高效益这根主线,恢复性地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强化粮食作物的结构和布局调整,增加投入,搞活流通,努力实现粮食产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增长。具体规划是:粮食播种总面积650万亩,比2003年扩大27.86万亩,总产量50亿斤以上,增加3.72亿斤以上,力争全市人均占有粮食数量达到700斤,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单产769斤以上,增加25.36斤以上。其中夏粮播种面积85万亩,总产3.36亿斤;早稻142万亩,总产10.9亿斤,分别比2003年增加12.32万亩、8600万斤;中稻160万亩,总产16.16亿斤,面积调减5.6万亩,总产增加1.5亿斤;晚稻175万亩,总产15.75亿斤,分别增加21万亩和1.55亿斤;杂粮85万亩,总产4.33亿斤。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生产规划,今年我们要着重落实好以下五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要因地制宜,合理调整粮食作物结构和区域布局。沿江6县市结合全市"五带十区"建设,继续大力推进优质稻产业带,扩大早晚稻,压缩一季稻,以优质和效益为重点,形成区域板块规模优势。秋冬季除油菜外,重点以种植脱毒马铃薯为主。同时要利用田角地边,滩涂荒地,发展黄绿豆等小杂粮,力争该区域全年粮食净商品量达到10亿斤以上。北部山区粮食主要用于自给,重点攻产量,适当兼顾质量。粮食作物结构以一季中稻、红苕、马铃薯和豆类为主,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25度以下的荒坡,做活做新豆类、红苕产业,形成以一个乡镇或几个乡镇联合的小区域局部特色粮食产业优势。

  二是要狠抓科技,推广实用有效的粮食生产农业科学技术。重点是大力推广良种应用、高产模式栽培、病虫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比较成熟的实用技术,示范推广稻田养鸭和免耕少耕两项新技术。沿江地区水稻品种,早稻以鄂早14、金优152、金优402为主,中稻以鄂香稻一号、两优培九、红莲优6号为主,鄂香1号力争发展到30万亩,晚稻以金优12、金优928、中9优288为主,北部山区中稻以Ⅱ优084、Ⅱ优明86、两优培九为主,小麦以鄂麦18、郑麦9023为主;高产栽培模式沿江地区重点是油稻稻三杂配套,面积力争超过40万亩,比上年翻一番,北部山区重点是油豆杂或油瓜杂或花生杂交稻,力争在小区域范围内成规模发展;病虫综合防治坚持以防为主,以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降低化学农药特别是高毒残留农药的施用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测土配方施肥要根据不同土质的特点科学配方,合理施肥,坚持缺什么施什么,需啥肥补啥肥,避免漫无目的滥施乱施。稻田养鸭技术在武穴、蕲春、浠水示范试点,面积共40万亩。生产效果,技术和经验成型后再大面积推广,免耕少耕技术分别在武穴和麻城两市示范,面积8—10万亩,主要为缺少劳力的农户作试验,避免田地抛荒撂荒。
?
  三是要狠抓质量,加强粮食生产的标准化建设。重点是加强沿江优质水稻和红安红苕的无公害化生产。要按照规定的条件,建立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在沿江优质稻产业带中,结合基地建设,建立优质稻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红苕无公害化生产基地10万亩。坚持产前加强环境监测,产中严格投入品管理,产后强化质量检查,制定科学的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积极申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创建自己的精品名牌,改变过去无标生产、无标上市和无标流通的状况,实行一种粮食产品全市一个品牌,一个质量标准,一种包装式样,统一口径对外宣传,统一模示对外推销,打造真正能代表黄冈的粮食品牌,提升我市的粮食市场竞争力。
?
  四是要依托龙头,深化加工,搞活流通。通过加强组织引导和全方位服务,巩固和深化招商引资成果,以中汇米业、金浪米业和黄梅香稻集团为龙头,集中优势区域,作为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收割,合同订购的方式,避免串种混杂,保证优质稻米的品质,使企业吃得饱,农民放得心,企业有效益,农民划得来。

  五是要增加投入,培植粮食生产的发展后劲。要在粮食生产的良种选育、技术推广和科研上舍得投入,进一步提高我市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这是发展我市粮食生产、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打好了这个基础,发展粮食生产才有后劲。同时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耕地地力状况调查、农技推广队伍建设等方面拿出一定的专项资金,修复损毁设施,提高抗灾减灾能力;摸清地力条件,实行配方施肥,提高施肥效果;稳定推广队伍,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增产增效的作用,坚持一次投资,长久受益,少量投入换取最大限度产出。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⒈进一步落实相关扶农护农政策,切实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主要有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粮食补贴政策、订单收购合同管理政策等,建议市委市政府就相关政策在基层落实情况成立专门调查督办组,予以督查落实。

  ⒉加强项目申报,争取上级扶持。抓住国家大上粮食项目的机遇,充分利用各种关系和途径,打通关键环节,争取在大型商品粮基地、长江流域优质水稻繁育分中心、优质粮产业工程、定点农产品市场、标准粮田建设、粮食加工转化和病虫害防控等项目上有所突破。建议在大型项目的争取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集中精力去争取。

  ⒊增加地方投入,加强区域性、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市委市政府就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修复、耕地地力调查,粮食基地建设、种子工程等问题召开专题会议,或下发专门文件,研究解决措施,出台相关政策,逐年逐项加以解决。

  ⒋加强组织引导,使"区”"带”规模化真正落到实处。"五带十区”的设想和规划符合黄冈实际,但说得多,叫得多,做得不够,落实得不好。建议市县两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协调好政府机关、部门与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等多方面的关系,加强整合功能,发挥"统”的优势,防止各自为政,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对外能否使用一种声音、一个形象,互相抬桩而不是互相拆台,龙头企业搞好了,就能带动相关产业,"带”、"区”就能自然而然成型。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