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洪涝灾害防灾减灾技术
荞麦属于典型的耐旱作物,但其对涝灾的抗性较低,开花盛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一般荞麦种子出苗后,涝害出现越早,植株受到的不利影响越严重,淹水持续的时间越长,产量受损越重,田间积水越多,荞麦减产幅度越大。
1.尽快排除积水,降低田间渍害程度。强降雨后,如果田间存在较多积水,可能会导致土壤缺氧,降低根系和土壤微生物活性,易导致烂根、烂叶甚至死亡现象,有的还可以引发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害的发生,需要及时排水。通过挖排水沟、抽水泵抽水等方式及时将田间的积水排走,避免发生植株根系腐烂现象。如播种后遇到降雨情况,应及时采用钉耙破除地表板结,疏松地表,保证植株出苗。破除地表板结要注意,在雨后地表稍干时浅耙,以不损伤幼苗为度。
2.及时开展中耕松土。积水可影响到荞麦根系的呼吸及植株生长。因此,当田间发生渍害后应及时中耕松土,一是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二是促进荞麦植株根系的生长,缓解渍害对植株的危害。渍害后,通过中耕可以将表层与底层土壤之间的毛细管水通道切断,在表层土壤中形成疏松的覆盖层,利于深层水分的快速散失,起到避免渍害发生的效果。
3.做好倒伏植株的管理。如果植株在苗期之前发生渍害倒伏,不需要人工扶正即可自行直立;进入现蕾期后,植株的倒伏角度若小于45度,不需要进行人工扶正,5~7天后其可通过自然生长的作用恢复到直立生长的状态。如果植株进入到开花期后出现渍害、倒伏现象,则可能导致难以自行直立。
4.及时防治杂草。涝灾后,田间含水量过多,易发生杂草疯涨情况。如果田间杂草较多,可喷施除草剂精禾草克以进行杂草防治。
5.辅助授粉,增加穗粒数。在荞麦开花期如果遇到连续降雨天气,可能导致结实率下降,从而引起产量严重下降,因此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必要的辅助授粉措施,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放养蜜蜂来传粉,或进行2—3次人工授粉。人工授粉的方法是用一根尼龙绳,两人各持一端,让绳子在植株顶部轻轻拖过,借以振动花枝,促使花粉飘散,借以振动花枝,促使花粉飘散,进行授粉
6.合理施肥。降水过多,水分下渗到土壤中或者田间积水排走等,都会导致土壤速效性养分流失。一旦发生涝灾后易导致缺肥症状明显,叶片的颜色由绿色转为黄色、淡绿色,大大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影响籽粒产量。可每亩用0.5公斤尿素、200克磷酸二氢钾,溶于60公斤水中喷1—2次,促进籽粒更快灌浆成熟。
7.及时改种。若出现绝产绝收的情况,则需要及时选择短季作物种植,如萝卜、香菜、生菜等,以降低洪灾造成的损失。
二、强风倒伏防灾减灾技术
强降水经常伴随强风,容易造成荞麦倒伏。根据倒伏时期和倒伏程度,因地因情施策。在开花期前遭遇强风出现倒伏的,植株通过自我调节可以恢复向上生长,基本不影响产量;在开花期以后遭遇强风出现根部倒伏的,可进行扶正,并浅培土,以促根下扎,增强抗倒伏能力,恢复叶片自然分布状态,降低产量损失;对于在开花后出现茎折的,要及时割除茎折部分,改善荞麦田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灌浆强度。
三、干旱防灾减灾技术
荞麦主要生长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属于较耐旱的作物,但遇到极端干旱年份,可能影响荞麦的出苗及生长,因此做好荞麦的抗旱工作至关重要。
1.苗前干旱。种子萌发时约需吸收其自身干重50%的水分。如到达当地适宜播种期时,近期无降雨情况,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湿润灌溉,没有条件的可提高播深至5-6 cm,并在出苗前几天早晚浇水,保证苗齐苗壮。
2.幼苗干旱。植株在苗期遇到干旱时,会降低植株高度,导致平均节间长降低,分支紧凑,叶片遮挡严重,从而导致光能利用下降,降低干物质积累,影响植株的营养生长。并且干旱导致蒸腾拉力下降,降低了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养分运输的能力,抑制了植株的生长发育。
3.授粉干旱。花粉粒的保水能力较弱,遇旱后花粉含水量低,易失水干瘪,导致活力下降或丧失活力而不能授粉,花粉因寿命缩短导致受精不完全或错过授粉期,导致籽粒干瘪,形成空粒或瘪粒,植株产量降低,可减产50%以上。
4.开花干旱。荞麦开花期对水分需求较大,此时遇干旱会大幅降低荞麦产量。若大田干旱较严重,会严重降低单株结实率,导致不结实花簇数增加。花期干旱会阻碍籽粒灌浆,造成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干物质明显下降,若此时进行灌溉可弥补因干旱减少的生长量。
荞麦不同生育期,抗旱能力不同,若出现干旱,均应及时组织抗旱浇水。荞麦苗期抗旱能力较强,适当干旱可以起到蹲苗效果,促进根系下扎和基部节间粗壮,提高植株抗倒能力。但开花期如遇旱会严重影响授粉,应及时灌水。因干旱造成植株生育迟缓的地块,应随水适当补充速效氮肥,以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发育。
四、冰雹防灾减灾技术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在荞麦生长季也有出现冰雹的情况,冰雹可发生于荞麦生长的不同生育时期。冰雹发生时常伴有狂风暴雨,来势猛、危害大,常给植株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雹灾一般发生范围小,但危害程度高,往往造成叶片破碎,降低光合作用,造成植株营养合成能力不足,降低荞麦产量。可在叶片伤口愈合后,追施速效氮肥、磷肥,促使荞麦尽快恢复生长。同时雹灾造成的伤口容易感染病害,应喷施杀虫剂、杀菌剂和叶面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促进生长,一般每次间隔7~10天,连续喷2次即可。
六、病虫害防治技术
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加强荞麦病虫害防治。应重点关注轮纹病、立枯病、褐斑病、霜霉病、蚜虫、蛴螬、荞麦沟钩刺蛾等病虫害有偏重发生的可能,要注意病虫害预测预报,适时防治。防治病害,可通过选用适宜当地的抗病品种、深翻晒田、轮作倒茬等方式进行预防,可通过喷施三福美(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可湿性粉剂、乙蒜素乳油、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烯酰吗啉·锰锌(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缓解病害;防治虫害,可喷施吡虫啉、敌百虫、毒死蜱乳油等。应鼓励通过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
七、霜冻防灾减灾技术
荞麦是喜温作物,畏霜冻。生育期间要求≥0℃以上积温1000~1500℃,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5~20℃,低于8℃或高于30℃均对发芽不利。幼苗生长期要求平均气温16℃以上,-4~-3℃时植株全部冻死。
荞麦防止霜冻灾害的主要措施就是确定合理播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及品种生育期来确定荞麦的播期。春季播种太早,幼苗容易遭受霜害,会诱发猝倒病;秋季播种太迟,荞麦还未成熟,就会由于霜冻来临被冻死,对荞麦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