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动态
杂粮动态>>古蔺县2020年高粱高产攻关项目喜获丰收 
 

古蔺县2020年高粱高产攻关项目喜获丰收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0-09-01   |  阅读次数:1899次

  

  古蔺县2020年高粱高产攻关项目示范片测产超出预期目标数,最高达到1426.5斤每亩,创2020年全省单产第一高产佳绩。

  科学规划,开启战略性部署

  2020年,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打造白酒金三角,培育千亿元白酒产业”和泸州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的要求,古蔺县将高粱产业作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兴产业。为拓宽高粱产业发展道路,按照“万亩示范、千亩展示、百亩攻关”要求,在二郎、石屏、茅溪、护家等乡镇打造县级精品核心示范片4个,面积1万亩;打造乡镇级示范片8个,面积2万亩。“古蔺县2020年高粱高产攻关项目”被率先作为全县示范区域进行重点建设,总结和萃取种植经验、技巧后,逐步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实施高粱种植产业。

  抓科技支撑,保质量效益

  落实规模化、程序化种植,实施精准、精细化管理,强化农业技术专班服务,对项目实施全程跟踪指导和提供技术保障。一是定向选取高粱品种,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经技术人员反复考证,结合古蔺多旱少雨的地理自然条件,最终决定选择由省农科院推荐的具有特质抗旱性能的杂交高粱“金糯粱1号”及常规高粱“红樱子”种子作为示范片培育对象;二是统防统治集约化管理,实现技术标准化。选定区域内选育同一品种、型号的种子,采用集中培育模式、划齐标准基础线。采取统一育苗移栽、肥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措施,同步技术服务、统一实施规模化管理。三是推广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实现种植人才标准化。通过加大宣传培训,分阶段召开现场会、培训会,推广旱育保姆和壮秧剂育苗、工厂化漂浮育苗、起埂盖膜栽培、宽窄行栽培、增施有机肥和肥料“一道清”等集成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切实提高高粱生产技术水平。

  抗旱保苗,整体性推进项目建设

  2020年4月中旬至5月初,古蔺再次遭遇干旱自然灾害,持续近20天的严重缺水让育苗棚中部分幼苗大量出现颓势。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等众多技术人员果断实施抗旱保苗的系列措施,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集中灌溉,有效利用大棚的隔热和保温保湿效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耗水量,保持土壤和棚间空气湿度。并组织群众合理移栽秧苗,适时灌溉、提升移栽存活率,促使绝大多数的幼苗在移栽后存活下来,全力保障了项目的整体性推进。

  实施测产,红粱甸甸唱丰收

  8月10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粮油处、省农科院高粱研究所及市、县农业农村局、各兄弟区县粮油站站长等20余名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赴蔺,对“古蔺县2020年高粱高产攻关项目”示范片进行测产验收。

  现场随机抽取了高、中、低不同位置的地块,采取现场核定实收面积、现场取穗、脱粒、晾晒、测定水分的方法进行实测产量。石屏镇示范片种植约300余亩常规高粱品种,测评区域中,最低718.7斤/亩、最高产量806斤/亩、平均亩产758.5斤/亩;护家镇示范片种植约200余亩杂交高粱品种,测评区域中,最低1194斤/亩、最高1426.5斤/亩,平均1300.83斤/亩。较全县平均水平每亩产量涨幅近6.5%左右,创下2020年全省单产第一的佳绩。

  创新机制、实现经济效益联动

  推广试行“公司+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与农户签订种植收购订单,或者按最低保底收购价或随行就市现金收购。目前按3.2元/斤的价格进行回收,石屏镇200亩常规品种示范片区最高可收入2579.2元/亩,平均2427.2元/亩,总体预计收入在48.54万至51.58万之间;护家镇杂交高粱示范片最高收入4564.8元/亩,平均4162.66元/亩,总体预计收入在83.25至146.07万之间。如此丰收的成绩宣告着此次攻关项目取得了圆满成功。

  接下来,古蔺县将努力把高粱产业做成主打特色产业和观光农业,将攻关项目作为基点示范项目,全力推动高粱产业发展的快速运转。将高粱产业与新农村建设,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同规划。与自然生态、苗族风情、乡村休闲、红色旅游相融合,以红高粱百里风景长廊,万亩红高粱新兴旅游观光点吸纳外地游客,全面促进第一、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林小娇)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