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大垄双行丰产技术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通辽、兴安盟等中东部大田种植以坡耕地为主的地区。
播种机选用集播种、施肥于一体的新型大垄双行播种机2BF-3(由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研制)开沟播种。双行播种,播种行距8~10cm,大垄距50cm,播种深度3-5cm,播种量0.5kg/亩左右。
联合收割机能够一次完成谷物的收割、脱粒、分离茎杆、清除杂余物等工序,从田间直接获取谷粒的收获机械。选用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4LZ-5的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割机或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4LZ-2.5E的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
一、选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通气良好、排水良好、土壤含盐量0.2%以下,0-30cm耕层有机质含量1.0%以上,坡度≤5O,pH6.5-8.0左右的种植地块。糜子生产地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200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修订)的要求。种植糜子必须轮作倒茬、忌连茬,与豆科、荞麦、马铃薯等作物实行1年以上轮作。
前茬作物秋收后应及时灭茬,耕翻深度要在20cm以上,将根茬、有机肥翻入土壤下层。
糜子多种植在旱地,风蚀严重,秋季可不耕地,春季遇雨要抢耕、抢种。耕翻深度在20cm以上。整地后耕层要适时耙耢,上虚下实,深浅一致,地平土碎,无坷垃。播前要耱地,使表土平整,以利于播种、早出苗和出齐苗。
二、种子准备
1.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应选用适合内蒙古地区特点,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选用生育期适宜、品质优良、商品性好、抗倒耐旱,抗黑穗病、黍瘟病、叶斑病的高产品种。内蒙古地区适宜种植赤黍2号、赤糜2号、伊选黄糜、内糜5号、晋黍8号、宁糜14等品种。
2.种子检验
播种前种子进行清洗,要求种子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85%。3.3.3 选种
3.种子处理
播种前清选种子,使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拌种,用量约为种子重量的0.3%。3.3.5 播种
4.播种方法
大垄双行种植可选用赤峰市农牧科学院研制的大垄双行荞麦播种机播种2BF-3(专利号ZL 2013 2 0072981.1)。种肥分开一次性施入,覆土3-4cm。
三、播期
大田土壤含水量达10%以上,地温持续在7℃以上时播种。播期根据天气条件和品种生育期合理安排,内蒙古中东部地区一般在5月中下旬播种。
四、播量
每667m2播种量为0.4-0.5kg,在播种量较小情况下,为保证出苗均匀,可在种子中掺入炒熟黄米或适量沙土,达到均匀下种的效果。
五、种植形式
垄距45-50cm,双行间距8cm,每667m2保苗3.5-4.0万株。
六、施肥
1.传统施肥
播种时每公顷施尿素45kg+磷酸二铵75-105kg+硫酸钾30-45kg,施用时要和种子分开,防止肥害。
2.一次性施肥
使用一次性施肥技术,长效糜子专用肥每公顷225kg或生物有机肥每公顷225kg。
3.种肥
每667m2施优质腐熟的有机肥1000-1500kg,磷酸二铵、尿素等,一般每667m2施磷酸二铵5kg、尿素2.5kg。或施用长效缓释肥25kg,施肥参照NY/T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执行。
4.追肥
在拔节-孕穗期结合中耕培土,每667m2追尿素2.5kg。
七、查苗防灌耳
糜子苗出土遇急雨泥浆灌入心叶,造成泥土淤苗为“灌耳”,根据地形在糜子地挖沟排水,避免大雨淤垄。糜子出苗后进行查田,缺苗断垄比较严重的地块,采用补种,出苗较多的地块,可适当间苗。在幼苗3叶时进行间苗,4-5叶时定苗,每667m2留苗2.5万-3.5万株。
八、中耕除草
杂草3-5叶间,使用2、4-D丁酯乳油每亩用药50ml,对水30~40kg喷雾。拔节后,人工拔除大草,进行第二次深中耕,双行播种机卸掉播种箱,换上犁铧进行除草,浅中耕。孕穗期进行第三次中耕。三次中耕做到“头遍浅、二遍深、三遍不伤根”。
九、灌水排涝
糜子生育后期,糜子怕雨涝积水,雨后要及时排除积水,必要时应进行浅中耕。
十、病虫害防治
1.农业防治
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实行严格轮作制度,避免重茬,及时清除糜子田及周围杂草。
2.化学防治
黍瘟病 糜子苗期发现田间有5%左右植株感病时,用40 %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喷雾,每亩喷施75-100kg。或用春雷霉素80万单位喷雾,每亩喷施药液30-45kg。
黑穗病 可采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防治。
粘虫 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施防治。
地下害虫 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40ml加适量的水,加麦麸(或煮半熟的玉米面)3-5kg,拌匀后闷5h,晾潮干,播种时随肥料施入播种沟内。
十一、收获
糜子穗上部80%的谷粒变成本品种的特征色即可收获。内蒙古中东部收获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