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春豌豆品种(9)推介
 

春豌豆品种(9)推介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20-03-05   |  阅读次数:6119次

  

 

  定豌7号品种

  一、选育单位

  甘肃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杂交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9431-1。2010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 甘认豆2010003。

  二、特征特性

  抗旱、耐根腐病品种,生育期91天左右,属中早熟品。叶色绿、茎绿、紫花、第一结荚位适中,平均株高60.8cm,单株有效荚数3.2个,百粒重21.2g,单荚粒数3.7个,种皮麻色,粒形扁圆。抗旱、耐根腐病,旱地一般产量125~200 kg /亩,二阴地种植产量更高。

  三、品质

  干籽粒含粗蛋白22.6%,赖氨酸1.26%,粗脂肪1.12 %,粗淀粉64.2%,属高淀粉品种。适宜于淀粉加工、芽苗菜生产等。

  四、栽培要点

  三月中下旬播种, 每亩播种量14~15kg,合理轮作倒茬,间隔三年以上,麦茬为最好,其次为莜麦、洋芋、糜谷等茬口,播前施农家肥2000 kg /亩做基肥,五氧化二磷5.0 kg /亩、尿素5.5~6.5 kg /亩。旱地种植13~14kg/亩;二阴地种植15~17.5kg/亩。苗期防治潜叶蝇,开花期防治豌豆象,后期防治白粉病。70~80%豆荚成熟时即可收获。

  五、适宜范围

  适宜在年降水300mm以上,海拔2700m以下的半干旱山坡地,梯田地和川旱地种植,但在生长后期应注意防治白粉病。

  定豌8号品种

  一、选育单位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甘认豆2014001

  二、特征特性

  中、早熟,从出苗到成熟90天左右。叶绿色、茎绿色,紫花,成熟荚色为淡黄色,荚形为镰刀形。株高65.24 cm,主茎节数12.0节,单株有效荚数4.38个,单荚粒数3.96粒,籽粒麻色,粒形扁圆,百粒重21.3 g。抗旱、耐根腐病。旱地一般产量100~200 kg /亩,二阴地种植产量更高。

  三、品质

  粗蛋白含量26.93%,赖氨酸含量1.38%,粗脂肪含量0.90%,粗淀粉含量57.52%。抗病性强,经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对豌豆根腐病表现耐病。适宜于淀粉加工、芽苗菜生产等。

  四、栽培要点

  亩施农家肥2000 kg左右,五氧化二磷5.0 kg左右,纯氮2.5~3.0 kg(即尿素5.5~6.5 kg)。三月中、下旬播种,亩播种量14~15 kg。亩保苗5-7万株。苗期注意防治潜叶蝇,中后期防治豌豆象,二阴地种植时中后期应防治白粉病。待豌豆植株下部两层豆荚干黄,茎叶及70~80%豆荚变黄时收获,及时打碾脱粒晒干入库。

  五、适宜范围

  适宜在年降水300mm以上,海拔2700mm以下的半干旱山坡地,梯田地和川旱地种植,二阴地种植产量更高,在定西及其同类地区大部分地方可作为主栽品种推广应用。


  定豌9号品种


  一、品种来源

  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杂交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9613。

  二、特征特性

  早、中熟品种,生育期92d左右。无限结荚习性,植株半匍匐生长,茎绿色。平均株高73.3cm,主茎节数13.9节,花白色。单株有效荚数4.1个,成熟荚淡黄色,荚形镰刀形,单荚粒数3.9粒,株粒重2.8g,籽粒白色,粒形光圆。百粒重20.5g。抗旱、耐根腐病。旱地一般产量100~200 kg /亩,二阴地种植产量更高。

  三、品质

  干籽粒粗蛋白含量25.81%,粗淀粉含量60.00%,赖氨酸含量1.32%,粗脂肪含量0.767%。

  四、利用价值

  适宜于干籽粒豌豆炒货,淀粉加工等。

  五、栽培要点

  春播区3月中、下旬~4月上中、旬播种,忌重茬和迎茬,轮作间隔应在3年以上。播种量15.0kg/亩。播前基施有机肥2000kg/亩、五氧化二磷5.0 kg左右,纯氮2.5~3.0 kg(即尿素5.5~6.5 kg)。苗期防治潜叶蝇,开花期防治豌豆象。

  六、适宜地区

  适宜在年降水300mm以上,海拔2700m以下的半干旱山坡地,梯田地和川旱地种植。


  中豌6号


  一、品种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所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二、特征特性:

  该品种茎叶深绿色,株高40~50 cm,春播单株荚果7~10个,冬播单株荚果在10个以上。荚长7~8 cm,荚宽1.2 cm,单荚6~8粒。成熟的干豌豆浅绿色,百粒重25 g左右。

  三、品种特点

  该品种具有节间短灌浆鼓粒快的优点,前期青荚产量占总产量50%左右。上市早,效益好。干豌豆籽粒含粗蛋白质25%左右。品质较好,食味鲜美,皮薄易熟,荚果和籽粒均略大,产量略高。

  四、生产潜力

  干豌豆每公顷产2250~3000 kg,青豌豆荚产量9000~12000 kg/hm2。

  五、适宜区域:

  适于在四川、湖北、浙江、江西、安徽、河南、河北等省推广种植。春播区适宜播期2月下旬至3月中下全生育期90~100天


  中秦1号(鲜粒专用品种)


  一、品种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2011年EMS诱变美国来源的豌豆资源“早绿”2500粒,获得429个诱变株系,经连续两年田间扩繁、提纯和农艺性状鉴定评价,2013年从中选定24个优良株系,2014年经进一步优选扩繁获得“A410-1-C”株系。2015年该品系开始进入DUS测试和品比试验,定名为“中秦1号”,2018年11月8日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为CNA20173306.2,保护期限为15年。

  二、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于特早熟品种,株高35~55cm,生长势强,茎秆坚韧;平均单株荚数7个以上,平均单荚粒数6粒以上,干籽粒外观绿色,种皮表面坑洼凹陷,子叶绿色,百粒重23.5g;“中秦1号”节间短、花期长,上下层荚灌浆基本一致、生长进程相当、荚长均匀一致,鲜荚采收期荚果颜色油绿,鲜籽粒翠绿、饱满,外观品质优异,卖相好;该品种具有综合性状好,群体整齐一致,纯合稳定的特点。

  三、营养品质

  据农业农村部蔬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检测结果,“中秦1号”鲜籽粒干物含量27.9%,淀粉含量9.48%,蛋白质含量7.07%,Vc(mg/100g)含量20.3,总糖含量3.45%,甜香可口;

  四、生产潜力

  春播区鲜荚产量750~1250 kg/亩,秋播区鲜荚产量1250~1750 kg/亩。该品种适合单作、轮套作、林下播种、大棚保护地种植等多种鲜荚生产模式。

  五、适宜区域

  适合在山东、东北和内蒙古高原地区3月底至4月中旬顶凌春播,华东地区2月底至3月初顶凌春播,鲜荚采收期在播种后80~90天;河南及以南省区适合10月初至11月中旬秋播,鲜荚采收期在播种后90~100天,赶在元旦和春节时段上市。

  六、种植技术要点

  播前土壤墒情要足够好,确保苗全苗壮。一次性施用3~4立方堆肥或牛羊粪500 kg/亩,或氮磷钾复合肥15~20 kg/亩,做底肥。机械或人工条播或穴播,条播行距35cm左右为宜,春播区播种量12.5~15.0 kg/亩、秋播区播种量8.0~10.0 kg/亩。初花期和终花期,各喷施“倍内威”或“氯氰菊酯+阿维菌素”一次,防治潜叶蝇和蚜虫。收鲜荚做蔬菜,80%以上鲜荚饱满时人工采收,或机械化收割脱粒鲜籽粒。


  科豌6号


  一、品种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二、特征特性:

  株高45厘米,茎节数约12个,少有分枝。叶片绿色,鲜茎绿色,有限结荚型。初花节位7~8节,花白色,双花花序。嫩荚深绿色,荚长7~8 cm,荚宽1.3 cm,直荚,尖端呈钝角形,硬荚。单荚粒数5~7粒,单株结荚5~7个,单鲜荚重7.5 g,单株鲜荚重35~40 g。鲜粒绿色,球形,鲜籽粒百粒重50 g。成熟籽粒种皮淡绿色、绿子叶、表面褶皱、种脐灰白色,千籽粒百粒重25.2 g,

  三、营养品质

  蛋白质含量27.8%,淀粉含量4.2%,脂肪含量2.0%。

  四、品种特点

  该品种早熟、适合密植、稳产丰产、成熟一致,具有较强的抗根腐病和白粉病的能力。

  五、适宜区域:

  适宜在辽宁及周边地区种植。辽宁3月下旬播种,从播种到嫩荚采收约65天,全生育期80天。


  陇豌1号


  一、品种来源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3年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引进的半无叶豌豆中优选单荚系统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德引2号。2009年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甘认豆2009004。

  二、特征特性

  属早熟半无叶型豌豆,生育期85~90d。株高55~65cm,半矮茎,直立生长,株蔓粗壮,托叶正常,复叶变态为卷须,花白色,每株着生6~10荚,有限结荚习性,双荚率达75%以上,荚长7cm,荚宽1.2cm,不易裂荚,每荚5~7粒,种皮白色,百粒重25g,容重785.8g/L。

  三、营养品质

  含粗蛋白25.6%,淀粉51.32%,赖氨酸1.95%,粗脂肪1.14%。

  四、生产潜力

  多年多点试验,平均产量4098kg/hm2。

  六、适宜区域

  适宜在甘肃省中部高寒阴湿区、河西走廊灌溉区及同类条件的豌豆产区种植。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