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百科
杂粮百科>>豇豆
 

豇豆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18-12-21   |  阅读次数:39925次

  

 豇豆花.JPG

豇豆(Vigna unguiculata(L.)Walp.),又名豆角、角豆、长豆、裙带豆、饭豆、蔓豆、泼豇豆、黑脐豆等,英文名cowpea,是豆科豇豆属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图13-1)。

豇豆是一种古老的作物,至今已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述:“此豆种子红色居多,荚必双生,故名有豇之名” 。豇豆起源至今说法不一,过去一些学者认为豇豆起源于中非和西非;Н.И.Вавилов1939)认为印度是豇豆的主要起源中心,而非洲和中国是次级起源中心;还有人认为有关起源中心目前尚不能定论。1985年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出版的《豇豆研究、生产和利用》一书中说,栽培豇豆种的野生亚种广泛分布于非洲,认为豇豆起源亚洲不能成立,所有证据表明豇豆起源非洲。1979年在我国云南省西北部地区发现分布很广的野生豇豆Vigna vaxillata (L.) Benth1987—1989年在我国湖北神农架及三峡地区也收集到野生豇豆资源,说明中国是豇豆起源地之一的说法是有一定证据的。

豇豆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其籽粒可做主食,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可加工制作豆沙、豆馅;还有用烤焦的种子做咖啡的代用品。豇豆豆芽、幼苗、嫩荚都可作菜用。此外,豇豆不仅适宜于放牧,还可以和玉米、高粱等混合青贮。因其纤维素较牧苜蓿更容易消化,故也是奶牛等牲畜的优良饲料。

豇豆籽粒蛋白质含量高,特别是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比较高,可以弥补禾谷类粮食的不足,而胰蛋白酶抑制剂、血球凝集素和肠胃胀气因素又都很少,赢得了许多地方人们的喜爱,因此,在近四十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形态特征

豇豆属直根系,由主根、 侧根和根瘤等组成,主根明显而且发育良好,主根长80~100cm ,侧根长80cm左右,侧根主要分布于15-30cm表土层内,延伸范围达60~90cm。根上生有根瘤,一般情况下,主根上结瘤较多。

 

豇豆茎有蔓生型、缠绕型、半蔓型和直立型四种。蔬菜用的长豇豆多为蔓生型或缠绕型;普通豇豆和短荚豇豆的品种多具无限生长习性。茎细而圆,表面粗糙或光滑,绿色或者是紫红色。

豇豆叶有单叶和三出复叶两种。叶互生,小叶全缘,扁菱形到卵圆形,顶部极尖,也有披针形。小叶较大,一般长6.5~16cm,宽4~11cm。复叶基部与小叶茎部有托叶。叶柄长可达5~25cm,叶柄与叶通常深绿,有的为紫色。叶柄有凹槽,少数突变体没有叶柄,只有小叶,小叶无小托叶。

豇豆花序是几个单独的总状花序组成的复总状花序。一般每片叶的叶腋内有3个芽,通常仅中间的芽发育,或者形成为无限生长的单轴枝,或者形成为总状花序。有限生长型的豇豆在其主茎上有顶生花序和分枝。在一个节上可以有1个以上的花序,或者一个花序及一个退化的分枝。栽培豇豆自叶腋中生长出的花梗,长约15~20cm,在花梗顶端开白色或紫红色的花,花成对互生。每个花序可生长多对花,但一般只有顶部一、二对发育。花着生于短花梗上,自花授粉,通常于早上开放,中午前后闭合,花色有白、灰黄、浅蓝、紫色等。花一旦开放,很快就凋谢和脱落。为典型的蝶形花,旗瓣宽大,比翼瓣长,龙骨瓣向内弯,雄蕊二体(9+1),花柱内面有须状毛,柱头侧生斜形,或向内弯,其上有一短喙,花器有蜜腺。

果实

豇豆开花授粉后即长出荚果,荚果发育很快。长荚豇豆,开花后2-3周即可采收嫩荚出售。荚扁平或圆筒形,种皮无粗毛,一个花梗上常结2荚,故豇豆在古时称豉,有些地方称豆角。荚的长短因亚种、品种和水肥条件而不同。荚色有深绿、浅绿和紫红,成熟后呈黄褐色,一般每荚含种子8-20粒不等。

豇豆种子多为肾形,也有球形或近椭圆形。种皮光滑,长豇豆的种皮有的有皱纹。种子大小变异多,种子长度约为0.5cm—1.2cm。粒色有白、红、红白、紫、黑和黑白相间等色。种脐明显,长约3mm,为椭圆形或圆形。脐环色因类型(品种)和地区而变异。百粒重5-30g。

 

分布与生产

豇豆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目前全球豇豆的种植面积以非洲最多,占90%以上,其次是北美和中美,亚洲第三,欧洲第四,大洋州最少。世界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按总产量计算,依次为尼日利亚、尼泊尔、上沃尔特、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突尼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欧洲各国、地中海地区和南美、中美的低地及沿海地区。

中国豇豆种植地区极为广泛,从北部的黑龙江、内蒙古到南部的海南岛,从西部的新疆到东部的吉林、台湾,南北跨越约28个纬度,东西跨越50个经度。除个别省区外,全国都有豇豆的种植。我国豇豆主要产区为河南、山西、陕西、广西、山东、河北、湖北、湖南、安徽、四川、江苏、江西、贵州、云南、广东及海南等省区。

豇豆在我国的生产面积尚无详细的统计资料,但总的趋势是发展的,特别是普通豇豆在丘陵山地发展更快。

尼日利亚是豇豆主要生产国家,常年种植面积约30万hm2,总产量约8.5万t左右,平均产量约为225kg/hm2,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4。豇豆产量较低,在非洲正常年份豇豆干籽粒的平均产量在100—300kg/hm2之间,东非产量产量较高,达670—900kg/hm2

病虫害是豇豆低产的重要原因,如能有效地防治病虫害,也能获得1790kg/ hm2的产量。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的试验中,豇豆产量可达3140.1kg/ hm2

豇豆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目前除西藏自治区尚未发现豇豆外,其它省、区均有种植。我国的豇豆品种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粒用的普通豇豆和菜用的长豇豆。粒用的短豇豆很少,仅云南与广西有极少量农家种,生产上用的豇豆多为传统的农家品种,蔓生,生育期较长。我国豇豆与高梁、谷子、马铃薯间套,少数地区单作,豇豆耐旱,一般种植在旱地上,病

虫害较多,单产水平低,全国平均产量约为450kg/ hm2。但在良好的栽培条件下豇豆也能获得高产,河北保定地区种植中豇一号,一般产量可达1500—2400kg/ hm2

 

栽培区划

北方春豇豆区  本区是我国豇豆主要产区,包括山西、陕西、内蒙古、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8-9月份收获,主要栽培品种为大粒类型。

北方夏豇豆区  本区是豇豆又一主产区,包括山东、河南和河北、山西、陕西三省南部及江西、湖北等省。一般是在冬小麦收获后种植豇豆,主要栽培品种为中粒类型。

南方秋冬豇豆区  本区包括长江以南各省及云南、广西,豇豆属零星种植。

 

品种资源

世界各地收集了丰富的豇豆品种资源,其中部分种质保存在美国的Georgia和印度、尼日利亚等国。据设在尼日利亚的伊巴丹国际热带农业研究所(IITA)的《豇豆研究、生产和利用》一书介绍,目前该所已收集豇豆资源12000余份,其中11800余份豇豆和200份野生豇豆。中国豇豆的品种资源也极其丰富,据2000年年底的初步统计,目前我国已收集豇豆品种资源有4000多份,其中普通豇豆与短荚豇豆3000多份,长豇豆1600余份。中国的普通豇豆资源类型繁多,依生长习性分直立型、半直立型、匍匐型和蔓生缠绕型四种。生育期分早、中、晚三种,早熟品种在播种后2—3个月成熟,晚熟品种则需5个月才能成熟。成熟荚色有黄橙、黄白、浅红、褐及紫(紫红)五类,籽粒有大、中、小粒三类。粒型有肾形、椭圆形及矩圆形(后两种归入球形类)。粒色有白、橙、红、紫(紫红)、黑、双色、橙底褐花及橙底紫花等八类,其中以橙底褐花的花脸豇豆及白豇豆类型最多,其次为红和紫(紫红)两类。各类中又以有无三角白斑和环色之分。中国短荚豇豆资源不如普通豇豆资源多,短豇豆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南部,如广西豇豆、广州白眉豆、云南朝天豆。长豇豆主要食用其嫩荚,多以荚的色泽进行分类。长豇豆可分为白皮种(淡绿白)、青皮种、红皮种及斑纹种四类,其中以青皮、白皮及红皮长豇豆种植较多。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