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动态
杂粮动态>>夯实粮食生产的根基
 

夯实粮食生产的根基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4-04-22   |  阅读次数:2964次

        古语云:"食者,民之本也”,故谓之"民以食为天。”
     2003年,最打心底里感到欣慰的,当数我区农业系统的干部职工:是年,因耕地和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人均占有量持续减少,国内各个省区粮食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在突如其来的非典和"限水”面前,自治区党委、政府全力克服种种困难,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区域特色产业格局渐成,蓬勃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雏形凸显,粮食生产保持了新的增长局面,一举夺得历史上第五个丰收年,农业总产值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了近8年来增幅最高的历史成绩。
     2004年,最先感受到春风扑面的,当数来自农业战线上的种粮户,因为今后种粮将更有盼头:年初,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要集中力量把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主要用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身上,一要解决粮食主产区的农民增收难问题,二要改变粮食产量持续减产的局面,保障粮食的稳定供给,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五年之内取消农业税。
     已经习惯于从土里抠钱的庄户人,突然发现今年似乎与往年的确不一样了:他们的境遇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如此高规格的关注———自治区党委、政府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先后出台了直接补贴、财政支农、降低农业税、扶持龙头企业和科技园区建设、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等8项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具体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2004年春季,宁夏灌区完成夏粮播种面积170万亩,较上年增长了2%,山区已播种春麦40万亩、夏杂粮10万亩。
     未雨绸缪,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韩茂华曾指出:"分析我区的粮食问题应该有一些新的思考。当前,我区正面临着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粮食等农产品供给的双重目标……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新阶段的特征,准确把握新阶段的规律,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财经界专家建议,对我区粮食问题的研究,有必要从单纯粮食生产角度之外来研究粮食问题;从农业之外来研究农业问题。因为从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强调粮食生产是要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特别是在解决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条件下,继续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日渐突出的农民、农村、农业这"三农问题”,才有可能形成粮食的规模经营和规模供给。
     调整:"三元结构”初显
     素有"吨粮市”之美誉的青铜峡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市之一。正当政策面暖风频吹、该市上下有条不紊地备战春耕之际,又一条特大喜讯令他们兴奋不已:青铜峡市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
     为努力实现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青铜峡市近年来大力实施以"节水改造工程”、"沃土工程”等为主的一系列促收增产措施,不断积蓄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后劲,自1999年至今,粮食总产量始终稳定在2.5亿公斤左右,粮食总产量和提供商品粮分别占全区的1/10和1/6。2003年,在黄河来水减少的情况下,该市粮食总产仍高达2.38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60元,比上一年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000多元,且其中60%以上来自粮食生产。
     兴奋之余,他们表示,2004年,全市的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57万亩,通过水稻旱育稀植、节水控灌、小麦玉米间复套种等先进实用技术和种植模式的组装配套,建设高标准吨粮田18万亩,力争各类"订单农业”规模达到20.5万吨。数字是历史最真实的记录,也是肯定过去的最形象的语言。200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果断决策,以实施"农业科技年”为契机,全力构筑农业经济新的支撑点,首先把眼光放在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稳步增产增效上来,抢占农业发展制高点,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1年来,全区以抗旱节水、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受灌区严重缺水和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禁牧等重大举措影响下,我区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农民收入稳中有增。
     粮食、油料产量基本稳定。种植业生产在引黄灌区严重缺水、山区夏旱和农作物病虫等多种自然灾害并发的情况下,全区各级农业部门积极主动,沉着应对,粮食总产量达到270.2万吨,比上年减少31.7万吨,减产10.5%。其中小麦、水稻减产,玉米增长15%,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80.3万亩,增加11.3%。
     瓜菜产量稳定增长。在严重缺水、粮食生产受影响较大的情况下,各地涉农部门把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生产作为实现增加农民收入目标的主要措施,加大了二代高效日光温室建设力度,蔬菜种植面积增加,生长正常。其中新增日光温室面积达2.89万亩,瓜菜种植面积118.08万亩,蔬菜种植面积90.44万亩,总产量246.32万吨,比上年增加46万吨,增长23%。
全区蔬菜区域布局初步形成,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银川、灵武、青铜峡、中卫、惠农等市县加大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力度,引导蔬菜生产向更高层次发展,中卫、海原加大了压砂西甜瓜的指导服务工作,仅中卫市三眼井乡人均从压砂西瓜中获得收入4500元,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元结构”逐步显现。灌区按照节水调整要求,压减部分小麦、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单种玉米、制种玉米、设施蔬菜、脱水蔬菜、地膜马铃薯、饲料饲草等耐寒节水高效作物,经济作物比上年增加13.8万亩,增长9.3%。其中灌区粮、经、饲料比例由上年的73∶23∶4调整为65∶28∶7。山区在加快退耕还林还草步伐的背景下,从去年开始,"压夏扩经”、"压粮增草”,仅固原市粮、经、饲比例由上年的65∶16∶19调整为61∶18∶21。
在种植结构优化的同时,品种品质结构也不断改善。其中宁粳24等一批优质稻品种面积达到30万亩,一部分新的玉米品种如登海3号等种植面积达到92万亩,均比上年翻了一番多,同时瓜菜、枸杞、中药材、优质小杂粮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作物面积也得以进一步扩大。
     正是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本着"为养而种、为加而种、为销而种”的思想,自治区农业部门大力组织实施了"优质米二期工程”、"专用马铃薯种薯繁育推广”、"水稻旱育稀植规范化技术推广”等8大推广项目,加快机制创新,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最终实现了保持粮食生产基本稳定,农民收入稳中有增的局面
     八大举措:1150万亩与275万吨的雄心
     来自自治区农村信用联社的一组数据似乎最能说明问题。2003年,该联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72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粮食生产费用贷款达15亿元,占到了14.4%,农业贷款余额和增量占比分别为62.6%和63.6%,占全区金融机构的94%和103%,农村信用社支农绝对主力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
     该社理事长郑兴国说:"农村信用社支农是优势,如何把优势转化为支农胜势,关键是如何壮大支农资金实力。为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下,结合我区实际,2004年农村信用联社将全力做好信贷款助农增收工作,将以实实在在的8大举措确保全区粮食增产增效,农民增收。”?据了解,该联社2004年将计划发放农业贷款80亿元,比2003年实际增加20亿元,农业贷款增量占比达到70%以上,贷款投放重点集中在粮食主产区。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今天,围绕"农民增收”这样一个主题,2004年全区将把正确处理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的关系作为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以八大举措实现"两个确保”和"两个力争”。
     这8大稳粮增效的优惠政策是:尽快落实自治区已经确定的对粮食生产的直接补贴政策,通过各地农村信用联社,4月15日之前将补贴全部兑现到农户手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50万亩以上。其中灌区水稻100万亩以上,山区玉米80万亩,马铃薯200万亩;加大对水稻生产的扶持力度,积极争萛\\"岩?乒嗲??局种擦腥牍?伊贾植固?段А=??竞涤?≈裁磕恫固?曜加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