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动态
杂粮动态>>国家将投入3000万元用于北方粮食区耕作
 

国家将投入3000万元用于北方粮食区耕作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4-04-22   |  阅读次数:2793次

     北方春播农忙时节在即。农业部近日宣布,今年将投入中央财政资金3000万元,在北方旱区的粮食主产区新建34个保护性耕作示范县,使国家级示范县总数达到94个,示范推广总面积将达到370多万亩,使全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网络逐步形成。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王智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业部自2002年启动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项目以来,相继在北京、河北、内蒙古、辽宁、河南、宁夏、新疆等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了60个示范县,中央财政投入资金5000万元,各地累计配套资金2668万元,投入免耕播种机具7700台(套),其它保护性耕作配套机具6116台(套),示范面积近200万亩,项目实现增收2658多万元。
  保护性耕作大幅度降低作业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据中国农业大学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去年对10个示范县的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监测数据显示,保护性耕作能使玉米增产4.1%,小麦增产7.3%,小杂粮增产11.2%,大豆增产32%,节本增收总效益在一年一熟地区为15元每亩以上,一年两熟地区达63元每亩以上,同时,可减少农田扬尘50%以上。
  王智才说,从区域上看,我国粮食主产区大部分集中在北方旱区,但这些地区干旱缺水严重,土壤风蚀、水蚀加剧,耕地质量下降问题突出。在这些地区加快推进保护性耕作,保土保墒,培肥地力,减少水土流失,能切实增强旱区节水抗旱能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今年农业部将抓紧落实保护性耕作春播任务,启动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行动计划,在黄土高原一年一熟、东北冷凉风沙、农牧交错、华北两茬平作、西北风沙源头等五大类型区,以示范县为依托,建立7个技术创新试验区。
  保护性耕作被称为"一场农业耕作制度的革命”,是一项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及牧草的种植,具有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培肥地力,抑制农田扬尘,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等功效。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