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品种介绍-陇糜8号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4-03-07
| 阅读次数:3481次
陇糜8号(原系号8702-3-1-3-2-1-3)是甘肃省农科院粮作所采用新育品种作母本,钴60(3.0万伦琴)辐射品种作父本组配组合,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创新糜子新品种。2002年8月通过省级技术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研究属国内首创,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该品种植株健壮,生长整齐。株高穗大,茎叶紫色,侧穗型,籽粒黄色圆形饱满,千粒重6.5~8.4g,米黄色粳性,出米率81%。其突出特点是:(1)优质 陇糜8号米质粗蛋白含量16.56%,粗脂肪量3.60%,赖氨酸含量0.24%。属优质品种。(2)抗旱性强,该品种是在干旱条件下筛选出的优良材料,后来在全省旱地种植的多年多点试验中经受住了干旱的考验。特别在1997年7月初至8月中旬正是糜子拔节抽穗灌浆需要水分高峰期,但此期内严重干旱,致使一些抗旱性差的材料抽穗参差不齐,减产严重,而陇糜8号在五个点平均亩产97.7㎏,比抗旱性较强的CK1陇糜4号增产5.2%,较当地主栽品种CK2增产20%。(3).高产、稳产 1996~1998年在全省19个点次的旱地春种与夏播复种区域性多点试验中亩产在54~289.7㎏之间,平均亩产137.1㎏,较统一CK1陇糜4号增产11.5%,比当地主栽品种CK2增产16.9%。三年在全省18个点次的生产示范中亩产在90.3~231㎏之间,平均亩产138.6㎏,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16.2%。多年全省多点试验和生产示范表明,不论丰年旱年,该品种平均亩产均高于统一对照和当地主栽品种。(4).早熟 据1996年在全省6个点次的多点试验,陇糜8号在复种区生育期平均为66天,比各地主栽品种CK2早熟8天;在春种区生育期为112天,比统一CK1陇糜4号早熟8天。属于中早熟品种。(5)适应范围广,陇糜8号既适应我省海拔1700~1900m的地区春种,也适宜1250~1450m的地区小麦收后夏播复种。生育期在春播区一般110天左右,夏播复种区63~70天左右。特别在遭受春旱、、冰雹、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较重的地区,具有救灾改种和挽回粮食损失的突出作用。
栽培技术要点1.施足底肥,增施追肥,氮磷配合施用。一般旱地春播区应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尿素8㎏、过磷酸钙25㎏,对肥料不足的弱苗田要注意早期追肥。旱地复种区前作收获后应及时铺施底肥,抢时早播,一般结合耕翻亩施农家肥3000㎏、尿素12㎏、过磷酸钙35㎏;水地复种区亩施农家肥4000㎏、尿素15㎏,过磷酸钙50㎏。
2.适时播种。在海拔1700~1900m的春播区应在5月中旬播种。夏播复种区抢时早播是夺取复种糜子丰产的技术关键。一般海拔在1250~1450m的地区,应在6月底或7月初完成播种,播种深度应控制在5~7㎝之间。
3.合理密植。旱地春播每亩保苗5万株,旱地复种每亩保苗8万株,水地复种每亩保苗13.5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