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豆的产量性状是由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荚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多个性状构成,而产量性状又是一个综合性状,受单株粒重和百粒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综合分析,既能克服以往只采用单一的产量性状对品种评价的不足,又能综合考虑多个性状的变化。这种方法科学合理、简便易行[1-3]。本试验通过对引进日本小豆品种进行分析,旨在为小豆新品种选育、品种改良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00-2002年在黑龙江省农科院试验田进行。参试材料5份,其中从日本引进材料4份,分别为1-1、1-2、1-3、1-4,当地推广品种龙小豆2号作对照品种。
1.2试验方法及测定项目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每小区行长5m,5行区,行距0.7m,小区面积17.5m2。采用点播方式,株距0.2m,每穴保苗2株。收获前每小区取10株进行考种。测定项目: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荚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等,小区实收计产。
2 结果分析
2.1 生长发育状况
在连续两年的试验中,试验品种生长发育正常,株高59-65厘米,株型直立抗倒伏,长势整齐一致无病虫害,熟期集中。全生育期111-125天,综合性状优良,适应不同区域种植(表1)。
2.2 试验品种产量结果
引进的日本品种1-1、1-2、1-3、1-4小区产量分别为1875g、2210g、2325g和1930g,比对照品种龙小豆2号1460g分别增产28.4%、51.4%、59.2%和32.2%。
按照灰色系统理论要求,将5个试验品种的产量及6个相关性状视为一个整体,即灰色系统。设产量为参考数列Xo,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荚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分别为比较数列X1、X2、X3、X4、X5、X6,计算系统中各性状的关联度,每个品种的各性状值列表2。
表1 参试品种生长发育状况
Table 1 State of growing of variety
| 品种 Variety | 播种期 Sowing time (month/day) | 出苗期 Emerge time (month/day) | 开花期 Florescence (month/day) | 成熟期 Maturity (month/day) | 株高 Plant height (cm) | 
| 1-1 | 5/14 | 5/31 | 7/25 | 9/16 | 65 | 
| 1-2 | 5/14 | 5/31 | 7/16 | 9/06 | 62 | 
| 1-3 | 5/14 | 5/31 | 7/.17 | 9/06 | 63 | 
| 1-4 | 5/14 | 5/31 | 7/15 | 9/02 | 59 | 
| 龙小豆2号 Long xiaodou2(ck) | 5/14 | 5/31 | 7/23 | 9/16 | 96 | 
表2 参试品种各性状平均值
Table 2 Average value of variety
| K | 品种Variety | 小区产量 Yield(g) X0 | 主茎分枝 Branch of stem X1 | 单株荚数Pod/plant X2 | 单株粒数 Beans/plant X3 | 单荚粒数 Beans/pod X4 | 单株粒重 Grain weight/plant(g)X5 | 百粒重 100-kernel weight(g) X6 | 
| 1 | 1-1 | 1875 | 2.1 | 12.6 | 6.3 | 79.5 | 11.4 | 14.4 | 
| 2 | 1-2 | 2210 | 2.1 | 20.3 | 6.6 | 133.1 | 14.5 | 10.9 | 
| 3 | 1-3 | 2325 |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