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地
产业园地>>“小杂粮王国”的品牌之路
 

“小杂粮王国”的品牌之路

来源:山西新闻网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14-12-08   |  阅读次数:3618次

  

––我省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世界杂粮在中国,中国杂粮在山西,山西素有“小杂粮王国”美誉。山西杂粮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极高的美誉度,需求量呈逐年增大的趋势。但小杂粮长期依靠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出现了单产低、效益低、种植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加工包装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很难满足市场的要求。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这正是振兴杂粮产业的初衷。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安全直接关系发展稳定大局。由省粮食局和晋城市政府共同举办的“2012山西粮食(小杂粮)交易合作洽谈会”,将于8月9日至10日在晋城市金辇大酒店召开。这是继2011年我省举行首届粮食交易洽谈会后,加快我省粮食流通转型的又一大盛会即将启幕。本次洽谈会以突出我省30多种特色小杂粮为重点,以小杂粮展、产、销相衔接和杂粮专家论坛为特色。

小杂粮为何叫好不叫座?

  素有“小杂粮王国”美誉的山西,全省小杂粮种植面积1500万亩左右,占全国的1/10,杂粮总产量30亿斤左右。小杂粮因营养丰富、品质优良、保健性强、食药两用等特点,已成为国内外市场的新宠,其中谷子、荞麦和燕麦的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全省杂粮外销量占总产量的30%左右,其中出口约2亿斤。

  然而,我省小杂粮仍存在发展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业化程度低、市场流通不畅、品牌影响力不强、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高等突出问题。走在省城大街小巷,各种各样的专卖店铺天盖地,当中惟独少见杂粮招牌的专卖店。虽然我省培育了一批具有发展前景的加工、销售龙头企业,但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发展一直不是很理想,产品雷同,品牌过多过滥,恶性竞争时常发生,甚至是对簿公堂。因杂粮加工技术落后,目前主要还是以原粮或原粮经传统的手工艺或简单的机械操作,脱皮、脱壳、碾磨、压制而成的米(仁)、面就上市,产品粗糙,附加值低,效益不高。

  为解决我省小杂粮发展的困境,省粮食局此次举办的洽谈会,将突出发挥我省小杂粮资源优势,促进我省粮食(小杂粮)精深加工、经销企业与国内外贸易商、终端用户的有效对接,为国内外和我省企业搭建一个长期贸易合作的平台,让我省小杂粮走出去,参与国内外市场的大流通;通过展示我省小杂粮产品,宣传山西小杂粮的品牌形象,有力提升山西小杂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将通过签订购销协议,为农民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引导农民合理种植,提高品种质量,带动我省粮食(小杂粮)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随着“沁州黄”、“汾州香”、“东方亮”这些响当当的品牌小米已成为我省优质杂粮的代表,以杂粮为原料的山西汾酒、陈醋也享誉国内外市场。

小主体为何载不动大产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增多,应对风险的难度加大,粮食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从我省粮食形势看,粮食连年丰收,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良好。但由于我省自然条件较差、水资源短缺、粮食生产基础脆弱、对外依存度高等特点,在新形势下保障粮食安全的制约因素仍然比较多且难度大。

  省粮食局局长杨随亭表示,我省粮食行业主要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粮食生产总量不足。去年获得创纪录的大丰收,人均粮食产量665斤,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87斤;二是品种结构不平衡,居民日常消费的米、面、油三大品种均存在较大缺口,小麦缺50%,大米缺100%,食油缺90%,依靠省外调入解决供应问题。此外,我省粮食流通设施落后、粮油加工能力不强、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保障粮油供应充足、市场基本稳定的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任务依然艰巨。

  与潜力巨大的市场相比,我省小杂粮生产现状并不理想。目前,加工企业多停留在中低档水平生产,缺乏高附加值、有科技含量的新品,据了解,全省杂粮加工量仅为2%。小杂粮生产的小主体无法匹配产业化大市场,不仅大大挫伤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而且阻碍了产业做大做强的步伐。

  如何将我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杨随亭表示,扩大开放合作、加大招商引资,仍是全省粮食行业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加快粮食流通转型跨越的一项重要举措。此次洽谈会将更加注重扩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和广度,引导企业开展粮食生产、收购、加工、储存、销售及资产运营等多方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搞活粮食流通,保证我省粮食产销平衡,全力完成好省政府赋予的粮食保供稳价任务,确保我省粮食总量平衡和品种结构平衡,维护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保障粮食安全。

“小杂粮”如何闯出大市场?

  我省杂粮产业化之路就是让杂粮全面市场化、商品化,由小农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的全过程。近年来先后在广州、香港等地举办了多场农副产品展销会、博览会、商贸洽谈等对外出口的营销服务活动。像沁州黄、檀山皇、汾州香小米,寿阳、灵丘等地的荞麦产品都已经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山西小杂粮也走出省境漂洋过海,每年大约有3万吨出口到日本、欧洲等地。

  杨随亭介绍说,得益于山西复杂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和悠久的农耕历史,成就了山西省杂粮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品质优良、保健性强、食药两用等特色。山西杂粮在各种展销会上供不应求,特别是苦荞和甜荞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不断增加。

  2011年,岢岚县出口红芸豆3000万斤,创汇3000万美元。我省苦荞和甜荞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不断增加,以杂粮为原料的山西汾酒、陈醋也享誉国内外市场。

  杨随亭介绍说,本次洽谈会以“安全、健康、合作、发展”为主题,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为原则,将设立展览面积2000多平米,吸引京津沪、江苏、浙江、内蒙古等12个省(市、区)粮食局及家乐福、中粮集团等一批省内外企业和欧美自愿连锁组织SPAR中国、IGA中国等组织参会,通过粮食(小杂粮)产品推介和产销衔接洽谈、粮食(小杂粮)产品展示、小杂粮专家论坛、招商引资四个板块展示我省11市名优特新粮油产品和深加工食品。截至目前,招商引资项目达124个,项目总投资72亿元,与2011山西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相比,增加29%。

  而小杂粮论坛将以“小杂粮产业创新跨越绿色发展”为主题,邀请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谭斌博士从杂粮方便化加工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省农科院专家将做山西小杂粮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SPAR美特好连锁超市储德群董事长也将就粮食(小杂粮)连锁超市销售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

小杂粮将成为市场的名牌产品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13个杂粮产品通过绿色认证,占全省农产品认证总数的31%,已有数百家小杂粮加工企业开发出苦荞强化剂、燕麦膳食纤维粉、富硒黑苦荞醋、五仁小米营养糊等多种小杂粮精品;经过精选包装的小米、红小豆、荞面等几个产品已成功打入国内外的一些大型超市和连锁店,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我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还有一大批杂粮育种、生产的专家和一批杂粮加工企业,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提高杂粮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农业专家认为,如果能改善生产条件、精选优良品种、组装配套成熟的增产技术,并引进先进的加工、包装技术和生产线,把小杂粮纳入产业化的生产轨道,山西小杂粮将会成为市场的名牌产品。如雁门清高的系列产品如苦荞健茶、苦荞香米、苦荞醋、苦荞速食面、苦荞保健枕等,实现了杂粮的饮品化、主食化、保健化,受到消费者青睐,销售额突飞猛进;晋中市“德御农业”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市,更是使山西杂粮登陆了世界资本市场和主食消费市场。

  杨随亭介绍说,在粮食(小杂粮)产品推介和产销衔接洽谈会上,我省粮食(小杂粮)生产、加工、经销企业将与国内外贸易商组织交易洽谈,实现本省产地企业和国内外终端用户的有效对接。全省各市粮食局和山西粮油集团将遴选招商项目,其中包括,粮油交易市场、粮油精深加工、小杂粮加工、玉米深加工、食品加工、仓储物流、食用油储存销售等10大类项目将进行洽谈。

  注重小杂粮产业既是对自身优势的发挥,丰富了广大消费者的“粮袋子”,又能通过粮食交易合作洽谈会等特色平台提升自身小杂粮在国际内外的知名度、带动山西省粮食(小杂粮)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丰富百姓的“钱袋子”,从而推动我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加快其粮食流通转型跨越。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