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专家
杂粮专家>>包世英:“一个种豆的人”
 

包世英:“一个种豆的人”

来源:  |   作者:云南文明网   |  发布日期: 2014-10-14   |  阅读次数:38032次

  

  包世英是谁?她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豆类专家。云南每年春季上市的新鲜蚕豆,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于她选育的早熟优质蚕豆品种“云豆324”和“云豆早7”。在她的努力下,云南食用豆科技领先全国,蚕豆、豌豆、木豆这些不起眼的小杂粮也发挥出了增产增收的大力量。

  她说的话有了分量

  在许多人眼里,食用豆只是不起眼的小杂粮,无论是项目还是经费,都远远比不上大作物。32年里,本来有很多机会改行的包世英为何会选择食用豆研究并执著坚守?

  “恢复高考之前,我曾在安宁八街镇插队下乡,那时候条件艰苦,经常吃不饱,挨饿那会儿就想着,要是搞农,至少可以让自己吃饱饭,挺好的。”包世英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笑道。结果,参加首届高考的包世英真的就被云南农大录取了,毕业后分配来到云南省农科院。最初几年,育种条件异常艰苦,6个人挤在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更别奢望有像样点的科研试验地了。

  “那时候带我的老师人特别好,再加上想着豆类研究空白多,容易出成果,于是就下定决心搞食用豆研究了。”包世英说。

  科研之路并不平坦,一路上攻坚克难,包世英逐渐成长为云南食用豆研究的领军人物,她说的话有了分量。

  “现在感觉重任在肩啊,带着一个团队,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为云南乃至全国的食用豆产业发展服务。”时至今日,责任心特别强的包世英仍无法轻松下来。

  一份不俗的成绩单

  在云岭大地上,豆农们对良种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称赞说,是小种子撑起了豆类产业发展的重担,帮助千家万户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国内从事食用豆研究的人少,好多东西都没有先例可循,只能靠自己摸索。从1998年起,包世英率领团队开启引智之路,与9个国家的15个研究机构开展了合作,通过交流与沟通,消化吸收再创新,让云南食用豆科技取得了质的飞跃。她先后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食用豆生产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参与完成国家级一等奖1项、育成经国家及省级审定品种17个,所育品种近5年累计应用超过300万亩,新增产值高于10亿元。其中,“云豆690”是我省第一个通过国家鉴定的秋播粒用蚕豆新品种;“云豆早7”为全国第一个获得新品种权的蚕豆品种;“云豆324”在云南鲜销蚕豆面积的覆盖率超过30%。

  荣誉和鲜花接踵而至,但包世英仍一如既往的淡然。“我也不是要干多伟大的事,做好农科专家的本分就行。名利什么的,都不重要。”包世英坦言。

  希望和绝望间的育种选择

  在玉溪红塔区北城的科研试验田里,因形似鹰嘴而得名的“鹰嘴豆”吸引着众多眼球。包世英团队引进的这一耐旱新豆类,为农户应对冬春干旱,减少农业生产风险提供了新的选择。

  筛选或选育一个品种,并不像想的那么容易。“育种,经常要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徘徊。”包世英说,可能成功,更多的是失败,那种未知前景的煎熬特别容易让人崩溃。“豆类品种选育好多都是远距离杂交,由于起源地差异大,种质资源亲和性差,往往要做许多个世代的选择,才能从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组合里获得一个新种。”包世英举例说,从1985年就开始杂交试验的“云豆147”,就是一个经历17个世代选择,持续了近20年才育成的品种。“在田里选种,年复一年的工作,常常要面对的是更多的失望,其实所谓成功要的就是不怕失败。”对育种,包世英感悟颇深。

  一路走来,有成功,也有挫折。“这么辛苦,还那么投入,你苦的是美金吧?”包世英没有理会别人的挖苦,依然执著前行,因为这是农科专家的责任,也是她的理想。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