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指导
生产指导>>芸豆细菌性疫病及防治
 

芸豆细菌性疫病及防治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13-05-23   |  阅读次数:3056次

  

一、芸豆细菌性疫病症状
1. 主要为害叶片,从叶尖和边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随病情发展病斑扩大成不规则形的褐色坏死斑,病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部变硬,薄而透明,易脆裂。叶片干枯如火烧状,故又称叶烧;嫩叶受害,皱缩、变形,易脱落;
2. 茎蔓染病,初为水渍状,发展成褐色凹陷条斑,环绕茎一周后,致病部以上枯死。茎上病斑红褐色,稍凹隐,长条形,后开裂。;
3.种子受害后种皮皱缩,有浅褐色凹陷的小斑,近圆形或不规则形;
4.潮湿时叶、茎、荚的的病斑上常有黄色粉状物;
二、芸豆细菌性疫病病原菌及发病条件
1.病原芸豆细菌性疫病病菌为细菌中的黄单胞杆菌;
2.菌体短杆状,极生单鞭毛,有荚膜,不产生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
3.病菌发育适温为30℃,最高温度为38℃,致死温度为50℃,10分钟;
三、芸豆细菌性疫病发病规律
1.病菌主要在种子内越冬,还可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成为初侵染来源;
2.带菌种子萌发后,病菌从子叶和生长点侵入,沿维管束向全株及种子内扩展,致使病株萎缩或枯萎;
3.菌脓经风雨、昆虫传播,从植株的水孔、皮孔,伤口侵入,引起茎叶发病。
4.高温、多雨、多雾、多露发病重;重茬种植,虫害严重;肥力不足,管理粗放病害加重;
四、芸豆细菌性疫病预防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实行3-4年轮作;设无病留种田,与葱、蒜类蔬菜轮作;
2.施足有机底肥;
3.清除病残体;高畦栽培;
4.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一般蔓生种较矮生种抗病;
5.选用无病菌种子:选用无病种子是防病关键,可从无病地区调种;
6.播种前种子消毒:用48℃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农用链霉素浸种12小时左右,洗净后播种;
7.播种前药剂拌种:用种子重量0.3%的50%敌克松拌种
四、芸豆细菌性疫病药物防治方法
1.用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各200ppm,2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300~400倍液,3%中生菌素6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喷2~3次。
2.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DT)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10在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五、生长期防治芸豆细菌性疫病效果较好的药剂
1、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用量:24克/亩
2、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       用量:120克/亩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