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专家
杂粮专家>>蚕豆育种人刘玉皎
 

蚕豆育种人刘玉皎

来源:青海日报  |   作者:范旭光   |  发布日期: 2013-01-11   |  阅读次数:37520次

  

      [提要]  青海蚕豆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提高附加值,现在,青海企业生产的蚕豆航空食品,休闲食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欢迎,这充分说明青海蚕豆大有可为。2003年育成的“青海11号”蚕豆平均产量在每亩350公斤以上,高产田达每亩500公斤以上,截止2008年底,青海11号蚕豆在省内外累计种植面积60多万亩,占当时青海省蚕豆种植面积的65%,累计新增产值1.03亿元。
  【人物感言】
  青海蚕豆要想做大做强必须提高附加值,现在,青海企业生产的蚕豆航空食品,休闲食品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欢迎,这充分说明青海蚕豆大有可为。这对我们科技工作者也是一种激励,今后我们将加强产学结合,为青海蚕豆发展添一份力。
  青海新闻网讯 蚕豆是我省“十大”特色农牧业之一,也是区域农业增收的重要作物。近几年,“青海11号”、“青海12号”和“青海13号”等蚕豆品种在我省广泛推广,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豆”。说起这些品种的选育过程不得不提起一位科技工作者――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刘玉皎。
  今年38岁的刘玉皎已经是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小宗粮豆技术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特色作物学组副组长和青海省第五批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了,年纪轻轻就拥有这么多的“头衔”,得力于他的敢想敢干。
  “和国内国外相比,青海的蚕豆具有籽粒大而饱满、颜色乳白,也是世界上惟一没有病虫害的农作物,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先后参与到青海11号、青海12号蚕豆的选育工作中的刘玉皎说,在这两个品种选育工作顺利进行时,刘玉皎想到了新的问题,青海11号、青海12号蚕豆的特点是籽粒大,适应灌溉农业区种植,但并不适应于海拔较高的山旱地,那么海拔较高的山旱地该种植什么品种呢?刘玉皎开始寻求青海蚕豆发展的另一方向,他结合我省蚕豆生产现状和国际国内蚕豆发展趋势,认为,今后大粒蚕豆的生产和市场一定会趋于平衡,于是他提出青海蚕豆发展的新思路――在雨养型农业区选育早熟小粒蚕豆。
  “我的想法立刻得到了省农林科学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刘玉皎说,1999年,由他牵头主持开展青海13号蚕豆的选育工作。他将湟源马牙蚕豆和法国的优良蚕豆品种进行杂交,试验, 2009年,青海13号蚕豆终于通过了审定,开始示范推广,填补了我省高海拔干旱冷凉地区蚕豆种植的空白。
  “一个农作物品种的选育,一般要经过10年时间,十年磨一剑,而最终考验这个品种生命力的就是示范推广工作。”青海11号、12号、13号蚕豆在刘玉皎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推广工作开展的十分顺利。
  2003年育成的“青海11号”蚕豆平均产量在每亩350公斤以上,高产田达每亩500公斤以上,截止2008年底,青海11号蚕豆在省内外累计种植面积60多万亩,占当时青海省蚕豆种植面积的65%,累计新增产值1.03亿元。青海12号蚕豆由于颗粒更大替代了青海11号蚕豆,近3年,青海12号蚕豆成为我省及西北春蚕豆区的主栽品种,逐步覆盖我省12个县区和西北6个省区,目前累计省内外推广面积达144.7万亩。青海13号蚕豆,在我省雨养型农业区实现新的突破,并逐步实现了蚕豆生产的机械化和高效化,今年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开展千亩连片种植和化学除草技术,大大节省了劳动力,目前青海13号蚕豆在我省旱作区单产可达每亩400公斤,具有很强的发展后劲和潜力。
  优化蚕豆区域布局,在我省逐步形成蚕豆的优势产区。十年来,刘玉皎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研究到推广,实践着一个科研工作者把蚕豆生产基地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形成海拔2300米至2900米的灌溉农业区大粒蚕豆产区和山旱地小粒蚕豆优势种植区。如今,蚕豆种植成为我省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每年产值超过亿元。
  “青海蚕豆产业要想持续高效发展,必须还要在产品深加工和市场开发上大做文章。”刘玉皎告诉记者,从选育到种植,从生产到销售,他和他的团队全程介入、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建立起蚕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农产品加工实验室以及一支蚕豆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并积极与企业、公司合作,研究开发出各类蚕豆新产品,目前,青海高原羚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青海13号蚕豆为原料生产的航空休闲蚕豆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为我省蚕豆产业发展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和领域。
  记者感言:作为我省蚕豆学科带头人,刘玉皎从长远考虑,根据青海蚕豆产业现状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将单一的育种课题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集育种、生物技术、栽培示范和蚕豆食品研发等为一体的技术体系,为我省蚕豆从生产到消费,从田间到餐桌、从研发到市场等现代产业各技术环节提供了技术支撑,促进了我省蚕豆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