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地
产业园地>>加快开发利用中部干旱地区荞麦资源势在必行
 

加快开发利用中部干旱地区荞麦资源势在必行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4-01-14   |  阅读次数:3744次

                                                                              刘杰英 王梅春 庞元吉
                                                                 (甘肃定西地区旱农中心,定西 743000)
荞麦是我省中部旱作农业地区的抗旱救灾优势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荞麦生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开发潜力。
1 荞麦在农业生产和商品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
  荞麦茎叶是饲养家畜、家禽的优质饲料,荞皮不易碎,耐揉搓,是做枕芯的优质原料,长期使用有清热明目作用。荞麦属无限花序,花朵多,花期长,可达45-60天,蜜腺发达,是我国三大蜜源作物之一。因此荞麦是发展中部干旱地区生态农业和持续农业,充分利用光、热、水、气资源,增加复种指数,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不可替代的作物。近年来研究表明,荞麦籽粒中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矿质元素及维生素,其脂肪中含有9种脂肪酸,75%以上为不饱和酸和亚油酸,其蛋白质由19种氨基酸组成,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齐全。并且具有保健功能,芦丁是荞麦(尤其苦荞)的特有成分,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的作用,对肺出血、腹膜炎、出血性肾炎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控制和治疗糖尿病总有效率达93%。荞麦还有健胃、免疫、消炎、防癌变之功效。荞麦的去污和护肤作用良好,国内外已研究出多种洗涤剂和美容、护肤、护发霜(乳)。
  由于荞麦特殊的治病和保健功能,近年来,荞麦及其系列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需求很旺,特别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荞麦及其系列产品市场行情看好。国内一些大城市,如享誉京城的"荞麦王”—北京濠镜大酒楼,山西太原的荞面刀削面,广州的荞麦方便面等食品也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市场售价约为同类食品的3-5倍。目前已开发和市场销售的荞麦系列保健品有:荞麦保健醋、保健酒、荞麦饼干、方便面、油炸片、营养速冲面糊、方便苦荞粉、颗粒粉、疗效粉等。我省天水的"呱呱”,陇西的荞粉、荞面挂面、荞圈圈等荞面系列食品都是以荞麦为原料逐步走向市场的。近几年来定西地区外贸公司,把荞麦作为地方特产逐年增加出口量,换取外汇,提高了荞麦的商品性,活跃了当地的市场经济,增加了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据报道,荞麦外贸出口需求量仍然很大,特别是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需求量更大,价格坚挺。
2 荞麦资源的利用现状、存在问题
2.1 利用现状 多数学者的意见是:荞麦起源于喜马拉雅山。云贵川高原及其边缘地区可视为荞麦的多样性中心与起源地。因我国荞麦种植区域很广,多分布在西北、东北及西南等一些高寒地带,主产区较为集中。内蒙古、陕西、山西、甘肃、宁夏等地以甜荞为主,面积较大。四川、云南高原以苦荞为主。另外,河北、湖南、吉林、辽宁、新疆等省区也有种植。我国是世界上荞麦生产大国,荞麦常年种植面积约133.3万公顷,面积最大的是1955年,为220万公顷,总产达90000万公斤,以后有所下降。据1986年统计,全国荞麦面积为72.3万公顷,总产量为51000万公斤。其中甜荞55万公顷,总产量为29000万公斤,苦荞17万公顷,总产量22000万公斤,平均每公顷1294公斤。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荞麦种植面积在0.6万公顷以上,种植区域很广,多分布在定西、会宁、榆中、陇西、通渭华家岭梁一带的山旱地上,主要种植甜荞,也兼种苦荞。
2.2 存在问题
2.2.1 山区农民生活贫困,广种薄收。投入不足,荞麦产量很低,大部分为了温饱当做口粮食用,荞麦的经济价值得不到体现。
2.2.2 长期以来荞麦被认为是小宗作物,缺乏系统的研究。生产上一直沿用老品种,品种混杂,粒小,皮厚,质量差,出粉率低,商品价值不高。
2.2.3 种植结构不合理,荞麦面积逐年减少。目前甘肃中部地区大部分地方夏粮面积超过70%,内小麦超过50%,其它作物仅占50%,而荞麦面积更少,从本区降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利用来看,这种种植结构显然不合理,其结果一方面农作物严重缺水,产量难以提高,另一方面光热资源白白浪费。
2.2.4 资源缺乏,大灾之年不能充分发挥救灾补种作用。定西地区1994-1995年连续两年干旱,1994年受灾面积9.06万公顷,全区需破苗改种的夏田面积5.7万公顷,同时有3.3万公顷秋粮,因干旱难以下种。1995年,全区受旱面积已达31.7万公顷,严重的干旱导致其它粮食作物基本无法出苗,造成大片土地荒芜,由于荞麦种籽缺乏,在定西、通渭、临洮等县仅有零星种植,救灾作用十分有限。
3 合理开发和利用荞麦资源的对策
3.1 "压夏扩秋”。中部干旱地区降雨多集中在7、8、9月,气温偏高,雨热同步,气候条件极适宜于荞麦的生育,根据中部干旱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应逐步压缩夏粮,扩大秋粮种植面积,特别是增加经济价值高的荞麦面积,可以有力地推动该区农业生产。
3.2 建立合理的轮作制度。我区荞麦生育期水热资源丰富,应因地制宜地推广多熟制。人多地少的城乡地区,有充裕的劳动力可以实行集约栽培,扩大荞麦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合理轮作,不仅能增产,增收,还可以提高地力。
3.3 引进优良品种,提高荞麦产量。我区应从全国各地引进一批适应性强、丰产性好的荞麦良种,如日本北海道、美国大粒荞、甘荞2号等适应性强,亩产在100kg左右,产量高,品质好,应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以淘汰老品种。
3.4 征集种质资源,建立育种基地。从国内外广泛征集品种资源,并进行集团混合选择,从而培育出一批生态适应性强的荞麦良种。
3.5 逐步稳妥地开发荞麦食品,积极提高经济效益。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开发深加工荞麦系列保健食品做为无污染和绿色食品,打入沿海大城市,提高其商品竞争力,加快干旱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3.6 改革粗放的种植方法,增加投入。荞麦一般种植在人少地多的山旱地上,中部地区大部分生产地白籽撒播,造成产量低而不稳。荞麦生育期短,需肥较集中,应集中施肥,以农家肥为主,氮磷化肥配合三肥垫底(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尿素5-8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改传统的撒播为条播,采取平地耧播,坡地沟播。
  我省中部干旱地区荞麦种植区域一般都分布在干旱山区,远离厂矿企业,随着国际和国内市场日益对"绿色食品”需求量的增加,发展我区荞麦生产,开发和利用种质资源,使其成为地方特产和无污染资源走向市场,必将有力的推动我区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