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指导
生产指导>>苦荞播种量与产量、基本苗与成株率相关性研究
 

苦荞播种量与产量、基本苗与成株率相关性研究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4-01-14   |  阅读次数:2976次

                                                                                           胡继勇
                                                                  (云南省宁蒗县战河农技站,宁蒗 674301)
  苦荞是山区的一种主要粮食作物,具有较强的耐寒性和抗旱力,营养丰富,一直被誉为较好的绿色保健食品,宁蒗县每年种植面积达8.5万亩,总产约1万吨左右,苦荞的丰歉直接影响到县域粮食自给率和山区人民的生活。
  苦荞栽培中最关键的是由群体和个体最佳组合构成的产量。在苦荞生产中,群体植株亩株数为30000~190000株,株粒数由0~330粒,产量差异很大。本研究旨在找出苦荞合理的播种量、群体组合,为苦荞大面积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采用当地大面积种植的宁蒗本地苦荞。
1.2 试验设置
1.2.1 试验地 试验于云南省宁蒗县战河乡万河一村,海拔2530m,前作洋芋(马铃薯),属冬闲地,中上等肥力。
1.2.2 试验处理 试验设8个处理(表1),小区面积3×6=18m2,9行区,随机排列,重复3次,互作对照。
1.2.3 播种量 为保证试验的准确性,根据往年的试验结果,试验按40%出苗率计算。即: 
1.2.4 试验地管理 4月20时播种,人工条播,盖土2cm,按亩施种肥尿素10.7kg,普钙40kg 折算施用。中耕薅草2次。8月28日收割。
2 结 果
2.1 成苗
不同处理的出苗情况见表2所示。
  表2可见,苦荞的出苗率随播种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最大的种植密度播种量55万粒/亩,出苗19.6万株/亩,出苗率仅35.7%,而最小的种植密度,播种量2.5万粒/亩,出苗率为48.0%,高低相差12.3%。不同播种量的平均出苗率为41.2%,其概率为种0.5kg种子,出0.9万苗。
2.2 成株
  成熟期调查,不同播种量的成株如表3。
  表3可见,不同播种量其成株率是不同的,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成株率呈直线下降,从成苗到成株这个阶段平均有52.5%的植株在生长中消失,植株越稠密,消失越多,最高消失率为83.1%(F),最低为10.8%(A)。
2.3 产量
  试验通过实打实收,各处理产量如表4。
  表4看出,不同播种量所造成的种植密度不同,其产量也异,但产量呈抛物线型,中间高两头低。种植密度13万株/亩,产量最高达95.7kg/亩,而1万株/亩、4万株/亩和22万株/亩处理其亩产分别为66.0kg、74.7kg、79.6kg。仅为最高产量的68.96%、78.06%和83.17%。
2.4 相关分析
2.4.1 播种量与产量 统计分析表明,播种量与产量的变量分析F=0.76<0.05,说明播种量的大小与产量没有显著性关系。
2.4.2 基本苗与成株率 基本苗与成株率的相关分析为,成株率Y与基本苗X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87.5-3.59x说明:苦荞的成株率与其基本苗的多少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图1)
3 讨论及结论
3.1 试验结果表明 苦荞的产量与播种量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宁蒗地区夏播苦荞最适的播种量应在5.8~7.2kg/亩,基本苗7~13万株/亩能获得最好产量。
3.2 相关分析表明 苦荞的成株率与基本苗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87.5-3.59x多少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当基本苗在1.27~19.6万株/亩时,其成株率等于87.5-3.59×±15.32。亩基本苗每增加万株时,成株率减少3.59个百分点。
3.3 苦荞与其他作物一样,对于个体和群体的关系都有自动调节的功能,有相对稳定的群体密度,成株和成粒构建群体的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当亩基本苗在10万株以下时,其成株率均在50%以上,而且随着基本苗的减少,成株率不断加大。而当亩基本苗在10万株以上时,其成株率在50%以下。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