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地
产业园地>>玉米面积连年增“杂粮王国”谁支撑
 

玉米面积连年增“杂粮王国”谁支撑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   作者:王恩瑞 金建强   |  发布日期: 2012-01-30   |  阅读次数:4004次

  

  世界杂粮在中国,中国杂粮在山西。

  沁州黄、汾州香、红芸豆、苦荞麦……说起我省的小杂粮,既让我们引以为荣,又让我们情不自禁联想到“地肥水美、五谷十里飘香”的醉人场景。然而,近年来随着玉米面积的连年扩张,我省小杂粮面积正逐步萎缩,个别品种正惨遭弃种,“小杂粮王国”陷入窘境。

  大田玉米、小杂粮在一增一减间

  玉米面积“十一连增”,杂粮“缩水”500万亩。统计显示,到2010年,我省的玉米种植面积达2300万亩,已占到全省耕地总亩数的46%。另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最新发布的统计调查快报:2011年我省玉米种植面积达到创纪录的2377万亩,这已是玉米面积连续增长的第11个年份。

  6月10日,省农业厅种植业处孙跃武副处长对记者说,我省玉米播种面积从2000年的1800万亩开始扩大,10多年来这个数字只增不减。据悉,目前我省玉米的扩张体现在全省除了晋南之外的地方。从技术上讲,和地膜覆盖技术、密植技术的成功推广有关;从政策上讲,与我省近年来大力实施良种补贴、玉米丰产方建设补贴、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政策有关;最关键的是,从收益上讲,与玉米价格稳中有升,省工省时,“产量高、好卖钱”密不可分。

  玉米面积强势扩张的背后,则是小杂粮的面积“被减少”。历史上我省一直以种小杂粮为主的高寒冷凉山区迅速被玉米所取代。日前,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2000年我省小杂粮种植面积是2000多万亩,总产近30亿公斤,小杂粮尚与小麦、玉米三分天下有其一。而到了2010年,小杂粮种植面积则萎缩到了1500万亩左右,总产减少到了20亿公斤上下,十年间“缩水”约500万亩。

  一增一减,让我省小杂粮加工企业和从事小杂粮推广研究的农业专家们“担忧”。据悉,目前我省平遥县的两个榨油厂,由于当地花生、葵花、油菜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的逐年下降,其所用原料已是东北的大豆;2006年,种植土豆面积曾多达10万亩的武乡县,目前实际的播种面积可能只有3万亩,种土豆的田地大量改种玉米。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和顺县的青城乡,传统上以种植莜麦为主。如今,这里已是清一色的玉米。

  重大、轻小、缺爱掣肘小杂粮生产

  记者下乡所见,如今,农户都在大片大片种玉米,折射出的是计划经济时代长期的重“大”作物、轻“小”作物的农业指导思想在我省的延续或难以有实质性的动摇。

  省农业厅农技推广研究员侯立功对记者说:“以粮食直补为例,自2004年该项政策实施以来,我省从2007年起才对除薯类外的小杂粮作物实施每亩5元的补贴,2005年和2006年只对谷子实施补贴。良种补贴全覆盖这一块则始终是玉米和小麦,以及后来新增的水稻、棉花,没有小杂粮的份。尽管在农资综合直补这一项上,从2006年起到2010年,玉米和小杂粮每亩的补贴金额不相上下,但从保护和发展小杂粮生产的角度上来看,整体感觉小杂粮还是缺‘补’,因为补贴不仅体现一种扶持,更体现着一种政府的导向。”

  无独有偶。说起我省小杂粮的现状,省农业厅专门从事油料杂粮作物推广的高级农艺师褚润根也向记者说,虽然从2000年起,我省财政加大了对小杂粮生产技术推广的投入,确立了10个杂粮基地县和10个杂粮加工、营销龙头企业,每年也都拿出了一定的资金给予扶持,但这和近年来在我省启动实施的玉米丰产方建设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等相比,还远未见“捏指成拳”的效果。在褚润根高级农艺师的主观意识里,他特别盼望着各级政府部门能够因地制宜像抓“菜篮子”一样抓一抓小杂粮的生产。

  据统计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今年我省的高粱、绿豆、红小豆种植面积将分别比去年下降 7.85%、48.82%和24.79%。另据记者了解,在以盛产小米而著称的武乡县,以前人们播种的一种叫“青谷”的谷子如今已不见了。有农民怀念它,因为它的口感好,但他们已经找不到这种谷种。曾被外国专家评为世界上长得最好、最干净的“寿阳荞麦”,因为“产量低、效益差”,近年来在当地也遭到大量弃种。

  在有限的耕地里,农民为什么不愿意种植小杂粮呢?6月14日,定襄县玉米丰产方建设项目区的季庄乡横山村农民郭盛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1亩玉米地保守说可以打800公斤,按现在的玉米行情价格每公斤2.06元计算,再加上今年政府额外给的每亩30元钱的补贴,种1亩玉米纯收入少说也有1200元左右,而种植大豆等豆类费时费工,充其量亩纯收入也就900元,再说星星点灯的也搞不成个规模。”

  在调查中,许多农民告诉记者,种植玉米之所以“合乎民意”,除了国家的补贴相对较多、省事外,主要还是大家觉得政府比较重视大路粮食的生产,跟着大方向走错不了。此外,他们感觉在发展小杂粮上,基层的服务体系还不健全,技术指导还不全面,新品种更新还太滞后,这些严重制约着小杂粮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

  小杂粮产业开发存有先天“死结”与“硬伤”

  不可否认,随着保健食疗渐成时尚,经过数十年的变迁,昔日被人们称作“粗粮”的小杂粮走出简陋的农家厨房,正上演着一场杂粮版的“灰姑娘”变“公主”的童话。但也不能回避,肩扛我省特色农业大旗的小杂粮,在产业开发体系中还是存在着诸多先天的“死结”与“硬伤”。

  省农业厅高级农艺师、优质小杂粮基地建设首席专家李杰林认为,就我省“豆、麦、粟、薯”四大类17种小杂粮现阶段的产业开发现状来看,突出的问题表现为“两个不稳定”“三个不适应”和“一个不配套”。

  “两个不稳定”是产量和销量的不稳定。我省的小杂粮大多分布在山地、旱地,靠天吃饭的现状尚难以改变,一般的丰歉年小杂粮总产变幅在1/3以上。与此同时,销量的年度变幅也很大。究其原因,现阶段我省的小杂粮大多以原粮形式外销,年际间的销售总是被动地跟着市场走,价格往往是“跌多涨少”。这就直接造成了我省的营销企业和销售大户不愿冒险收储和开拓市场,一些极具地域优势的产品难以发展或因对生产投入不足而广种薄收。

  “三个不适应”是品种结构、流通与加工都不适应市场条件下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变化。我省的小杂粮虽然种类多、分布广,但品种结构仍表现为多的不好,好的不多。市场农业要求优质、专用,但我省的小杂粮品种多是世代延续的自留农家种,单产低、适应性差,很难大规模推广,以至于有人戏称我省的小杂粮品种状况是“明朝的糜谷,清朝的豆”。

  在流通上,则多为坐门等客,以至于各产区的原粮购销每年总是两种现象:一种是歉收抢购;另一种则是丰年砍价。直接挫伤农民种植小杂粮的积极性和阻碍小杂粮产业扩大规模的步伐。

  最后是加工。加工销售是实现小杂粮增值增收的重要途径。但通过对全省普查及重点调研结果表明,除了几个大型大豆、马铃薯加工厂外,基本上没有形成产业化开发所要求的“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理想经营模式而带动基地发展,制粉、磨面、脱壳或合成加工还是“杂粮变商品”最基本的“路数”。

  “一个不配套”就是小杂粮产业开发运转体系不配套。小杂粮产业包括生产、加工、销售三大环节,全省上下还没有形成抓大做强小杂粮产业的协调运作机制。政府各部门仍存在多头管理、相互分割的现象。小杂粮从农田到餐桌,中间的产业链条还很薄弱。

  这些“死结”与“硬伤”或多或少构成了导演“小杂粮王国之变”另外一些潜在的元素。

  特色+规模+档次,小杂粮战略性转移的大势

  “山西小杂粮,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山西农业的一个亮点,关键是下一步我们怎么办。”采访中,针对玉米“抢滩”,小杂粮“突围”的问题,省农业厅农技推广总站的杂粮专家对记者如是说。

  让小杂粮进入 “特色+规模+档次”的轨道,是小杂粮战略性转移的大势。

  “特色”就是要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尤其是一些杂粮重点县,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主攻作物和优势产品,从资金和技术上保障,加大优质专用产品的推广。市场需要什么品种就引进推广什么品种,企业要求什么标准,就满足什么标准,重点用“绿色”来带动“特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质与量的关系。一些重点产区和特产地要通过进行原产地的申报、认证,进行商标注册抢救各种优质品种,保证当地优质专用品种及其系列产品的信誉和社会知名度。

  “规模”就是充分借助《山西省优质小杂粮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2008年-2015年)》,瞄准谷子、燕麦、荞麦等优势作物,进行集中连片,规模开发。依托“一县一业、一区带一品”的产业新格局,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打造特色产业重点区域的比较优势,让农民重拾种植小杂粮的信心。

  “档次”就是要在加工增值上有所突破。通过扶持一批现代龙头企业,实现精深加工大跨越;通过实施品牌战略,让名牌产生效益,让名牌带动产业。

  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在营销上要铺好路搭好桥,真正扶持企业“走出去”。只有参与国内外市场的大流通,才能凸显山西小杂粮的潜在效应,小杂粮在山西才能真正成为一项“明珠产业”。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