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杂粮如何打造大品牌
来源:陕西日报记者 | 作者:霍海澎 杨 静 | 发布日期:
2011-11-15
| 阅读次数:3880次
与陕北动辄产值数亿元的能源化工企业相比,年销售额三四百万元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显得过于弱小。资金、技术、设备、管理等薄弱环节成为制约这些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那么,耕地资源丰富、小杂粮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的陕北,该如何走出一条小杂粮品牌化、产业化之路?
金秋季节,陕北大地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喜悦。然而,对于小杂粮生产企业来说,由于新产杂粮还未收获,旧杂粮也已销售告罄,一部分已处于停产的状态。
10月中旬,横山县进出口公司仅有办公室和财务室的工作人员还在忙碌着。作为较早走出国门并出口创汇的地方企业,横山县进出口公司每年出口量大约为7000吨左右,其中绿豆3000多吨,荞麦300多吨。“目前来说就是这么多,再想扩大规模生产,没有那么多的优质杂粮产品。”该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说。由于种植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种植,目前,陕北小杂粮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各个环节都比较薄弱。
陕北是我国小杂粮主要产区之一,小杂粮种植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现有谷子、糜子、荞麦、高粱、燕麦、大麦、黑豆、绿豆、豇豆、芸豆、小豆、扁豆、豌豆、草豌豆、蚕豆、籽粒苋等16种130多个品种,保存有3000多份种质资源。
近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培育,小杂粮产品质量连年下滑,不少地区重茬、迎茬种植,品种退化,小杂粮生产仍处在零星种植、广种薄收、粗放管理的落后状况,实用技术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在小杂粮产区,栽培品种多以农家品种为主,新品种推广速度缓慢,而且由于不注意进行提纯复壮,品种混杂退化严重,造成许多名优产品质量不高,优质率和商品率低下,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有所下降。与陕北地区近年来屡创高产丰产的马铃薯、玉米等大宗农作物相比,以荞麦、绿豆、谷子为代表的小杂粮,从种植、加工到销售还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大量农户种植小杂粮的积极性不高,产业化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
1、杂小制约,杂粮企业难发力
杂粮遭遇的困境,不只在种植上,如何加工包装,追求更优更好的质量及品牌效益也是关键。目前,陕北杂粮企业虽然遍地开花,但是由于规模、成本、资金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杂粮企业发展不尽如人意。
国庆节当天上午,绥德县兰花花生态杂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治慧在绥德县城自家的门市里忙着发货,给前来批发的批发商结算,仅仅一个上午,就发售了几千元的杂粮产品。王治慧说:“现在每天的销售额度几乎都是这么多,但还是有些少,主要是各个超市里边还没有上货,资金缺乏成为制约下一步继续扩大销售网络的关键因素。”
“现在不敢往大发展,小还能活,做大可能就没法活了。”王治慧多少有些担忧。在王治慧将近200多平方米的销售门市里,一侧的销售架上摆放满了各色货品,另一侧则堆满了各种包装好的整件小米、绿豆和其他杂粮产品。
“场地太小,以前企业在定仙镇上生产加工,在县城销售,现在由于物流费用的增加,公司迫切需要将厂子搬到县城附近,在县城里进行生产加工以及销售。”为了使企业能有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空间,王治慧已经到县上跑了好几次,希望自己的企业能够在绥德县新开的工业园区落脚。
对于这些近年来纷纷创建的小杂粮企业来讲,从资金、场地、管理、技术、设备到人员,几乎什么都缺,成为最终制约众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良性发展的绊脚石。
“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资金、技术、设备、人员以及管理方面十分缺失和薄弱,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很难获得长足发展,更不要说打造名优品牌了。”榆林市农业局农业科的工作人员分析说。
问题就像天平的两端,这头重了,那头就会飘起来。对于这些企业来讲,如果加大市场销售的投入,在有限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条件下,企业在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各方面的投入势必会降低。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取决于各项指标的综合表现,哪一头弱了,企业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不加大市场投入,产品市场占有率必然会下降,企业最终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过程中遭到淘汰。
在榆林本土市场,这种竞争显得异常激烈。在榆林市区连锁店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喜洋洋超市里,榆林市王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三哥哥”绿豆、榆林市绿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绿广园”有机杂粮、绥德县黄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的“黄土地”杂粮等七八家公司的杂粮产品,散放在货架上。而在榆林市广榆路陕北特产专卖一条街上,更多的公司和产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然而,就算在这条街道上,也很难找出一个大家普遍接受、认同度较高的品牌。“四妹子”、“兰花花”、“三十里铺”、“绥德汉”……还有很多的生产厂家,让人眼花缭乱,然而富有号召力和品牌竞争力的产品却极少,具有一定范围影响力的强势品牌几乎没有。
“品牌意识较差,有些企业不太重视名优产品的申报和注册,创建名优品牌的意识较为薄弱。像一些小杂粮在本地的知名度还可以,但是一走出去就被湮没了。企业的宣传和广告投资少,好多品牌走不出去。”榆林市工商局商广科科长刘春耀说。
在延安,小杂粮企业生产销售现状同榆林如出一辙。小杂粮深加工产品很少,大都是对杂粮进行小件包装。散布于市区各处的特产门市,不一而足的产品种类和包装,“众福”、“宏翔”等多家企业产品都可以看到。虽然也出现志丹“鹏翔”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糜子黄酒、吴起醋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荞面香醋等小杂粮深加工产品,但限于企业规模和影响力,产品市场覆盖面较小。
2、外力难借,企业成长环境堪忧
“我们最希望有一个温和宽松的发展环境,期待企业能够获得比较好的发展机会。”一位杂粮企业老板说。而这些条件,往往是土地、资金、政策、税费等各项优惠政策的相加。
有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重要时期,农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虽然整个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相对缓慢,但在能源富集、工业迅速崛起的陕北,工业反哺农业的时机和条件均已成熟。在政策支持和税费减免上,首先应该给农业发展最为优惠的条件,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因为这些企业无论从生产经营还是市场销售,紧密联系到农村,直接关系到农民的钱袋子,也是最能够直接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生力军。
近年来,陕北的榆林和延安分别加大了对农业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于农业龙头企业,尤其是一大批重要的农业龙头企业给予了资金扶持、贴息贷款等优惠政策。然而,扶持的力度还是很有限。
“与其他企业相比,榆林市每年给予这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资金还不是很多。市里几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决定每年给予农业企业3000万元的资金扶持,实际上只能发放1000万元左右,其他的都没法落实。”榆林市农业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说。
相比于其他的能源、房地产等大企业来讲,这些中小企业在贷款等方面也有自己的弱势。众多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财务制度缺失、利润较低、周期长、风险高等缘故,很难借贷到资金。“实际上,榆林市中小企业每年在银行的借贷连16%都占不到,算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这个比例更低。”榆林市中小企业局工作人员说。同样,在延安,杂粮企业所面临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融资对于我们这些小企业来讲,根本不敢奢求,能源产业吸引了大量的资金,以前就算是从银行贷不到款,从民间还可以贷到1分到1.2分利息的款,现在是少于1.5分的款几乎贷不到。”闫磊说。
由于能源加工产业对于经济的卓越贡献,陕北能源这棵大树之下,其他众多行业发展多少都有些跌跌撞撞。“能源这棵树太大、太繁盛,我们众多的民营企业更是像资源这棵大树底下的小草,我们也需要阳光、土壤和水分。”在一次会议上一位陕北民营企业家如是说。
实际上,许多地方领导对于能化以及相关产业的大项目更感兴趣,因为这些大项目无论从GDP还是财政收入,对于地方经济拉动效果更加明显,而众多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则显得有些不太引人注目。
“如果批不了12亩土地,给上10亩也可以,或者再少点也可以,只要能把厂子尽快搬过来。”王治慧有些急切。同样,在陕北,向王治慧一样急切需要扶持的企业还有很多,而这些企业最需要的就是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这种支持包括土地、资金、税费等各个方面。
3、拥有品牌,就能拥有未来
近年来,随着人们膳食观念的转变,健康而富有营养的绿色杂粮产品无疑是不二之选。坐拥先天农业生产优势的陕北小杂粮,在新的市场机遇面前,能否走得更远?
据了解,榆林市目前有农业龙头企业21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9家,市级193家,减去一部分农资、农畜产品企业,仅杂粮加工企业亦不在少数。而延安市的杂粮加工企业也为数不少,多而不精,杂而不优,成为目前制约杂粮产业跨越发展的关键因素。
有学者分析指出,目前陕北小杂粮加工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开发企业众多、实力弱而且大多处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状态,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牌小、弱、杂,缺乏市场竞争能力,难以创建知名品牌,未形成市场优势。二、加工档次低,深加工、精加工不足,产品结构单一,大多小杂粮加工企业多数只经过简单加工就把产品投入市场,产品基本属于同一类型,进一步深层次加工的数量所占比重小,多层次开发的产品为数就更少,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要求。三、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不高。小杂粮从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是一个有机整体,多数的杂粮加工企业,均已认识到杂粮种植的重要性,源头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多的小杂粮企业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将杂粮种植、收购乃至进一步的加工,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
专家建议,要大力发展杂粮产业,应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实现小杂粮标准化生产,改善加工技术、拓宽加工手段、扩展加工规模,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另外,政府还应通过政策和税费减免等优惠措施为杂粮企业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在有限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条件下,杂粮加工企业的竞争,将会最终衍化为产品品牌之间的竞争。谁能够把握市场选择期,扩大产品影响,制造品牌效益,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及消费者的认可度,谁就可能拥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