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知识
杂粮知识>>昌都红土山川展新姿
 

昌都红土山川展新姿

来源:西藏日报 中国西藏新闻网  |   作者:尼玛潘多 米玛 张韬   |  发布日期: 2011-07-25   |  阅读次数:3397次

     车过八宿县吉达乡,荞麦花在路两边的坡耕地上怒放,一片片一行行直扑眼帘,煞是养眼。八宿县农牧局副局长李忠文说,这样大面积种植荞麦是近几年的事。以前农牧民种植荞麦都是用来自己食用,不成规模,如今作为龙头企业的县粮油公司敞开收购荞麦,用来制作荞麦酒、荞麦面,农民没有后顾之忧,荞麦的种植逐渐规模化,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宝贝”。
  
  在昌都解放60周年前夕,记者来到昌都地区采访,走乡镇、入果园、访农家,横断山脉红土山川草场处处景象新。无论到了哪里,农牧民从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科技含量增加和特色农牧业的开发中得到实惠的故事比比皆是,从一件件生动的事例无不折射出解放60年来,昌都农牧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农牧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昌都地区位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中上游,有藏东三江流域之称,全地区农牧民人口达57万,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地区。但在昌都解放前,仅占总人口5%的三大领主拥有几乎全部耕地、牧场,而占人口95%的农奴却没有任何真正属于自己的生产资料。1959年,全地区农牧业生产总值为2944.37万元。
  
  昌都解放后,特别是1959年实行民主改革,废除了生产资料封建农奴主所有制,深刻变革了旧西藏的生产关系。中央先后召开的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西藏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深化农牧区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小恩达村位于昌都县北5公里左右的昂曲河东岸。
  
  在此地发现了著名的小恩达遗址,为昌都地区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进入以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阶段提供了证据。记者就昌都农业发展到小恩达村采访时,几乎与昌都解放同时出生的村党支部书记嘎松说,“在我小时候,看着山下的河一天天流淌,坡上的耕地却只能旱着。”那现在又怎么引水呢?嘎松没有回答,把记者带到了村委会外面的树林,用手指着一处正在汩汩流淌着清水的管子。原来这是村里的滴灌设备,通过这个设备把山下的河水引到了坡上。嘎松说,有水浇地了,外来人就愿意来村里承包我们的土地种菜,我们的收入也比种粮食翻了几倍。
  
  60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对昌都地区的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先后在5个县实施了商品粮基地建设,在7个县实施了畜产品基地、防抗灾基地和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在10个县实施了牧区草原建设,在2个县实施了天然草地保护与建设项目,在11个县实施了优质青稞基地建设项目。仅“十一五”期间,国家及自治区对昌都农牧业的投入就达到5.5亿元左右,有力推动了昌都农牧经济的快速发展。2009年,全地区农牧业总产值达到21.96亿元。
  
  特色产业从无到有
  
  芒康的辣椒、察雅的水果、八宿的荞麦酒,在昌都地区,几乎每个县都在发展特色农牧业上大做文章,培育出了属于自己的农牧特色产品。这些特色产品的推出使农民获取了比种粮食更大的价值。察雅县卡贡乡卡贡村农民登增对此深有体会。
  
  在自家挂满果实的苹果园里,登增乐呵呵地说,在政府的帮助扶持下,他把自家4亩地全都种上了适宜在当地生长的金帅苹果。为了更好地打理果园,乡政府还把他送到拉萨、八宿、吉塘等地学习果树种植和果园管理技术。如今,他的果园每年能带来近3万元的收入。谈到特色产业,登增深有感触地说:“我的父辈那一代人,一年四季不停劳作也保证不了温饱,更无从谈什么特色产业。”
  
  卡贡乡党委书记达娃斯朗说,中央和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补贴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他们求富盼富的欲望非常强烈,无论是良种推广还是发展特色产业,他们都积极参与。如今,卡贡乡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和产品。
  
  上世纪末,昌都地区实现了粮油肉基本自给,同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面对新时期农牧业发展形势,昌都地委、行署及时把“三农”工作的重心从增产向增收增效转移,明确农牧业工作重点,坚持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调整农牧区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提出了“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先发展”的工作思路。从2004年开始,昌都地区集中各涉农部门资金、技术力量,着手实施了农牧业特色产业开发项目。截至2009年,全地区11个县共实施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及流通等10余类农牧业特色产业建设项目,国家、自治区和本级财政共投资近2个亿,使15万项目区群众人均增收500元。
  
  农牧民腰包日渐鼓起
  
  昌都解放前,广大农奴没有土地、没有草场,没有属于自己的牛羊,终日劳作却吃不饱穿不暖,很多农奴离开自己的故土以讨饭谋生。作为茶马古道重镇的旧昌都街巷到处可见乞讨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昌都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昌都各级党委、政府把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免收农牧民的各种税费,还对农牧民在良种推广、化肥和农机具购买等各个方面予以补助,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使昌都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87元增加到2009年的3144元,增长35倍。
  
  记者在昌都县城关镇俄洛村阿松家深刻感觉到了这种收入增长给他家的生活带来的变化:阿松刚刚从山上的土坯房搬进了新盖的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房,善于木工活的他打制了一套时尚现代的家具,他请来的画匠正在为家具绘制极具藏式风格的花草图案,而用来招待画师们的各种饮料酒水摆了一桌。
  
  俄洛村属于农业村,村民世代以在坡地上耕种庄稼为生,日子非常贫困。阿松说,现在,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改善农牧民生活,无论使用良种还是购买农机具都给予一定的补贴。特别是政府以各种形式引导农牧民外出打工让农牧民很受益。作为俄洛村运输队队长,阿松这几年跑运输做木工活,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除了一辆跑运输的车子,他还买了一辆小轿车作为代步工具。
  
  昌都地区农牧局党组书记赵新说,昌都地区落实中央及自治区对农牧民补贴政策有两大类38项,其中直接补贴20项,间接补贴18项,涉及农牧业的补贴有10项。一系列补贴政策充分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牧业产值有了极大提升。解放前,昌都地区粮食单产一般每亩不超过140斤,引水条件较好的农田亩产也不超过200斤。而现在,通过推广良种、机械耕作等方式,全地区粮食单产平均亩产达到450至470斤左右。畜牧业方面,通过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加快发展城郊畜牧业,使牲畜的存栏率、出栏率大为提高,奶类的产量有了较大增长,产量增加带动了农牧民收入的增加。
  
  在直接通过农牧业为农牧民增收的同时,昌都地区还通过扶持龙头企业,鼓励农牧民参与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方式,让农牧民的钱袋子日渐鼓起来。
  
  察雅县新卡乡,四周大山环绕,出乡又有河流阻挡,是一个典型的“山沟沟”,群众生活水平明显不如其他村。对此,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不等不靠,抓住正在修建新卡大桥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业,头批5座温室大棚内的蔬菜已被当地小学和村民全部订购。乡党委书记郭伟平说,下一步新卡乡将根据当地植被茂密、风光秀丽的特点,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让现有的土地增收增值。
  
  60年开垦拓土,60年励精图治。昌都地区农牧业的发展有了辉煌的业绩,让昌都农牧民享受到了农牧业发展的丰硕成果。站在新的起点上,昌都地区农牧局书记赵新这样为我们描述:“到2015年,全地区粮食总产要保持3.6亿斤以上,良种覆盖率达到9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6000元左右。”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