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地
产业园地>>安康市小杂粮生产状况及发展对策
 

安康市小杂粮生产状况及发展对策

来源:安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作者:张百忍等   |  发布日期: 2011-03-25   |  阅读次数:3385次

     安康地处秦巴山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具有衔接南北,过渡东西的特点。垂直地域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2℃-15℃左右,且不同区域相差悬殊;全市日照时数在1495.6小时-1836.2小时之间;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无霜期210-270天,平均8个月以上。冬季寒冷少雨雪;夏季多雨并有伏旱;春暖干燥;秋凉湿润并多连阴雨。秦巴山地占总面积的92.5%,丘陵约占5.7%,川道平坝占1.8%。
    独特的气候特征,较大的海拔差异,相互交错的山川地貌状况,使安康的生物呈现出南北物种交融、特有物种多样性丰富的特征,成为我国重要的植物基因库。长期的进化和人工栽培,安康小杂粮生产也独具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且有地方特色的杂粮生产体系。
  
一、安康小杂粮的生产状况
  玉米一直是安康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80万亩,其次是马铃薯约150万亩,而水稻、小麦面积则不断缩小。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食物结构呈现出多样化趋势。由于安康海拔悬殊,山地面积很大,杂粮种类和产量在人们在粮食生产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主要品种有胡豆、豌豆、绿豆、荞麦、燕麦、籽粒苋等,胡豆、豌豆、绿豆等主要分布在低山川道地区,种植面积约10万亩,多作为鲜豆菜用。中高山多以荞麦、杂豆、燕麦、籽粒苋等种植,常年面积约5万余亩。杂粮单产普遍较低,豌豆、胡豆120公斤左右,荞麦等75公斤左右,杂粮总产约2万吨。近年来随着苦荞市场走俏,苦荞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杂粮的加工则处于低水平状态,除了几家苦荞加工企业外,几乎没有别的企业。
  
二、安康小杂粮生产存在的问题
  小杂粮在安康虽具有较长的生产历史,因受产量不高的限制,政府和农户重视程度也不高,导致种植分散、品种老化混杂、新品种引进推广滞后,处于比较落后和放任的生产状态,商品率很低。
  1.是小杂粮生产效益低。目前,安康市小杂粮生产基本处在零星种植的广种薄收状态,种植规模小,没有科学的管理技术。由于面积小,基本都是农户自产自销,商品率不足20%。主栽品种多以农家种为主,且长期自行留种,造成种质混杂,优良特性丧失。良种推广应用速度缓慢,缺乏专门的种子繁育机构进行繁育和提纯复壮,品种混杂十分严重,造成种性明显退化,品种的增产能力严重下降。小杂粮单产较低,比较效益低下,严重影响小杂粮的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2.是对小杂粮生产认识不足,宣传力度不够。人们对其营养和保健性了解甚少,造成小杂粮在市场上的身价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小杂粮生产就其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而言,是大宗作物所无法代替的。尤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疾病不断摧残着人们的健康,而小杂粮食品正是这些疾病的克星。过去的穷人食品现在越来越成为富裕人们餐桌的美味佳肴。近年来随着对苦荞的深入研究,苦荞的市场需求量大增。2010年,安康市场的苦荞价格高达15元/KG。市场价格的提升,大大激发了农户种植苦荞的积极性,苦荞的种植面积迅速增加。
  3.是小杂粮生产的科技水平低下。由于小杂粮低产低效明显,所以长期得不到政府的重视,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和产业政策性扶持。久而久之使小杂粮与其他作物的科技水平差距不断拉大,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及深加工等工作严重滞后。安康市基本没有从事小杂粮研究和推广的专业人员。就蚕豆而言,几十年来农家种当家,没有新的品种引进,更谈不上新品种的及时推广,相应的栽培技术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极大限制,叶枯病发生十分严重。苦荞生产基本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方式,缺乏优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亩产水平75公斤左右,效益很低。
  4.是缺乏企业带动。由于小杂粮规模和效益低下,没有形成较大的原料基地,农民的种植目的仅限于自产自销,上市量很小,更谈不上进行深加工。近年来,随着对小杂粮认识的提高,以苦荞为主的小杂粮加工在安康开始兴起,苦荞系列食品加工企业已达6家,但企业大都规模小,实力弱,研发手段欠缺,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没有自己的原料基地,生产量和质量保证率不高,处于初级生产水平,年产值不足1000万元。加工企业的缺失成为制约安康小杂粮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安康小杂粮发展的对策
  1.是发展小杂粮是稳定安康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安康山地面约占90%,一方面极其有限的川道平地受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房地产开发及设施农业畜牧业的影响,用于种粮面积大幅缩减,给粮食生产带来了极大威胁。另一方面中高山区农户现金收入依靠劳务输出,农产品不仅产量低,而且商品率极低,安康粮食生产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向山地要粮食。而山地土壤瘠薄,地块分散,地面不平,难于灌溉和机械化耕作,没有发展大宗粮食的条件。小杂粮具有耐瘠薄,生长期短,种植简单,适应性强的特点,尤其是小杂粮品种繁多,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俱佳,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价格节节攀升,前景广阔。如果安康每年发展200万亩山地杂粮,可以新增粮食20万吨,实现产值20亿元。所以,发展小杂粮是安康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是山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建议市政府将此列入农民增收计划,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确保小杂粮生产快速发展。
  2.是明确发展思路,走小杂粮产业开发的道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按企业+基地的方式发展名优特小杂粮种植基地,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小杂粮精深加工和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营销,最大限度的提升小杂粮的市场价值。打出“安康富硒杂粮”的品牌,重点扶持发展一批杂粮加工贸易企业,带动种植基地的发展,形成基地与企业联动,企业与市场联动的有机整体,走出一条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3.是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加快建立优质小杂粮专业化生产基地。按照规模、效益、特色的原则,选择优势特色品种,集中连片种植,形成规模化生产;川道低海拔地区重点发展胡豆,豌豆、燕麦等杂粮品种;中高山区集中发展苦荞麦,推行一年两季种植。要统一基地生产技术标准,按照市场的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严格加强产品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积极开发名优珍稀产品,在主产区形成一村一品的新格局。在全市不同生态区建立小杂粮商品生产基地,在汉江以南的岚皋、平利、紫阳、镇坪的山区建立苦荞麦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苦荞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在汉江以北的旬阳、石泉、白河、汉阴及汉滨区建立胡豆豌豆、燕麦等基地,重点发展鲜食菜用品种,满足蔬菜市场需求。
  4.是加强科研与技术服务,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小杂粮产业的快速发展。设立杂粮科研专项,保障杂粮研究经费。市农科所要积极与西农大等高校合作,采取引种与育种相结合,加强国内高产优良品种的引进示范,对名优农家品种及时进行提纯复壮,使良种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积极研究小杂粮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将单产水平提高到150公斤以上。建立小杂粮科技示范基地,加快杂粮标准化技术的示范推广。
  5.是加大小杂粮产品开发力度,实现小杂粮加工增值。把小杂粮的初、深加工同小杂粮生产紧密联系起来,因地制宜地开发小杂粮系列加工食品,提高小杂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开拓市场,打响安康富硒小杂粮品牌;通过引进与消化吸收相结合,建立新型食品深加工企业,开发系列产品,运用现代食品工业技术,将多种简单的、营养单一的小杂粮食物转化为营养全面的食品,引导不同粮食组合食品的开发,实现蛋白互补,以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并通过包装工艺学来提高其商品价值。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