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指导
生产指导>>利马豆(Phaseolus lunatus)
 

利马豆(Phaseolus lunatus)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10-05-19   |  阅读次数:9555次

  

  利马豆(也叫奶油豆)是豆科的一种,学名Phaseolus lunatus。也可称为哈巴豆、缅甸豆、仰光豆、马达加斯加豆等。有性繁殖,可作蔬菜食用。

  一、起源与用途

  利马豆起源于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和中美洲地区。利马豆有两个被驯化的变种,一为大利马豆,起源于于公元前2000年前的安第斯山脉;另一个为小利马豆,起源于公元800年的中美洲地区。1301年,利马豆已在北美洲地区广泛种植。到了16世纪,利马豆传播到了东半球,并开始在栽培生产中应用。

  小利马豆的野生种发现于从墨西哥到中南美洲一带海拔1600米的地区,大利马豆的野生种发现于秘鲁北部山区海拔320米到2030米的地区。

  在莫希文明(公元1-800年)时代,人们种植了所有的利马豆品种,并且被写进了他们的文化艺术当中。在西班牙总督统治秘鲁期间,利马豆被出口到美洲的其他地区和欧洲。由于装货物的箱子标记为“利马-秘鲁”,于是就成了该豆名字的来源。

  奶油豆的术语往往是指种子大、扁平、白色的大利马豆。

  在美国南部的思威(Sieva,人名)类型,即传统意义上的奶油豆,也叫迪克西(Dixie,人名)类型或亨德森(Henderson,人名)类型。在这里利马豆和奶油豆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豆子。

  在英国,奶油豆是指既可以做干豆子煮着食用,也可以做成罐头来食用。在烹饪过程中,利马豆和奶油豆是不同的两种豆子,前者小且为绿色,后者大且为黄色。在很多地区,人们都把它们认为是利马豆,只是绿色品种的称为小利马豆。

  二、品种

  利马豆有直立型品种和蔓生型品种,后者高度由1米到4米不等,直立型品种一般较蔓生型品种早熟。豆荚长度可达15cm,成熟的种子1-3cm,呈长形、椭圆形或肾形。大部分品种的种子呈扁平形,极少部分如“马铃薯”品种接近球形。最常见的种子为白色,另外还有黑色、红色、桔红色和有斑点的种子,但是未成熟的种子都呈现为绿色。利马豆的经济产量一般为2900-5000kg/hm2,生物学产量一般为3000-8000 kg/hm2

  三、营养价值

  像许多其他豆科植物一样,利马豆是一种良好的膳食纤维来源,可降低胆固醇。其较低的胆固醇和高纤维含量可有效阻止食肉后体内血糖的迅速提高,同时提供相当量的脂肪和高质量的蛋白质,这是糖尿病人患有胰岛素抗性的良好选择。

  利马豆可以平衡血糖,并提供稳定而缓慢的释放能量。

  利马豆是一种可以减少抗胆固醇用药剂量的天然食品(应该可以代替一部分的药品)。

  利马豆含有矿物质元素–钼,一种亚硫酸盐氧化酶的组分,可解除亚硫酸盐的毒害。亚硫酸盐是一种防腐剂,常被用于做食物添加剂。

  利马豆的膳食纤维含量较高,且在食用利马豆之后,体内的血糖含量不会升高。由于高含量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豆子中使相当量的蛋白质缓慢的被吸收的缘故。可溶性膳食纤维在胃中吸水而形成凝胶,降低了豆子中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纤维素不会被人的肠道吸收,而是被排除体外,并把胆汁酸也带着排出体外,因此胆固醇也就随之降低了。利马豆含有可溶性的膳食纤维,可防止便秘、消化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症和憩室炎。

  由于食用高纤维食物可降低胆固醇,故而利马豆可预防心脏病。另外,由于利马豆含有叶酸和镁,又可促进心脏健康。叶酸可降低一种叫同型半胱氨酸的氨基酸,这种氨基酸是在一种叫甲基化周期的重要代谢过程中的中间产物。血液中有较高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心脏病发作、中风或其他血管性疾病的独立危险性因素。

  利马豆中的镁含量是钙通道的阻滞剂。当有足够量的镁存在时,静脉血管和动脉血管会放松,减少阻碍,加快血液流动,使氧气和养分遍布全身。

  除缓慢释放复合碳水化合物外,利马豆可以帮助贮存更多的铁,以增加你的精力。月经期间的妇女,处在铁缺乏的高发期,利马豆可增加体内铁的含量。铁是血红素的组分,它从肺部输送氧气到身体的所有细胞,也是能量产生和新陈代谢中重要酶系统的组分。

  利马豆是另一种微量元素–锰的良好来源,对于能量生产和抗氧化防御的酶非常重要。

  利马豆也是一种非常好的蛋白质来源,可以用利马豆加糙米或利马豆加全麦面粉替代部分肉类。

  未煮熟的利马豆和奶油豆含有亚麻苦苷(linamarin)的物质,一种氰糖苷,对人身体有害。但是利马豆在煮熟以后是安全的,低含量的亚麻苦苷常用于烹饪用途。生食少量的利马豆就有可能使人患上粗暴虐待症。

  四、营养成分

  利马豆,煮熟后1杯,188.00克,216.20大卡。

营养成分

总量

DV(%)

养分含量

141.00 mcg hi

188.0

15.7

色氨酸

0.17 g

53.1

4.4

膳食纤维

13.16 g

52.6

4.4

0.97 mg

48.5

4.0

叶酸

156.23 mcg

39.1

3.3

蛋白质

14.66 g

29.3

2.4

955.04 mg

27.3

2.3

4.49 mg

24.9

2.1

0.44 mg

22.0

1.8

208.68 mg

20.9

1.7

80.84 mg

20.2

1.7

维生素B1

0.30 mg

20.0

1.7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