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动态
杂粮动态>>科技部科技特派团奔赴云南抗旱救灾第一线
 

科技部科技特派团奔赴云南抗旱救灾第一线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10-04-16   |  阅读次数:3431次

  

  2010年3月31日,由科技部农村司徐增泰处长带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示范区、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秦川节水灌溉设备工程有限公司、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农科院、云南科技厅组成的云南抗旱救灾科技特派团奔赴云南参加抗旱救灾工作。
  科技部科技特派专家团先后前往楚雄州、大理州的禄丰、楚雄、祥云、弥渡3县、1市的6个镇(金山镇苍岭镇、禾甸镇、弥城镇、新街镇、红岩镇)7个村及弥渡大坝水库等多个受灾点开展调研,了解当地政府及群众采用种植结构调整、寻找水源、凿井、新修翻修机井、解决人畜饮水、农用生产、生活用水等应急方法、技术措施等,并分别与云南科技厅、云南弥渡县人民政府等进行了座谈。
  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省发生的秋、冬、春连旱,降水明显减少,高温、少雨天气一直持续,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一遇,其中滇中、滇东及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为100年以上一遇,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在云南省史无前例。据调查, 2009年9月上旬至2010年3月中旬,云南省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8%,有112个县市降水偏少30%以上,76个县市降水偏少了50%以上,最严重的巍山县偏少了88%,昆明偏少了78%。
  应对旱情,专家建议,在保证人畜饮水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备耕工作,以抓好大春生产,弥补小春损失为目标,积极采取以下应急措施:一是科学找水,挖掘水资源潜力,提高有限水资源的调控能力。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科学寻找水源,加大政府补贴力度,调动农户打井找水积极性;尽快清理现有池塘库井渠,完善现有储水设施,增蓄扩容,提高现有设施标准,增强水利设施蓄水供水能力;引进示范集雨技术,在保证人畜饮水的同时,对作物进行补充灌溉,增强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对人畜饮水进行水质检测,确保人畜饮水安全,避免出现重大疫情。二是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根据现有水资源条件,适当压缩水稻等耗水量大的粮食作物;在平坝地区扩大瓜、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旱作地区扩大马铃薯、荞麦等小杂粮面积;适当扩大大豆、芸豆等食用豆种植面积。三是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有机结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筛选抗旱作物和抗旱品种,选择抗旱高产的中早熟作物品种,推广旱作水稻水改旱育秧和栽培技术;推广烤烟、玉米育苗移栽技术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等。四是引进和示范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实现有限水源的高效利用。引进示范集雨技术,解决人畜饮水和农田补充灌溉用水;引进示范推广膜下滴灌、节水灌溉等集成技术;推广秸秆覆盖、保水剂等农田抗旱保墒技术,实现有限水源的高效利用。五是加强良种和生产资料储备,为灾后生产恢复提供保障。调配抗旱作物优良种子(苗),储备肥料、地膜、农药等生产资料,做好春耕的技术指导。
  同时,针对目前灾害性天气频发,专家组建议应健全农业应急抗旱机制,制定农业抗旱法规,加强旱灾预测预报,建立旱区农业干旱等灾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机制;及时启动西南旱区灾害条件下农业抗逆减灾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生物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等抗旱节水集成技术;研究灾害条件下作物病虫草害发生机理与极端天气条件下病虫害监测;研究示范核磁共振等科学找水的方法和技术;在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抗旱农业结构建立、有限灌溉水高效利用,以及抗旱、广适应品种筛选等方面加强研究,增强技术贮备;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的科技抬头作用,搭建旱作农区农业发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加强省际间、校际间合作与交流,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组织全国的科技力量对农业抗旱节水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开展抗旱节水技术成果的共享与交流,加强现有抗旱节水成熟技术;建立和探索科技特派员长效机制,启动建设旱作农区农村科技信息及科技特派员服务项目,组织针对干旱等自然灾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科技特派团,积极应对各种灾害,及时指导抗灾应急工作。

云南抗旱救灾科技特派团工作座谈会

专家组在云南省禄丰县调研

专家组在云南省弥渡县调研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