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地
产业园地>>云南:蚕豆豌豆不是小作物
 

云南:蚕豆豌豆不是小作物

来源:农民日报  |   作者:柴岩   |  发布日期: 2010-01-05   |  阅读次数:5909次

  

  云南省是我国小杂粮主要生产省区,其中,蚕豆、芸豆、豌豆、苦荞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蚕豆的生产规模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比较少见。在云南,豆类作物是很重要的前茬作物,蚕豌豆更是云南省种植业结构中不可或缺的作物,但是,蚕豌豆在农业生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蚕豌豆在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缺乏认识。12月中旬,农业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及有关专家对云南省蚕豆、豌豆等小杂粮生产状况进行了考察,建议重视并积极推动蚕豌豆产业发展与进步,把蚕豌豆产业培育成云南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蚕豌豆是一项经济型产业
  蚕豌豆是云南省秋冬季栽培的主要豆类作物,全省90%的区域都有种植,其中以云南中部、南部和西部较多,占全省栽培面积的80%。蚕豆常年播种面积在480~520万亩之间,亩产量在120~280kg之间,主要作为水稻的后茬作物,栽培在平整而肥沃的田里;豌豆常年种植面积210~280万亩,干籽粒产量在80~120kg/亩,分两种种植模式,一种收干籽粒,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的丘陵地带的旱地里,作为玉米和烤烟的后作,占播种面积的60~70%,另一种鲜销生产是以收获鲜荚和籽粒、幼苗为主,分布在蔬菜产区。
  蚕豆、豌豆鲜销生产是云南冬季农业产业的一项经济型产业,蚕豆鲜荚产量在800~1200kg/亩,产品占整个生产量的30%,亩产值高的可达六七千元,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的经济来源。云南鲜蚕豌豆生产规模之大,全国独一无二。优异的光热条件和明显的经济效益决定了云南省产品品质优良,产品类型多样,还拥有一年四季都有产品上市的时空优势和规模化生产优势。调研中发现,相对于小麦、玉米而言,蚕豆的投入很低,比较效益更高。
  蚕豆具有较高的固氮能力。蚕豆作为小春作物,与水稻、玉米、马铃薯、烤烟进行轮作,成为下茬作物的良好前茬,是培肥土壤、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据大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蚕豆自身所固定的氮能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的2/3左右,极少部分从土壤中吸收,不需要追施氮肥就能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种植蚕豆可以减少土壤氮素肥料的投入,有效减少农田面源污染,对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作用显著。
  从嵩明到陆良,从姚安、大姚到大理、祥云,当地农技推广部门和科研院所密切配合,开展多种模式的蚕豆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展示示范。垄作高密栽培、覆膜抗旱栽培、稻草覆盖栽培、稀植简化栽培等先进栽培技术广泛应用,芸豆早7,芸豆324,芸豆147、凤豆4号,凤豆6号等新品种在生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据调查,在云南蚕豆生产中,技术贡献率在主产区可以达到40%以上。云南省蚕豆生产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十分明显,符合生态农业发展的规律,值得广泛推广。
  蚕豌豆是一项潜力型产业
  云南蚕豆生产条件多样,市场需求类型不同,使蚕豆多品种共存,同时,蚕豆没有专门的良种生产机构,缺乏良种供应体系,品种混杂退化是云南省蚕豆产业发展中十分突出的问题。蚕豆干豆、鲜豆生产和粉丝、饲料加工已形成一定规模,已成为云南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新型产业,在云南农民增收、农业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组织开发,缺乏强大的龙头企业,产品市场价格的变化波动很大,种植面积受上年销售状况的影响很大。
  专家指导组认为,蚕豌豆在云南省不是小作物,而是种植业结构链中最关键的作物。要充分认识豆类参与轮作倒茬的重要性,充分认识蚕豌豆对发展畜牧业的巨大支撑作用。把发展蚕豌豆生产提高到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的高度上来抓,提高到发展循环经济,保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来重视。
  从考察情况和技术展示看,云南省蚕豌豆生产的良好态势是科技贡献在经济上的体现。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领先的生产理念,支撑着蚕豌豆产业经济效益一路攀升。云南几十年来做出来的成果在生产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科技投入在生产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专家指导组建议,把蚕豌豆技术推广列入全省农业技术推广计划,把蚕豌豆技术推广作为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点来抓。针对蚕豌豆品种选育周期长,良种繁殖难度大,农民用种量多的实际,增加蚕豌豆良种生产补贴和良种应用补贴。激励科研单位研发新品种,支持良种生产部门繁殖合格的蚕豌豆种子,鼓励农民购买和应用新品种。并将蚕豌豆生产纳入粮食生产补贴范畴对待。要树立“市场农业,比较优势”新思想,着眼国内外市场优质化、营养化、多样化需求,加快推进蚕豌豆生产市场化、标准化、国际化,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科技普及力度,提高产区农民商品生产意识,并在技术、资金以及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环节给予帮助和支持。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