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指导
生产指导>>糜子生产技术问答
 

糜子生产技术问答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9-11-06   |  阅读次数:5547次

  

 

1. 糜子有何特点

  糜子(有的地方将其粳性的称为稷,将其糯性的称为黍)是我国北方旱区的稳产作物,我国糜子播种面积变动较大,但糜子产量的变异幅度较粮食总产量的变异幅度小。粮食总产量的变异系数为粮食总面积变异系数的2.2倍,而糜子总产量的变异系数则为糜子总面积变异系数的1.8倍,说明糜子本身产量要比粮食作物总产量稳定

  糜子是水分高效利用作物,糜子是半干旱区的主要秋粮作物,生长期与雨热基本同步,在多数年份水分不成为限制糜子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糜子种子发芽需水量仅为种子重量的25%,而高粱、小麦和玉米则分别为40%、45%和48%。所以,在干旱地区当土壤湿度下降到不能满足其它作物发芽要求时,糜子仍能正常发芽。糜子比谷子、玉米维持了较高的叶水势水平,遇旱后,糜子蒸腾速率比谷子、玉米降低幅度大,蒸腾调节优越,有利于适应干旱环境。在同样干旱条件下糜子的抗旱能力胜过高粱、玉米和谷子三种作物。糜子品种生育期可塑性比较大,可以播种后等雨出苗,也可以根据降雨情况等雨播种,是重要的避灾作物

  糜子是水土保持的优良作物,糜子的生长发育期与降水规律相吻合。在其生育期内能有效增加地表覆盖,强大的须根系对土壤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由于覆盖降低了地表风速,从而减轻或防止风蚀,同时,还能起到减轻雨滴冲击、阻止地表水径流的作用,使更多的雨水浸入地下,减少水土流失。另外,覆盖地表还可以防止地表板结,提高土壤持水能力,从而起到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

2. 糜子的形态特征有哪些

  糜子的茎分为主茎、分蘖茎和分枝茎。糜子分蘖茎和分枝茎的多少与品种类型、土壤水分、肥力及种植密度有关。一般植株可产生1~5个分蘖,在干旱稀植的条件下,最多可达20个以上,但通常只有1~3个分蘖可以发育成穗。糜子为直立茎,茎高因品种、土壤、水分、气候和栽培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差异。矮秆类型株高只有30~40cm;高秆类型株高可达200cm以上。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除第一片真叶顶端稍钝呈椭圆形外,其余叶片均呈条状披针形。糜子的花序为圆锥花序,一般称穗子,由主轴和分枝组成,我国将糜子穗形分为散穗型、侧穗型、密穗型三种类型。糜子粒形有球形、长圆形、卵圆形3种。粒长2.5~3.2mm,宽2.0~2.6mm,厚1.4~2.0mm,千粒重3~10g。粒色有黄、红、白、褐、灰和复色等,米色有深黄、浅黄等色。

3. 糜子的生产情况怎样

  糜子喜温、耐旱、耐瘠、早熟。我国20世纪50年代糜子栽培面积约200万hm2,自70年代开始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进入9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由于糜子经济效益低,种植面积减少。目前,全国糜子种植面积约100万hm2,与50代相比,种植面积减少近一半。全国糜子面积下降最多的是内蒙古和陕西,其他省区也有下降,但缺乏统计数字。我国糜子种植面积年度之间变化也很大,灾年高于丰年,特别是干旱年份,在其它作物无法入种的情况下,只有大量种植糜子。

  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全国多数地区糜子生产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据统计,内蒙古20世纪50年代糜子平均单产为615kg/hm2,80年代平均单产为1005kg/hm2,单产比50年代提高了63.4%,到90年代初平均产量为1095kg/hm2,比80年代提高了9%。全国不少地区糜子产量超过1500kg/hm2,有的甚至超过2500kg/hm2。在内蒙古准格尔旗、陕西府谷、山西河曲、保德等地,糜子产量可达4500~6000kg/hm2

4. 糜子的种植区域在哪里

  我国糜子主产区主要集中在长城沿线地区,即河北张家口、承德地区,宁夏银南、固原地区,甘肃庆阳、平凉、定西地区,山西大同、朔州、忻州市,陕西榆林、延安市,内蒙古赤峰通辽、鄂尔多斯市及黑龙江嫩江地区,吉林白城地区。这些地区土壤瘠薄、土地广阔,干旱少雨,年降水量300~500mm,无霜期短,糜子是这些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糜子有粳糯之分。我国包头、东胜、榆林、延安一线(东经110°)以东地区,主要栽培糯性糜子,越向东延粳性糜子种植的数量越少,在辽宁、吉林和黑龙江,几乎不种粳性糜子;该线以西地区,主要栽培粳性糜子,越向西延伸糯性糜子种植的数量越少,在青海、新疆,几乎不种糯性糜子。

5. 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糜子品种有哪些

  陇糜4号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生育期119天,黄粒,粳性,千粒重7.7g,抗旱,抗倒伏。

  宁糜9号  宁夏固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生育期100天,黄粒,粳性,千粒重8.0g,耐寒性强,适口性好。

  内糜5号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生育期107天,黄粒,粳性,千粒重9.5g,耐盐碱,抗倒伏,耐旱性强,较抗落粒,适于制作炒米。

  榆糜2号  陕西省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生育期85~95天,红粒,粳性,千粒重8.5~9.0g,抗旱性强,耐水肥,产量高。

  榆黍1号  陕西省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生育期80~85天,株高100cm,红粒,糯性,千粒重8.3g,籽粒含粗蛋白13.6%,粗脂肪4.7%,淀粉59.2%,直链淀粉含量为0。

  宁糜15号  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生育期106天左右。株高140cm左右,籽粒红色,米色淡黄,出米率82%,苗期耐旱性较强,抗倒伏,落粒轻。亩产量212.2kg。适宜在山西大同、陕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平凉和榆中种植。

  雁黍8号  山西省农科院高寒地区作物研究所选育。生育期105天左右,株高110~120cm,籽粒红色、圆形。耐旱、抗倒伏强,亩产量224kg左右。适宜在山西大同、阳高、山阴、怀仁、浑源,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靖边,宁夏固原,甘肃榆中种植。

  伊选黄糜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生育期101天左右,株高126.4cm,黄粒,糯性,千粒重8.1g,抗旱、耐盐、抗倒伏,抗落粒性强,亩产量232.2kg。适宜在内蒙古土默川、鄂尔多斯市东部丘陵区及陕西榆林、宁夏固原种植。

  宁糜14号  宁夏固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生育期106天左右。株高140cm左右,籽粒红色,千粒重7.4g,米色淡黄,出米率80%。苗期耐旱能力较强,抗倒伏,落粒轻,亩产量227.6kg。适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平凉种植。

6.糜子选地整地应注意哪些问题

  (1)糜子最适宜的前茬作物为豆科作物,其次是小麦、马铃薯茬地及休闲地,不宜重茬。

  (2)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通气良好、土壤含盐量2.0g/kg以下的地块。0~30cm耕层土壤含有机质10.0g/kg、全氮0.4~0.8g/kg、碱解氮50~80mg/kg、速效磷5~14mg/kg、速效钾不低于100mg/kg;

  (3)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20cm以上,雨后浅耕耙耱,土壤封冻前镇压1次,翌年早春顶凌耙耱,达到上虚下实无坷垃,平整细碎无根茬。

7.糜子的需肥特点和施肥技术

  每生产100kg糜子籽粒大约从土壤中吸收氮1.8~2.0kg,磷0.8~1.0kg,钾1.21~1.8kg。苗期需要养分较少,不足全生育期的10%;分蘖到开花,整个生育期所需的钾全部吸收,氮吸收近1/3,磷吸收近1/2,这个阶段是糜子吸收肥量最多的时期;开花到籽粒成熟,吸收氮占总量的1/3,磷占总量的1/2。

  糜子施肥包括基肥、种肥和追肥,应以基肥为主。①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施有机肥15000~22500kg/hm2,并注意氮磷配合。②种肥:以氮素为主,可用尿素、复合肥、优质有机肥等。每公顷施入磷酸二铵75kg或尿素37.5kg。③追肥:在拔节孕穗期可结合中耕、灌溉追施一次氮肥,每公顷用37.5kg尿素。

8.糜子的“三改三防”指的是什么

  “三改”:一改自来苗为3叶期间苗,4~5叶期定苗,匀留苗;二改过密留苗为因地制宜留苗,沙性土壤每公顷留苗48万株左右;轻盐碱土壤每公顷留苗37.5万株左右;三改铲耥一遍为三铲三耥,早铲早耥。

  “三防”:一防地下害虫和粘虫的危害;二防轻碱地的碱害和涝害,要做到及时排水;三防徒长,促壮苗,在幼苗3cm多高时,采取压青苗的措施。

9.糜子播种出苗后如何防“灌耳”和“烧尖”

  糜苗出土,如遇急雨,往往把泥浆灌入心叶,造成泥土淤苗,叫“灌耳”。为了防止灌耳,应根据地形在糜地挖几条排水沟,避免大雨存水淤垄,低洼积水要及时排水、破除板结。

  在土壤疏松、干旱而播种晚的地块,糜苗刚出土时,中午太阳曝晒,地温高,幼苗已被灼伤或烧尖,必须做好保墒工作,增加土壤水分,使土壤升温慢,同时要做好镇压提墒工作。

10.如何进行糜田中耕

  糜子幼芽顶土力弱,在苗前遇雨常造成土壤板结,出苗困难。因此,必须破除板结,以利幼芽出土。一般可用轻耙及时耙地疏松表土。在糜子幼苗2~4片叶时压1~2次青苗,培育壮根、壮苗。糜子中耕一般进行三次。第一次中耕在幼苗5片叶时进行。要结合间苗中耕,深5~6cm,彻底清除杂草。经过10~15天后,进行第二次中耕,深8~10cm,锄净行株间的杂草及野糜子,第三次中耕要在抽穗前进行,可根据田间杂草和土壤情况灵活掌握,并注意适当浅锄,避免伤根。

11.糜子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1)糜子黑穗病:病株上部叶片短小、直立向上。穗部分细长苞,由白色膜包住,然后膨大成瘤状物,伸出叶鞘。起初为白色或稍带红色的病瘤,外膜破裂后黑色孢子散出,剩余部分裂成丝状。可用种子重0.2~0.3%的40%的拌种双拌种防治。

  (2)糜子红叶病:病株多数不结实,少数早期死亡或抽不出穗。紫秆类型感病后叶片呈现深紫色,有的节间缩短,植株变矮。黄秆类型感病后叶片和花呈现不正常的黄色,病株节间也有缩短现象。可通过消灭传播病毒的昆虫,清除地边杂草防治。

  (3)粟茎跳甲:出苗后发现跳甲,及时喷施农药粉或用农药粉制成毒土施予幼苗基部;清除地边杂草,间苗时拔除的虫株、空心株要集中处理。

  (4)糜子二化螟:幼虫蛀茎较早,危害时间长,受害严重。植株未抽穗之前就枯心死亡,造成枯心苗或穗已抽出但不能灌浆和成熟,造成白穗株。幼虫蛀茎较晚者,穗虽然能正常抽出,也能灌浆,但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而影响产量。可根据虫情预报采用辛硫磷药剂拌土或拌肥撒施防治。

12. 糜子的营养价值如何

  糜米中蛋白质含量相当高,特别是糯性品种,其含量一般在13.6%左右,最高可达17.9%。糜子籽粒中人体必需8种氨基酸的含量均高于小麦、大米和玉米,尤其是蛋氨酸含量,每100g小麦、大米、玉米分别为140mg、147mg和149mg,而糜子为299mg,是小麦、大米和玉米的1倍多。

1.1  榆林产黄米、小米、大米营养成分比较

样品

份数

粗纤维%

粗脂肪%

水分%

粗灰分%

粗蛋白%

榆林黄米

3

1.06

3.59

10.17

1.30

13.20

榆林大米

1

0.28

0.41

11.40

0.50

6.78

榆林小米

3

0.95

4.11

10.27

1.18

11.90

 

1.2  榆林产黄米、小米、大米矿物质含量比较1

样品

份数

Gu(mg/kg)

Fe(mg/kg)

Mn(mg/kg)

Mg(mg/kg)

Na(mg/kg)

榆林黄米

3

6.40

74.83

6.90

733.0

59.74

榆林大米

1

1.06

16.42

5.95

15.8

9.36

榆林小米

3

5.05

86.80

9.50

442.3

36.26

 

1.3  榆林产黄米、小米、大米矿物质含量比较2

样品

份数

Zn(mg/kg)

Ca(mg/kg)

Cr(mg/kg)

Se(mg/kg)

K(mg/kg)

榆林黄米

3

31.25

255.2

0.440

0.0120

1049.5

榆林大米

1

11.14

19.1

0.288

0.0068

188.4

榆林小米

3

24.17

161.3

0.530

0.0130

1467.7

 

 

 

1.4  榆林产黄米、小米、大米维生素含量比较

样品

份数

维生素B1(mg/100g)

维生素B2(mg/100g)

β-胡萝卜素(mg/kg)

榆林黄米

3

0.966

0.1080

 

0.136

榆林大米

1

0.273

0.0239

 

0.140

榆林小米

3

0.534

0.0674

 

未检出

 

 

13. 糜子有何保健功能

  糜子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之一。《内经》、《本草纲目》等书中都有记述:糜子性味:甘、平、微寒、无毒。据《名医别录》记载:稷米“入脾、胃经”,功能“和中益气、凉血解暑”。主治气虚乏力、中暑、头晕、口渴等症。煮熟和研末食。黍米“入脾、胃、大肠、肺经”。功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肺、除热愈疮”。主治脾胃虚弱、肺虚咳嗽、呃逆烦渴、泄泻、胃痛、小儿鹅口疮、烫伤等症。煮粥或淘取泔汁服。

14.糜子的加工产品有哪些

  1)制米:糜子是传统的制米作物,黄米及其加工制品是糜子产区的主要口粮和保健食品。黄米加工技术简单,长期以来是糜子产区的主要口粮,但口感不好,适口性差,是影响糜子产品开发推广的主要因素。

  2)制酒:糜子是传统的制酒原料,糜子产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用糜子酿制黄酒的习惯,但多为自酿自用。著名的糜子酿酒企业主要包括山东即墨老酒、兰陵美酒,宁夏金糜子酒、内蒙古的蒙古酒等。

  3)风味小吃:糜子及糜子面可以制作多种小吃,风味各异、形色具佳、营养合理、食用方便,制作历史悠久。例如茶汤、驴打滚、炸糕、枣糕、浸糕、年糕、连毛糕、糕斜儿、清真酥香糖、汤团、粽子、摊花、煎饼、窝窝、火烧、油馍、酸饭、糜子粉 、炒米、糜面杏仁茶等。

  4)色素:从黑黍糠秕中提取非晶形固体粉末状棕色色素,可作为色酒、果糖、尤其是面食品的着色剂,亦可用于化妆品的着色。与可可色素、多穗柯叶色素、蚕豆皮色素等天然棕、褐色色素相比,黑黍糠秕棕色素更为廉价易得,来源充足,产量高,色香味美,性质稳定。是一种资源再生的途径。

  (5)生物农药:黍米培养物的生物学性状类似于侵染飞虱、叶蝉、蚜虫的飞虱虫疠霉侵染致死的蚜尸,而且其产孢潜能和有效产孢时间长于天然蚜尸,可作为虫霉病传播源而作为天然虫尸的模拟场。

  (6)其他应用:在糜子主产区,有利用糜穗制作笤帚的传统,特别是在东北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一定市场规模;东南亚地区及南方城市用糜子做鸟饲料市场很大;传统制革工艺里,糜子面是用来熟化各类动物毛皮的主要原料,现在北方地区很多地方还在沿用这种方法。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