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指导
生产指导>>鹰嘴豆生产技术问答
 

鹰嘴豆生产技术问答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9-11-03   |  阅读次数:4555次

  

 

1.鹰嘴豆的营养价值如何
  鹰嘴豆是高营养豆类植物,富含多种植物蛋白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粗纤维及钙、镁、铁等成份。其中籽粒中蛋白质含量23.0%,并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脂肪含量5.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膳食纤维含19.0%;钙含量280mg/100g,居豆类作物榜首;磷、镁、铁、铜、锌以及维生素A、B1、B2、B6、C和尼克酸含量也较丰富,其中铁的含量达47mg,比其他豆类高90%。此外,籽粒中还含有腺嘌呤、胆碱和肌醇等营养物质,易于被人体吸收。

  鹰嘴豆茎、叶、荚上都有腺体,这些腺体的分泌物,在医药上可以医治支气管炎、粘膜炎、霍乱、便秘、痢疾、消化不良、肠胃气胀、毒蛇咬伤、中暑等疾病,还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2.鹰嘴豆有哪些用途
  鹰嘴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好的药用价值,广泛适用于蒸、煮、炒或泡汤,是糖尿病、高血压和肾虚体弱者理想的健康食品。鹰嘴豆可整粒膨化后加细盐制成膨化食品,食味香脆,在东南亚很盛行,商品名称为“珍珠果仁”或“黄金豆”。鹰嘴豆的淀粉具有板栗风味,可同小麦一起磨成混合粉作主食用。鹰嘴豆粉加上奶粉制成豆乳粉,容易吸收和消化,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用鹰嘴豆粉加油和各种调味品,可做成各种风味点心,也可做成独具特色的色拉酱。鹰嘴豆籽粒可以做豆沙,煮豆、炒豆或油炸豆,也可制成罐头食品。

  鹰嘴豆籽粒中所含的抗营养物质较少,嫩枝叶和收获脱粒后的残渣也含有丰富的营养,是优良的家畜饲料。

3.鹰嘴豆有哪些保健功能
  鹰嘴豆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已分别被编人《中药大辞典》和《维吾尔药志》。其主要功用为补中益气、温肾壮阳,主消渴,解面毒和润肺止咳。籽粒可用于防治胆病和糖尿病以及治疗失眠和预防皮肤病,还可作为利尿剂和催乳剂。茎、叶和荚上的腺体分泌物对支气管炎、粘膜炎、霍乱、便秘、痢疾、消化不良、肠胃胀气、毒蛇咬伤和中暑等疾病有较好疗效,还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4.鹰嘴豆在国内、外的分布种植情况如何
  鹰嘴豆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西亚的土耳其和伊朗,东南亚的缅甸,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摩洛哥,南美的墨西哥和欧洲的西班牙。此外,在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也有种植。

  目前,我国的鹰嘴豆生产主要分布于新疆和甘肃、青海、云南,陕西、宁夏、内蒙古,山西和河北曾先后引种鹰嘴豆。鹰嘴豆在新疆主要分布于天山南北的广大农区,尤其是维吾尔族居住区,有种植和食用鹰嘴豆的习惯。天山北部的木垒、奇台县和天山南部的乌什、拜城是鹰嘴豆的主产区。

5.鹰嘴豆对栽培环境条件有什么要求
  鹰嘴豆对土壤要求不严,从砂土、砂壤土均可种植。鹰嘴豆能在连小麦都不能种植的恶劣土壤上生长,但以在排水好、质地疏松的轻壤土上生长发育最好。鹰嘴豆对盐碱土反应敏感。当土壤pH值低于4.6时,镰刀菌萎蔫病危害加重,适宜的pH值范围在5.5~8.6之间。

  鹰嘴豆适宜种在较干旱的地区和季节,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可广泛种植。在温带少雨地区做为春播作物栽培,在热带或亚热带作为冬季作物栽培。苗期或在雪覆盖下能抗-9℃的低温。生长期内适宜的温度,白天21~29℃,夜间18~26℃。若温度低于-5℃时,植株冻死。出苗至开花需要750~800℃的活动积温,出苗至成熟需要1900~2800℃的活动积温。

  鹰嘴豆抗旱能力强。开花、结荚阶段遇大暴雨或淹水,严重减产,因此鹰嘴豆多生长在降水较少的旱季。但是在缺水的情况下,灌水可明显提高产量。

6.鹰嘴豆播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1)整地。鹰嘴豆属抗旱耐瘠薄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选择在土地平整、土层深厚、肥力中等、灌溉条件良好的土壤上。前茬以小麦、大麦、玉米、油料为好, 切忌与豆类作物连作。作物秋收后深翻、晒垡、蓄水保墒,消灭杂草。春季合墒时及时抢墒整地。

  (2)良种选择。选用适宜本地自然条件、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抗旱耐瘠薄品种,纯度达到98%以上,发芽率在95%以上。

  (3)种子处理。播前需对种子进行精选,去掉杂粒、病粒、虫蛀粒和破碎粒,选择色泽一致,籽粒饱满的种子。为了防止苗期病害,播前晒种2~3天,用3%敌萎丹悬浮种衣剂拌种,用药量为用种量的0.2~0.3%,加水1kg左右拌种。

7.种植鹰嘴豆时,如何施肥
  基肥宜采用有机肥,于秋播时直接撒入田间,用量为每公顷15000kg左右。种肥宜于播种时开沟施入,深度8~l0cm,肥料离种子5~8cm以免烧芽,每公顷用过磷酸钙150kg左右。根部追肥于初花期进行,距植株10~15cm,深度10~15cm,每公顷用尿素150~180kg,追肥、开沟和培土作业一次完成。叶面追肥于盛花期进行,叶面喷施,喷施宝用量为每公顷75g,磷酸二氢钾为每公顷1.5kg或尿素为每公顷3kg。

8.鹰嘴豆田间管理技术有哪些
  (1)破除板结。鹰嘴豆播种后出苗前,雨后或浇地后要耙耱破除板结,以利出苗。

  (2)中耕除草。鹰嘴豆苗期生长慢,生长量小,易遭受杂草危害。苗期及早中耕除草,中耕深度为8~10cm,分枝期中耕深度15cm左右。

  (3)灌水。山旱地整个生育过程均采用集雨方式来满足植株对水分的需求,不进行人工补充灌溉。水浇地应在初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分别灌一次水。要求灌匀灌透,切忌积水。注意后期灌水不易过多,以免影响正常成熟。

  (4)追肥。初花期结合培土追施尿素75~120kg/hm2,盛花期应追施一次叶面肥追肥,每公顷追施喷施宝15支加磷酸二氢钾750~1500g,加尿素750g,加225kg水进行叶面喷雾。或每公顷用磷酸二氢钾3kg,兑水450kg进行叶面喷雾,防止干热风,增加粒重。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