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指导
生产指导>>利马豆生产技术问答
 

利马豆生产技术问答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9-11-03   |  阅读次数:3827次

  

1、利马豆的起源与分布
  利马豆又称洋扁豆、雪豆、荷苞豆,属豆种菜豆属栽培种,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可用作粮食、蔬菜,也可作饲料或绿肥。利马豆起源于拉丁美洲热带地区。小粒型起源于墨西哥沿太平洋沿岸的丘陵地带,大粒型起源地为秘鲁。

  利马豆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中美洲、美国、印度、马尔加什等地。中国有零星栽培,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江西、江苏、台湾等省(自治区)。

2.利马豆有哪些特性
  利马豆株形有直立、半蔓生和蔓生三种类型。大粒蔓生类型主根粗壮,小粒类型主根较弱。子叶出土,主茎分枝一般5~10个。直立型株高30~90cm,有限结荚习性;小叶为卵圆形,阔三角形,不整菱形或披针形。腋生总状花序,自花授粉。旗瓣多为灰绿色,偶有紫色。黄白或紫红色;翼瓣白色,龙骨瓣和花柱螺旋状,荚扁平,长方形,有时弯典,每荚含种子2~6粒,籽粒为扁肾形,或不整菱形,粒色有白、浅黄、红、紫、黑和多种花纹或花斑。百粒重30~200g。

  中国利马豆品种资源较少,均为蔓生型。小粒型品种如江西的白玉豆、花玉豆,广西的小荷苞豆;大粒型品种如云南荷苞豆,海南省的面豆,江西省的大花玉豆。 

3.利马豆有哪些营养价值和用途
  利马豆干豆粒的蛋白质含量约20%,脂肪1.1~1.5%,碳水化合物58~65%。大粒利马豆色艳味美;深色的小粒品种籽粒含氢氰酸较多,有毒,需煮后清洗几次才能食用;白粒品种含氢氰酸极少,食用安全。干籽粒做主食,也可制成罐头食品。青豆是优质蔬菜,并可快速冷冻后出售。利马豆枝叶繁茂,是良好的覆盖作物和绿肥,茎叶中可消化的营养物质约占14%,可用作青贮饲料。

4.利马豆栽培中如何合理密植
  利马豆在通风透光良好条件时可持续开花结荚,否则易落花落荚,但密度过稀又会降低前期产量。利马豆可单作,也可与玉米、橡胶树等间作,在温带地区春播,热带地区于雨季开始时播种。矮生品种单作时行距50~70cm,株距15~20cm。蔓生品种需设支架。行距75cm,株距15~30cm。小粒品种播种量约45~75kg/hm2,大粒品种约135~165kg/hm2。播种深度3~5cm。播种前要求施足基肥,生长期间应重视追施磷、钾肥,并进行中耕除草。

5.怎样进行利马豆的搭架整株
  蔓生利马豆植株长到5~6片叶时,及时用细长的竹竿搭成人字架,引蔓上架。为保证主蔓粗壮,每个主株只留2个以下分枝,其它侧枝都应在早期2~3叶时彻底抹去;当主、侧蔓高达1.7m时,要及时打顶,控制植株高度,既利于通风透光,又利于促进下部花序分化和荚果充实。歇夏后及时间苗,每穴只留1株,以防秋蔓过多。

6.利马豆施肥技术
  利马豆固氮菌发达,不需太多的氮肥,而需较多的磷肥、钾肥。播种前要求施足基肥,生长期间应重视追施磷、钾肥,并进行中耕除草。追肥上,开花结荚前以控为主,基本不施肥,以促进花芽分化;结荚后可视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追肥和叶面施肥,一般春季结荚时每公顷用45%的三元复合肥150kg进行追施;秋季气温降低再次开花结荚后,每公顷再施一次45%三元复合肥75~150kg即可。

7.如何做好利马豆的病虫害防治
  利马豆病虫害较少,一生很少用药,主要采取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农业防治主要通过轮作换茬、控制肥料使用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利马豆苗期主要是蚜虫,大田生长期病虫害有红蜘蛛、豆荚螟和病毒病,可用生物农药防治,如用捕快1500倍或必林2000倍加菌克毒克600倍防治,用药时间主要在苗期和歇夏期,这样农药不直接接触荚果,并延长用药期与荚果采收期之间的间隔时间,可确保优质安全。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