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动态
杂粮动态>>小杂粮产业要加快开发步伐
 

小杂粮产业要加快开发步伐

来源:  |   作者:舒阳   |  发布日期: 2009-07-07   |  阅读次数:2545次

  

优化作物品种  提升加工水平

小杂粮产业要加快开发步伐

 “优化作物品种、提升加工水平,是做大做强小杂粮产业的根本途径。”在陕西省府谷县近日举办的全国糜子产业暨小杂粮加工利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如是表示。专家指出,这对于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提高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抗御自然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糜子、荞麦等小杂粮在国际市场走俏,市场价格普遍高于大宗作物23倍以上。小杂粮之所以在市场走俏,主要是由于小杂粮富含多种营养素,是保健食品和风味食品的优质加工原料。专家指出,提高小杂粮原料质量,加快食品开发,引导消费,扩大市场,对于实现小杂粮主食化,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进而促进小杂粮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了解,我国常年种植小杂粮面积约1.5亿亩,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110。小杂粮是我国中西部老少边贫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当地农民重要的食物来源和经济来源。近年来,全国小杂粮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立了农业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建立了国家小宗粮豆品种区域试验网络和小宗粮豆品种科技示范园,开通了中国小杂粮网站,鉴定并推广小杂粮品种100多个。国内以小杂粮为原料的加工食品开发加快,芸豆、荞麦等小杂粮出口量逐年增加,已跃居全国粮食出口量第四位。但是,由于小杂粮长期不被重视,与其他大宗作物相比,仍存在研究经费不足、生产水平低、布局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低、良种繁育体系缺乏、生产统计资料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小杂粮产业的发展。

专家指出,现阶段制约小杂粮生产的突出因素是品种问题。科研与生产脱节,优质品种的种子生产供应体系不健全,品种布局不合理,品种互混现象严重。因此小杂粮的品种改良工作亟待加强,要选育符合要求的优质品种,建立起良种生产供应体系,扩大优质品种生产规模,实现区域化种植,实行一村一品,提升小杂粮生产的技术水平。

专家认为,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实现小杂粮传统食品的工业化生产是加快小杂粮产业发展的根本途径。由于小杂粮面筋含量低,加工性能差,膳食纤维含量高,适口性差,市场上常见的小杂粮产品多年来仍停留在米、面、豆等原粮产品或初加工产品上,缺乏优质深加工食品。今后,应加强小杂粮加工食品的研发力度,在推动传统食品工业化、提供营养、方便、美味的小杂粮加工食品上大做文章;并倡导健康消费,做好小杂粮家庭消费的宣传指导工作。

农业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的专家认为,我国应改变多年来小杂粮生产管理落后、规模化程度低、农工贸脱节、产品附加值低的格局,形成品种、生产、加工、贸易一体化的产业链条。为此,专家建议应选择位于黄土高原的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北的小杂粮优势产区,以荞麦、糜子、燕麦、谷子等为主要品种,建设中西部优质小杂粮产业带,并尽快完成小杂粮优势区域的布局规划工作;重视和支持荞麦、糜子科研推广,启动荞麦、糜子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解决该领域科研条件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研究经费匮乏等问题;建立以小杂粮育种单位为主体的良种繁育基地,解决小杂粮新品种的种子繁育问题;制定青稞生产和产业发展规划,组织专家开始调研,了解藏区青稞生产、储备、消费、科研、推广的现状及产业化发展情况,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此外,还应扩大农业统计范围,将小杂粮纳入《中国农业统计年鉴》范畴。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