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地
产业园地>>为粮食安全再添一个支撑点
 

为粮食安全再添一个支撑点

来源:  |   作者:李佑民   |  发布日期: 2009-05-27   |  阅读次数:2971次

  

说起粮食,无外乎小麦、玉米、水稻。

  前年,温家宝总理批示,提出山区薯类开发的意见。如今,国家又出台了马铃薯补贴政策,鼓励进一步扩大面积。粮菜兼用的薯类,得到国家如此高度重视,无疑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又多了一个“支撑”。  那么在我省,还有没有其它支撑的力量?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小杂粮。

为粮食安全再加一把“锁”

  在粮食安全的大盘子中,我省主要靠大田作物小麦、玉米和水稻支撑,这是我省粮食安全的中流砥柱。不过就全省总体进行分析,还需要把我省以山地为主题的地貌优势发挥出来,为粮食安全再加一把锁、再增添一个支撑点。

  在地图上看陕西,除关中和汉中为数不多的绿色(平原)之外,绝大多空间是深黄色为代表的莽莽山塬。若从这个视角看陕西,多元复杂的山地特色,也决定了陕西粮食多样性的特点。此特点尤以陕北最为突出,仅小杂粮,榆林就有300万亩,荞麦、谷糜和杂豆等几十种,构成了地域鲜明的粮食生产特点。我省陕南和陕北山地面积非常辽阔,多达千万的山区农民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本身就是为全省粮食安全的重大贡献。

  因此,粮食安全的支撑点多了,其压力才会减少,反之麻烦也会不少。当然,作为支撑也应有主有次,但绝不能有所偏废,不能忽略占绝大片山地的小杂粮的贡献。

从十年九旱看十年九收

  小杂粮专家说,糜子在陕北可实现十年九收,即使春播不降雨推迟播种半个多月,中段降水分布不均匀,仍然会有所收获。荞麦、杂豆等小日月庄稼,在长期的生物进化中大都具有非常抗旱的特点。正常年景,糜子亩产200公斤,荞麦100多公斤,加之陕北地多,农家一般并不缺粮。另外,陕西南北跨度大,北部不收南部收,不安全的系数就会降低。虽说山区缺少细粮,但只要手中有杂粮,兑换细粮根本就不是问题。

   当今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两个绝对”不能没有应对,一是种粮的耕地面积减少,二是水资源日显紧缺。把全省粮食安全的重任全部压在灌区,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当今十年九旱的省情一时难以改变,顾此失彼让人难免担心。

  其实小杂粮的主要问题是没有足够的重视。记者调查发现,虽说陕北两市许多县主要出产小杂粮。比如,府谷79%的面积都是小杂粮,但长期以来,从上到下只重视大田作物,忽略小杂粮生产已成为粮食生产的思维定势。导致至今小杂粮从总体看专业研究跟不上、生产规模小、品种混杂、农技不规范、没有农机配套、耕作仍主要靠人力和畜力,加工长期停留在作坊间的落后局面。若不见省情特点,在气候变暖、突发灾害增多的情势下,不根本改变小杂粮被边缘化的趋势,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就难以有十足的把握。

健康饮食需要粮食多样性 

  在近期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小杂粮研讨会上,四川一位专家介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凉山州在体检中意外发现,长期吃苦荞麦的彝族人群,几乎没有患“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心脑血管病的人。经研究才发现,苦荞麦内含非常丰富的矿物质和18种氨基酸,其中芦丁、生物类黄酮等成分极高,营养学家称其为集营养、保健为一体的食品。糜子也一样,内含蛋白质、维生素和脂肪等营养物质高出大米50%。专家建议,今后大米出售应增加一种白黄米掺合的品种,以平衡营养。

  日本工业化时间较长,人们健康意识特别强,重视吃荞面,已成为许多城市餐馆布局的特色。如今,在我国的一些大城市中,部分人群已格外重视杂粮的选择,每日吃些谷糜、杂豆正成为一种时尚。我国老年社会已经到来,健康、长寿的食品需求是大势所趋。扩大山地为主的小杂粮生产和供给,无疑成为极富前瞻的选择。2007年,府谷黄米每公斤仅3元,今年已涨到6元,可见市场的认知度正在加倍提升。  陕北农民说得好,小杂粮单产虽不抵大田粮食,但效益时常比小麦、玉米还高,其原因就是市场需求的驱动。

  令人欣喜的是,今年全国小杂粮研讨会上,河南郑州三全食品、陕西红香酥集团等几十家企业汇聚一堂,并提出用现代加工、多元利用参与小杂粮的意向。由此看来,粮食安全多极支撑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