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地
产业园地>>中国青稞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青稞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  |   作者:强小林、冯继林   |  发布日期: 2008-10-17   |  阅读次数:3762次

  

青稞就是在青藏高原地区普遍种植的裸大麦[H.vulgare(L.)],文字记载的种植历史长达4000多年。因为比一般的皮大麦具有更为突出的早熟、耐寒、耐旱、耐碱和耐瘠薄等特性,青稞早已成为最能适应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作物和藏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基本口粮作物,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杂粮作物之一。青稞籽粒品质优异,蛋白质含量适中,脂肪含量较低,并含有较丰富的矿质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以及β-葡聚糖、α-生育三烯醇等多种生理功效成分,而且结构疏松易熟化,比较适合高原缺氧地区燃料缺乏的加工使用条件。青稞秸秆柔软香嫩,适口性好,营养含量高,是牦牛和绵羊、山羊等高原家畜的优质饲料,青稞籽粒也是理想低脂低糖饲料。青藏高原地区的青稞的生态特性、营养保健作用和饲用价值都是其它粮食作物无法比拟的。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特别是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青稞正在由一个区域性口粮作物向全球性健康食源作物发展。

1.青稞生产发展现状

1.1 生产特点

1.1.1 地域分布辽阔,生态条件复杂,生产自成体系

青稞的种植范围包括位于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四省藏区,共20个地(州)、市县(区、市)。由于地势高昂,群山连绵,不足3%的耕地散布在大约250×104km2的广袤区域,使青稞生产天然分隔,大致形成了藏南河谷农区、藏东三江流域农区、藏东南农林交错区、喜马拉雅山南坡秋播区、藏西北荒漠高寒农区、柴达木盆地绿洲农区、青海环湖农业区、青海环藏农牧业区、甘肃天祝藏蒙黄高原交汇农区、青(海)南-甘南-阿坝高原农牧过渡区、甘孜荒漠半干旱农区、迪庆温湿农区等十多个生产区域类型。此外,临近青藏高原的云南丽江地区、四川凉山州、和青海、甘肃接壤的河西走廊一带的军垦农(牧)场也有青稞种植。农田海拔高度从1400m4700m,年日照时数在1800-2600h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1-12.7之间,无霜期相差70d以上,降雨量从300mm1000mm,且主要集中在4-9月。整个区域的青稞种植比例由外向内逐步加大并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增加,处于高原中心的西藏自治区青稞种植面积占到全区域的57%,而其余海拔较低的边缘四省所占比重不足40%,在海拔高度4200m以上的农田,青稞是唯一种植作物。不同产区因生态、生产条件(水平)差异,种植不同类型的品种,藏南河谷、柴达木绿洲等(核心)灌溉农区以种植中晚熟高产类型品种为主,而藏西北、青海环湖、甘南-阿坝、甘孜等高寒、边远的非灌溉农区则以早熟耐寒耐旱的丰产型品种居多,具体品种特征特性的差别就更为丰富,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的落后,特别是交通状况的限制,使青稞生产长期处于相互分隔的自然状态,自成体系,相互交流很少、也很难。

1.1.2  生产地位突出,主产区相对集中

青稞一直是青藏高原地区第一大作物,生产地位十分突出。2002-2004年,全区域青稞总播种面积35.29-35.84×104hm2,产量98.67-99.4×104t,分别为整个粮食作物面积43%和总产38%。西藏自治区青稞种植面积19.74-21.3×104hm2、总产量61.2-63.6×104t,占整个粮食总播面积的66.9%和粮食总产的64.7%以上;青海省青稞面积7.47-8.15×104hm2、产量21.7-22.4×104t,占全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的26%和22%;甘南及天祝藏区青稞面积1.87-1.96×104hm2、产量4.3-4.6×104t,占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33%和30%;川西藏区青稞面积3.75-3.96×104hm2,产量8.2-9.0×104t,占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的32%和25%,;迪庆青稞面积0.68-1.33×104hm2,产量1.3-1.8×104t,占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的13.4%和10.2%。其中西藏和川西、甘南藏区均为第一大粮食作物,青海和云南迪庆虽为第二大粮食作物,但其青稞酿酒使其支柱产业。可见,青稞不但是藏族群众的基本口粮来源,随着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青稞又成为该区域最具优势的特色原料作物,青稞生产的稳定与发展同时关系到藏区群众的温饱与致富,因此也就有了“青稞增产、粮食增产,青稞增值,农民增收”的说法。

在全区域的青稞生产中,以西藏自治区的所占比重最大、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区域总面积和总产的57%和62%,青海省次之,播种面积和产量占全区域的23%和22%。两省区合计占到了全区域的80%和84%,显然是全区域(全国)青稞生产的重心,仅各自核心产区——藏南河谷与环青海湖农区的生产比重就占全区域一半以上。其它三省都是区域性种植。川西藏区甘孜州的青稞生产比重3倍于阿坝州,两州种植面积和产量合计占全区域的10.05%和9.08%,甘南藏区(含天祝县)的面积和产量为全区域的5.2%和4.5%,而迪庆州仅为1.8%和1.3%。另外,临近的丽江、凉山、河西走廊等周边区域种植面积估约2-4×104hm2、产量4-5×104t以内,全国同期青稞总面积在40×104hm2以内,总产量104×104t左右。

1.1.3  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量成倍增加

50多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往全区域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自然生产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变。藏南、藏东南、藏东、环青海湖、甘南、甘孜等产区先后经历了2-5次品种更换,青稞良种化程度已达到80%左右,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和农机、化肥、农药、农膜等现代生产技术得到了全面应用,全区域青稞平均单产由550kg/hm2上下提高到2780 kg/hm2,是1951年的5倍多;在主体消费群体(藏族)人口增加一倍以上、总播种面积减少近20%、人均面积不足0.067hm2的情况下,全区域青稞总产达到99.4×104t,藏族人均青稞拥有量达到184kg,比解放初净增加100kg。除满足口粮、种子、(少量)饲料和储备留存等需求外,还有一定剩余青稞进行精深加工、开发外向消费。

1.1.4  消费群体固定,产品特色鲜明,区域特点突出

历史上青藏高原地区的青稞生产以自给自足为目的,祖祖辈辈居住繁衍于此的藏民族是青稞基本消费群体。最普遍的青稞食品品种是糌粑和青稞酒(藏酒)。前者就是将青稞籽粒简单焙炒熟化后磨成的粉,一般加(茶)水、奶和团食用,是藏族群众的日常口粮;后者是以青稞为主料、家庭自酿的非蒸馏酒,类似于醪糟、米酒,被称为“高原香槟”。除了糌粑和青稞酒,还有以下几种食品可在局部地方见到。“炒青稞”是藏东川西一带群众的零食,类似于中原地区的爆米花;“搓鱼”就是青海东北部和甘南藏区的回族群众食用的青稞面条,制作过程类似小麦面条,工艺特点是先磨粉、再加粘合剂和面制作、后水煮熟化,即时食用。“藏白酒”是西藏东部地区群众用原始土罐酿制的蒸馏酒。这些食品(除“搓鱼”外)及其制作工艺的共同之处是利用了青稞籽粒结构疏松、易熟化的特点,耗能少,很好地适应了高寒缺氧、燃料奇缺的环境条件,区域特点明显,成为藏族群众几千年来赖以生存的保证。

1.1.5  特色加工产业起步,外向消费开始形成

青海的中高度青稞(蒸馏)白酒酿造产业已经发展了四百多年,酿酒工艺日臻成熟、“互助青稞酒”品牌享誉海内外,两家年产酒量2.5×104t的骨干酒厂成省级纳税大户,辐射形成海东(西宁)-陇西南(甘南、天祝)青稞白酒生产带,原料加工规模青海省达到自产青稞的30%,甘南州达到自产青稞的20%。近十年来,随着人类现代健康理念的形成,特别是国内外对大麦、青稞营养品质及其保健作用研究深入和对西藏青稞β-葡聚糖含量优势的认可,区域内科研机构和企业争相投入青稞新型系列食品开发和传统食品的工厂化生产开发,陆续开发的“青稞啤酒”、“青稞麦片”、“青稞速溶粉”(精制糌粑)、青海的“青稞方便面”(熟化搓鱼)和 “香格里拉藏秘”等产品普遍受到区内外市场追捧,已经形成了数百到数千吨不等的生产规模;突出生理保健功能的青稞β-葡聚糖胶囊、青稞苗(麦绿素)等产品也已经转入了产业化开发;陆续建立万吨以上的糌粑、青稞酒等传统食品的工业生产线,尝试克服原工艺灭菌不严、包装粗放、易霉(酸)变的缺点和外向销售。全区域青稞实际工业加工能力合约8.58×104t。这些变化对于各省(区)、州发展高原特色产业、加快青稞转化增值、增加农民收入意义深远。

2.青稞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自然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青藏高原地区总耕地面积大约100×104hm2,平耕地及缓坡梯田面积仅占耕地总面积的26%,坡沟旱地面积比例高达74%。特别是绝大部分地方年降雨量低(400mm以下)、但年蒸发量高(2000mm以上),干旱是青稞增产的根本限制因子,柴达木绿洲农业区属典型的“无灌溉即无农业”区域,甘孜、藏西北和藏东三江流域等农区的荒漠草甸土壤、或坡沟旱地严重缺水,藏南河谷、青海环湖和甘南农区的绝大部分农田需要补充灌溉。因为地方经济发展缓慢、自我投入能力差,全区域的农田基本建设严重滞后,除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 “八五”、“九五”期间由国家投资开发、使农田灌溉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外,其它地区农田水利化条件均很差,甘南自治州的水浇地仅占3.8%,全区域耕地有效灌溉率不足20%,低产田比例高达80%以上,青稞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弱,潜力很大的柴达木盆地因为缺水难以开发。

2.2  科研基础薄弱,生产品种更换周期长

最近20多年来,区域内的青稞育种科研机构减少一半,技术人员流失三分之二,新品种选育速度明显放慢。大多数产区没有完备的种子繁育加工体系,种子更新能力差,统一供种率低,全区域良种化率不足50%,新品种更换周期长达10-15年,目前一些主产区仍在种植的藏青320、喜玛拉19、北青3号、康青3号等品种大多推广应用了二十多年,新品种推广慢,老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而很多偏远产区还在种植沿用数千年之久的古老农家品种,青稞生产也未完全脱离广种薄收、刀耕火种、二牛抬杠、牦牛踩场的原始落后状态。全区域平均化肥施用量不到150 kg/hm2,又因为农牧交错、燃料缺乏等使得秸秆还田几乎不可能,导致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全民信教的实际限制了现代植保技术措施不能全面应用,使大多数产区的病虫害得不到有效控制,听天由命,在青稞生产管理中不施肥、不灭草、不防病、不治虫的情况依然存在。

2.3  种植面积萎缩,区域性产需矛盾突出

五十多年间,全区域藏族总人口由200×104增加到540.8×104,但青稞种植面积大致减少了8×104hm2,人均种植面积减少一大半。20世纪70-80年代,青海海东、藏南河谷等地因为发展(冬)小麦、油菜、蚕豆等优势作物,青稞种植面积都有不同程度萎缩。最近30年间,青海省的青稞种植面积最大时接近11×104hm2,最小的时候甚至不足5×104hm2,忽上忽下,产需矛盾一直比较突出;已形成规模并成为省财税大户的青稞(蒸馏)白酒加工产业每年6-7×104t的原料青稞要从外部调购,不但本省的农民无法享受加工产业发展带来的效益,而且限制了当地青稞生产发展,以往的主产区海东因加工业集中、种植面积萎缩变成了需求严重短缺区;近几年,青(海)南-甘南-阿坝-甘孜一线及藏东三江流域北部的因退耕还林(牧)种植面积进一步减少2002年全区域青稞藏族人均种植面积为0.066hm2,西藏为0.087hm2,青海0.068hm2,甘南藏区0.048hm2,川西藏区0.03hm2,迪庆州0.058hm2

2002年青稞单产西藏为2986 kg/hm2,青海为2663 kg/hm2,甘南藏区为2335 kg/hm2,川西两州为2187 kg/hm2,云南迪庆为1912 kg/hm2,全区域平均2773 kg/hm2,西藏平均单产比迪庆高1t57%)多。各产区间比较,单产差距更大,西藏的藏南河谷农区和青海的环湖农区的平均单产分别是各自省区其它产区平均单产的两倍多。

2.4  加工技术落后,产业化水平低,比较效益差

传统食品的分散作坊加工浪费大、效率低;群众没有收益,传统加工技术工艺改造也无法进行,更谈不上产业化经营。糌粑、藏酒等青稞传统食品主要通过分散的手工作坊生产,设备简陋,工艺简单,操作过程缺乏严格卫生要求、大袋包装散装存放,菌群不能严格控制,产品容易霉变(糌粑)或酸变(青稞酒),很难批量走向区外市场;近年有诸多企业致力于其工艺改进和工厂化生产,但终究产品形式的区域性太强而技术含量有限,有“原型原味、太显粗糙,精细制作、又失本色”的困惑,前景还不乐观。从新型食品加工现状看,青海的青稞(蒸馏)白酒、西藏的青稞啤酒和迪庆的“香格里拉藏秘”(红酒)等酒类产品市场前景看好,不过青海因为自产青稞不足,原料青稞几乎全部从外地外区域调购,客观上造成省内青稞生产萎缩下滑;近年来开始起步的新型(保健)食品开发大多是模仿其它谷物食品用青稞原料试产试销,尚未形成形式与原料品质特点一致的过硬产品、品牌和规模。总体现状是老产品不对路、新产品档次低,有原料没产能,有产能无原料,以加工促外消难度较大,产业化开发缓慢,比较效益低。

 3.青稞消费现状分析

3.1需求与消费结构

青稞是区域性很强的自给消费型粮食作物,消费主体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区域的藏族同胞,主要消费途径包括糌粑类干粮(食品)和自酿青稞酒原料消耗在内的基本口粮、(下年)生产留种、畜牧业饲料、储备及仓储损失留存、加工业原料等几个方面。在这几类消费需求中,包括糌粑类干粮和(自酿)青稞酒的基本口粮是维持藏族同胞自身日常生活的最低需求量;口粮与保证再生产的种子一起构成基本需求量;基本需求量加上适量饲料和储备及损失留存就达到了传统概念上的自给自足,也就是保证温饱的安全需求量;对青藏地区而言,青稞精深加工是以外向消费为目的,其数量多少直接关系青稞转化增值和农民增收,所以安全需求量加上加工业原料就是致富需求量。

2002年全区域总人口1071.9×104,藏族人口540.8×104,青稞总产量99.4×104t。具体消费用量比例为:基本口粮77.72×104t,生产留种9.16×104t,饲料与储备及损失留存合计6.99×104t,精深加工原料利用5.53×104t。基本口粮中糌粑类干粮70.11×104t,自酿青稞酒消耗原料(青稞)7.61×104t。满足基本需求量以后,饲料、储备与加工业原料都存在较大缺口。按一般(保守)做法、满足饲料并留下储备粮后,就只剩下2.58×104t做加工原料,与已经形成的加工能力有6×104t的缺口。因为青藏周边的河西地区青稞实际生产量有限,这一需求缺口很难完全通过外购解决。所以生产上实际选择了降低内部留存量和从周边军垦系统调购并重的积极策略。由此可见,全区域青稞生产消费处于温饱维持状态(保守自给),饲料利用和精深加工比例低,现有生产无法满足加工业原料需求,加工业的迅速发展,使产需矛盾进一步紧张。

3.2不同区域人均生活消费需求情况

国家法改委安排实施的《全国藏区青稞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对生活在青藏高原区域的三类藏族人口的青稞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草原上放牧为生的牧民、农区或农牧混合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城镇居民三类群体的青稞消费状况有着明显的差别。位于高原外缘区域的青、甘、川、滇四省藏区,农、牧、居民比例为50%、40%和10%,因为海拔相对较低,草场面积大而水草较丰,农区作物种类较多,食物结构相对丰富但青稞供应相对偏紧,现代青稞食品加工起步早,青稞类口粮比重较低。年人均糌粑、炒青稞、搓鱼、烤饼等干粮消费量农民为75kg,牧民为150kg,城镇居民40kg,三者平均101.5kg;由于该区域有青稞(蒸馏)白酒生产,自酿青稞酒青稞消耗农牧民10kg,城镇居民2kg,平均9.2kg;四省藏族人口年均基本口粮青稞消费110.7kg

    处于高原腹地的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4000m,高寒缺氧、草原荒漠化严重,草场生产力极低,种植业生产反而比较发达、但作物种类少,交通、工业发展滞后,农、牧、居民比例为72%、18%和10%,青稞生产供应充足,食品中的主导口粮地位突出。农民年均糌粑类干粮消费量182.5kg、牧民150kg、城镇居民55kg,三者平均163.9kg;自酿青稞酒几乎是农牧民唯一烈性饮料、年人均消耗青稞20kg,城镇居民仍为2kg,平均18.2kg;全自治区藏族人口年人均基本口粮青稞消费量合计182.1kg

    上述标准虽为调查所得,但很明显,受到当地生产能力和生活环境条件的制约,边缘四省的人均口粮消费量明显偏低,而西藏的人均口粮消费估算偏高的。即使如此,边缘区域省州仍然短缺。全区域五省区藏族人口年人均糌粑类干粮青稞消费129.7kg,自酿青稞酒青稞消耗13.3kg,两项合计,年人均基本口粮消费量为143kg

2002年西藏人均青稞260kg,扣除口粮、种子、饲料储备和加工业原料(目前人均加工量3kg)后还有余粮28kg;青海人均青稞178kg,扣除口粮、种子、饲料储备,也有少量青稞用于加工;甘南、迪庆藏区人均青稞分别为111.7kg111.1kg,刚好等于边缘区域的人均口粮最低需求标准,但因为要留再生产种子,两周实际口粮最多只有97.7kg94kg;川西的甘孜、阿坝藏区人均青稞仅66kg,留取种子后只有57kg,是上述最低需求标准的一半,饲料、储备、加工利用等都无从谈起。总之,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差异导致各区域藏族人均实际生产拥有量的差距,人均面积0.067hm2以上,可以基本自给。各省区青稞消费生产消费状况为:西藏自给有余,青海基本自给、甘南、迪庆藏区“勉强糊口”,川西藏区严重短缺,全区域账面缺口6×104t。因流通制约调剂,实际缺口12.83×104t以上。

4.市场流通情况

自给性生产观念、自然与交通条件阻隔和青稞自身的区域性消费特征使整个区域的青稞流通贸易处于一种原始无序状态,导致贸易流通不畅、生产积压与需求短缺并存。随着青稞生产总量的增加和地区间差距拉大,流通不畅制约生产消费的问题会愈来愈突出。长期以来,青稞贸易的主要方式是主产区群众长距离驮运自产青稞或者糌粑到偏远牧区换取酥油、牛羊肉和或者牧民群众带着畜产品到农区换取青稞,包括主产区群众需要的盐巴、茶叶等基本生活用品和少量生产资料一般也都是用青稞、糌粑或者在农牧交换中换得的畜产品换取。20世纪80-90年代,因为西藏青稞生产量不足,口粮紧张,藏北牧区和藏东三江流域一带的青稞需求缺口较大,青海、甘肃的回族商人利用近邻被称为“西藏生命线”的青藏公路的便利,大量从青海东部和甘南产区收购青稞运到藏北、昌都等牧区或农牧交错区,换取畜产品再运到藏南河谷销售,从中获利。近十年来,西藏青稞生产得到长足发展,但青海、甘南的青稞生产萎缩,“外粮藏运”的青稞贸易量随之下降。按说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农区的剩余青稞量可以同时满足川西甘孜、阿坝两州的基本生活需求和(青)海东、甘南的加工业原料需求,但因为观念、价格、交通、特别是西藏的余粮青稞分散于农户家中的存储方式等的限制,“藏粮外运”却很难实现。

青稞流通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绝大多数产区的青稞贸易一直局限于种植户与邻近牧区的畜产品交换,根本没有贸易增值意识;二是整个区域尚未形成固定集中的大型交易市场或贸易集市,也没有专门的青稞贸易中介队伍,流通调剂没有经常化、功效化;三是国家粮食流通部门长期游离于青稞流通贸易之外,不征购、不储备,无法引导、调剂;四是没有形成适合外销的产品与途径,无外销渠道与市场,基本无外向消费,难以转化增值;五是价格体系差别,运输成本大,区域内产区间调剂困难重重。总之,政策导向不明,产地偏远、交通不便,成本高,没有适于外销流通的产品形式,青稞原粮直接长途贩运风险的确太大,流通商家宁可放弃也不冒险。所以,通过产业化开发加工生产符合消费者消费意愿、储运方便、附加值高的恰当产品形式是实现青稞外向贸易消费的关键。

主要受生产成本和供求关系影响,青稞市场价格一直较高。20世纪80-90年代,区域间差异较大。西藏因为青稞自给问题没有解决,价格最高,在1.4-1.8/kg元之间,最高不超过2元,而边缘地区0.8-1.2/kg,最高也在1.4元以下,价差0.6/kg左右,因此而使当时青、甘至藏北和藏东北的青稞贸易得以顺畅进行。近年来,各区域青稞产需供求状况正好相反,同时由于国家鼓励粮食生产新政策的实行,青稞价格普遍上涨。据最新调查数据,青稞市场价依次为:青海东部地区1.5-1.6/kg,海西州及格尔木市1.9-2.0/kg;甘南州1.55-1.8/kg,阿坝1.8-2.4/kg,甘孜2.2-2.5/kg;西藏1.7-2.2/kg。尽管西藏的涨幅不大,但这种价格状态,足以让有心从事产销区间贸易的粮食购销商们望而却步了。

5.需求变化趋势与市场前景

随着《全国藏区青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青稞生产取得大的突破,总产量大幅度增加,局部地区青稞产需矛盾和畜牧业饲料供应紧张等迫切问题得到缓解或解决,青稞生产由单纯的自给性生产转向全面开发,消费需求结构和生产方式也会出现一些趋势性变化。

5.1 生活水平提高使直接口粮消费比重下降

《全国藏区青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分析采用的青稞基本口粮消费标准西藏偏高、边缘区域偏低。按此标准,西藏人均基本口粮是周边四省藏区的1.64倍,在自然生活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每人每天平均比其它区域的人多吃0.2kg糌粑不太可能。因为主要青稞产区分布于草原牧区之间,青藏地区农民畜产品消费比重明显高于低海拔农区,农民每天正常食用糌粑量都在0.3-0.4kg之间,区域内差别也就是0.1kg多点。由于西藏粮食部门基本不收购青稞,余粮青稞都散存在群众家中,仓储条件差,鼠害浪费损失又被忽略估计,就造成了测算数字虚增(老鼠消费记入人的口粮)。随着种植业结构优化和贸易流通及仓储状况改善,食物类型丰富、浪费减少,预计西藏农民的年均糌粑类干粮消费量会降至牧民150kg的标准;城镇居民因为新型青稞食品消费,糌粑消费量相应减少至45kg。农、牧、居民三类人群平均糌粑类干粮青稞消费139.5kg,基本口粮需求157.7kg。其它省份保持目前水平不变,全区域人均基本口粮需求为131.9kg。以此标准计算的2002年全区域基本口粮的合理需求量为71.34×104t,消费比重下降7.7%,节约的6×104t青稞可以满足30×104新增人口的基本口粮需求和边缘四省消费者口粮的可能增加(人均10kg)。

5.2 面积有增有减、生产技术改进,种子用量基本持平

由于自然条件和生产技术水平差异,青、甘、川、滇四省和西藏每公顷的平均用种量分别为300kg225kg,以2002年实际播种面积为基础,当年留用种子9.16×104t。根据国家在农牧林交错区域落实退耕还林还牧的政策要求,阿坝、甘孜、海南、果洛、玉树五州和藏东三江流域北部产区,可能减少青稞种植面积2.0×104hm2并减少用种0.6×104t;川、青、甘、滇四省产区通过实施《全国藏区青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普遍推广新品种及其种子加工技术每公顷平均减少50kg共节约0.7×104t种子,两项合计减少种子1.3×104t

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加大对藏区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加速包括青稞在内的小杂粮生产发展等政策氛围,青藏铁路全线建设开通、青稞生理保健作用研究进展和精深加工产业迅速兴起、青稞局部产需矛盾等,已经或正在推(拉)动青稞生产出现回升,如云南迪庆州的种植面积近30年来由最初的0.3×104hm21960s)逐步发展到0.5×104 hm21980s)、0.7×104 hm22000)和如今的1.3×104hm22004)。据分析,藏南河谷、青海环湖农区、甘南等传统产区将通过种植业结构优化调增种植面积0.3×104hm2;川西甘孜、藏西阿里等部分荒漠干旱农区,或因农田水利条件改善或减少隔年休闲地而增加青稞种植面积0.2×104hm2;适应青海及甘南白酒工业规模发展需要和根本解决青南川西藏区生活生产所需青稞的长期短缺问题,力争全区域藏族人均青稞种植面积0.067hm2以上,拟投资开发扩大柴达木盆地绿洲青稞种植面积4×104hm2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