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动态
杂粮动态>>把小杂粮做成西部的拳头
 

把小杂粮做成西部的拳头

来源:农民日报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8-04-11   |  阅读次数:2677次

  

  “小杂粮”是东部的语言。从东部视角看,这些生长在西部贫瘠地区的荞麦、糜子、燕麦、青稞、薏苡、芸豆、绿豆、小豆、豇豆、豌豆、蚕豆、扁豆、鹰嘴豆、草豌豆等,插科打诨而已,做不了餐桌上的主角。而从西部的视角看,没有“小杂粮”的概念,它就是这些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这些地区农民的重要食物来源和经济来源,它在维持这些地区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抗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小杂粮年种植面积约1.5亿亩,约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十分之一。站在西部的角度看,小杂粮产业发展优势很多。一是种类繁多。小杂粮主要种植在我国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寒山区,是雨养农区自然选择的作物。如糜子、荞麦、燕麦、小杂豆具有“抗旱耐瘠”的突出特点;荞麦、糜子生育期短,是典型的“避灾救荒作物”;小杂豆类可生物固氮、培肥地力,是典型的环境友好型作物。二是医食同源。小杂粮医食同源,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功能。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结果中提出,在供给国人200公斤的粮食中,豆类应占2%,小杂粮应占20%。三是出口优势明显。2005年我国粮食出口总量1149.4万吨,创汇总额21亿美元,其中,杂粮杂豆出口量117.3万吨,占粮食出口总量10.2%,创汇3.6亿美元,占粮食创汇总额的17.6%。四是产品加工潜力大。各小杂粮主产省区已建成一批小杂粮深加工企业,小杂粮出口企业的数量和贸易量也逐年增加。在部分地区,科研、生产、加工、贸易结合的雏形已经形成。

  小杂粮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地势使之然”。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生产技术落后,食品深加工滞后,市场秩序混乱。但是小杂粮产业发展前景明朗:在非粮食主产区,小杂粮是主要粮食作物,只要给予一定的科技支撑,小杂粮增产潜力巨大;作为2300多万贫困人口聚集地的主要粮食作物,只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它将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国际市场认可中国的小杂粮,随着世界贸易一体化的形成,国际市场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大豆等农产品对我国大宗作物生产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对于集劳动密集型农业和绿色无污染农业于一身的小杂粮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借助小杂粮的价格优势为其对外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小杂粮产业发展,必须明确思路。

  小杂粮是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西部,以什么保障供给?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变小杂粮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和生产优势为经济优势。要树立“市场农业,比较优势”的新观念,发展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小杂粮生产市场化、标准化、国际化。要树立“品牌农业”的新观念,研发小杂粮食品,延伸产业链,实现增产增收。“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重点对面积大、有特色、区域优势突出、市场前景看好、在西部干旱地区和贫困地区有重要作用的荞麦、糜子、燕麦、芸豆、绿豆、蚕豆等小杂粮进行产业化研发。到“十一五”末,小杂粮种植面积如果稳定在1.2亿亩,优良品种、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率达到45%以上,平均亩产提高50公斤以上,即可以实现年增粮食60亿公斤以上,农民增收100亿元。

  陕甘宁、内蒙古、云贵川、山西河北黑龙江都是主产区,有些地方近年来小杂粮产业已经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走上了发展之路。陕西榆林的小杂粮出口创汇已成规模。但是整个产业发展需要建立良种生产体系,加快良种提纯复壮,实现小杂粮良种生产供应规范化,全面提高小杂粮良种覆盖率和产品优质率。需要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推广,需要构建小杂粮产业化技术体系,也需要实行小杂粮生产补贴。总之,没有一个中西部小杂粮发展与粮食生产同样的发展体系,个别地区的发展难以找到成长的大环境,势必发展缓慢。

  总之,站在中西部看小杂粮,小杂粮很重要。产区呼吁,要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给小杂粮一个全景式的规划。从科技投入入手,建设小杂粮产业发展科技支撑体系。近期西北的沙尘又起,好像也给了我们一个议论小杂粮的借口,在干旱少雨、植被稀少、风多沙大、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北地区积极推广小杂粮免耕轮耕技术,减少风蚀水蚀,培肥土壤,节本增效,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这是小杂粮给我们的另一个东部视角。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