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粮动态
杂粮动态>>鄂西小杂粮要做“大文章”
 

鄂西小杂粮要做“大文章”

来源:长江巴东网  |   作者:罗海军/向奎   |  发布日期: 2007-05-27   |  阅读次数:2937次

  

  过去,人们管小杂粮叫“陈谷子、滥芝麻”,显得有点“不上档次”,现在,小杂粮不仅上了档次,而且还是“国际”档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小杂粮生产和出口国。
  在2006年底的湖北粮油精品展示交易会上,省委副书记、省长罗清泉参观了恩施州展出的小杂粮系列产品后指出:在恩施山区发展小杂粮大有作为!
  鄂西山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环境又非常适合小杂粮的生长,无污染、纯天然,极具市场竞争力。近日,记者对巴东县小杂粮的生产现状、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采访。

     小杂粮由“贱”变“贵”
  曾几何时,“山珍海味,大鱼大肉”,是山里人毕生的向往。然而短短数年后,那些吃多了大鱼大肉的有钱人却开始偏爱小杂粮了。
  记者在巴东某农贸市场看到,很多经营玉米面、大麦片、绿豆、芝麻、豌豆、红小豆等小杂粮的摊位前购买者络绎不绝。正在购买荞麦面粉的姜老先生告诉记者,前些年家里只吃大米、白面,觉得面粉越白越好,后来从报纸上了解到芝麻、荞面这些杂粮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他和老伴儿就改换了口味,经常吃小杂粮了。一杂粮售货商说,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吃杂粮的人却越来越多,现在每天都能卖掉几十公斤,很多酒店都是定期到店里拿货。
  另外,记者在几家大型超市和土特产专卖店的粮食专柜前看到,一些小杂粮被包成小包装,甚至还有搭配了十多种小杂粮的精美礼盒,价位也从50元到100元不等。据售货员介绍,虽然有些小杂粮的价格甚至比大米白面高出四五倍,但却不乏购买者,有不少人购买精装小杂粮作为礼品送人。
  “500克装的小杂粮酥,能卖到30至50元。”土家人小杂粮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易美红告诉记者,在广州、香港等地的农副产品展销会上,鄂西小杂粮供不应求,精选包装的小米、荞面、红小豆等产品已经打入国内外大型超市。

      小杂粮要成大规模
  小杂粮在三峡库区有着悠久生产历史,但长期以来,由于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小杂粮的商品率极低,种植规模急剧萎缩,如燕麦、苦荞等许多品种已面临绝种的危险。
  巴东县政府有关人士认为,市场这支无形的手推动当地企业迅速发展,并给当地杂粮产业做大做强,以及库区移民增收提供了绝佳的机遇。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等优势,在大力提倡小杂粮种植的同时,还积极从事无公害绿色小杂粮的深加工和营销,以拉长产业链,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土家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巴东县2005年组建的股份制州级龙头企业,该公司采取“公司+村级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方式,派技术员进驻基地,统一品种,统一施肥配方,统一种植方式,指导农户科学规范生产,确保所产小杂粮优质、纯正无污染。该公司组建以来,已发展小杂粮产业化生产基地15万亩,辐射到建始、恩施及巫山等地区。
  
  绿葱坡镇耀英坪村村民田陆套种的5亩地的红蔓豆,刚一收割回家,就被上门的客商以每公斤2.8元的价格全部收走,800公斤蔓豆买了2000多元。像田陆这样靠种小杂粮增加收入的农户,在巴东县随处都可以找到,种植优质小杂粮已经成了巴东部分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种植小杂粮的农户人均增收500多元,并且有300多名下岗职工种植小杂粮,实现了再就业。
  如今,巴东县小杂粮种植立足一村一品,实现统筹规划,种植蔓豆、小豆、荞麦等小杂粮8000吨以上,龙头企业深加工和营销的无公害农产品品种达到16个,年加工营销小杂粮可达到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昔日农户粮仓中自给自足的小杂粮,在“公司+村级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道路中,已逐步建成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朝阳产业。

  小杂粮要闯大市场
  近年来,大宗粮食在一片卖难声中难出风头,传统小杂粮如荞麦、苦荞麦、豌豆、扁豆、蚕豆、糯玉米、红绿小豆等作物市场前景看好,杂粮贸易和杂粮食品开发越来越红火。
  鄂西山区凭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仅短短的几年时间,便把小杂粮作物推进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让小杂粮闯入了国际大市场。
  州级龙头企业土家人公司实行产品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走自然、生态、绿色之路。该公司开发16个品种,其中有六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双认证,小杂粮精深加工生产线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QS认证。该公司首批通过精深加工的小杂粮,以“纯天然无公害”的优势,迅速闯入各大城市并远销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市场。
  武商集团、中百仓储等大型超市为鄂西小杂粮提供特色农产品零进场费进超市这一平台,优质绿色有机小杂粮走进了省会消费者的餐桌,并深受人们的欢迎。土家人公司在中百仓储的年销售产值达到已达到500百万元。
   一名在日本留学的巴东人陈先生在日本的餐桌上吃到土家小杂粮后异常兴奋 ,当即给土家人公司的总经理易美红发来电子信息,要求签订鄂西小杂粮出口的协定。 
  如何将巴东县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县长李洪敏认为,杂粮作物虽小,但杂粮产业可以做大文章。据她介绍,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杂粮已经成为农产品市场的新宠,鄂西地区的小杂粮发展已纳入省粮食产业化项目笼子,为小杂粮的大文章开启更为方便的大门。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