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地
产业园地>>论结构调整中的山西杂粮
 

论结构调整中的山西杂粮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3-11-24   |  阅读次数:5000次

  
作者:李杰林,侯履谦,刘桂芝
(1.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站,山西 太原 030002;
2.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山西 太原 030002;
3.太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27)

  根据山西的自然资源特点和区位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优势产业,就必须发展杂粮生产。一方面,杂粮作物耐旱、耐瘠是旱作农业的重要作物选择;另一方面,杂粮作物在国内外很少、很小,只有山西的种类比较多、分布比较广。市场农业条件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首先,应发挥资源优势,山西的资源优势是杂粮,只有抓好杂粮,山西农业的发展才能在新世纪显现活力和优势。其次,我国农产品生产刚刚步人市场经济,在目前农产晶普遍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客观上给了我们一个充裕、主动的调整机会。第三,目前的结构调整是在农业由解决温饱需要转向适应"进入小康”的需要,农业要全面进入市场的关键时期实施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具体说,就是农产品供给进入了由市场决定总量,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决定品种、结构和质量的新阶段,农业的发展也由资源约束变为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变为农业的对外开放过程,地方农业参与国际农业分工,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大市场的过程。为此,山西省人民政府在2000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若干意见中确立了"突出抓好以杂粮为重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战略调整重点和切人点。
  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山西的杂粮优势,杂粮是人类的优质"食物源”,大力发展优质杂粮前景广阔
  优质杂粮能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资源优势能否变为经济优势尚有争议,当前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山西杂粮产量低、口感差,不仅加工难度大,消费者的依赖性也不大,杂粮的发展没有什么希望和出路,另一种持积极态度的观点则认为,杂粮生产是山西客观的自然优势,山西杂粮不仅种类多、品质优,而且栽培历史悠久、加工技艺高超,山西杂粮应下山下川大面积扩展,以规模优势去占领市场,尽快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两种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代表性,但都有失偏颇,都不够全面、实际。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项产业的发并不能轻意否定或靠简单增量就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山西杂粮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能不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点石成金”本来就是一种幻想。因此,对山西杂粮应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我们要全面认识它,综合开发它,通过狠抓农产品的加工、流通,以产业化经营为手段,从根本上推动它、发展它,这才是市场农业高效发展的本出路所在。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山西省农业厅于1999年就提出了"小杂粮产业化开发工程”的实施意见,并在全省的各生产区和特产地真抓、实抓这项产业的发展。杂粮是山西的客观存在,小杂粮更是山西农业的优势所在,抓好优质小杂粮,必然带动山西的大杂粮。
  山西的杂粮种类多、面积大、分布广,要进行规模化的产业开发,必须根据市场农业的新变化和国内外的市场需求实际将杂粮的概念界定清楚,这样才有利于分区分类开发,抓好重点作物和关键环节。计划经济时代粮食作物分为谷物类、豆类和薯类三大类。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将国家定购粮小麦、玉米之外的所有粮食作物列为杂粮的范畴,并按作物分类确定为豆、麦、粟、薯四大类及其他。豆类近20种,大量的优质杂豆历史上就是山西的一大优势,麦类有四种,燕麦、甜荞、苦荞和大麦;粟类两种,谷子和糜黍;薯类两种,马铃薯和甘薯。其他类有高梁及特种玉米等。山西的杂粮品质都有比较优势。发展杂粮就要从大市场的总量需求和多样化、优质化需求的实际出发,把着眼点放在发挥潜在生产能力的比较优势上。从杂粮的生产优势看,山西是旱作农业区,节水是第一位的,高寒山区、干旱地区的众多杂粮作物就是发展早作农业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可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战略目标的。从杂粮的市场潜力看,山西杂粮在全国乃至全球,特别是优质小杂粮都比较小、比较少,自古就有"物以稀为贵”,只要加工开发有突破,流通促销跟得上,其市场价值就会更大、更高。用发展的观点看,杂粮不仅是一种"食物源”,而且是一种优质"食物源”,大多数杂粮食品都带有"绿色、"有机”成分,并具备一定的食疗、保健功效,"人世”以后这种潜势会愈来愈显著。市场经济给杂粮提供了发展的条件和可能,国内外大市场、大流通和农业的大发展将使优质杂粮出现更大的生机和活力。发展得好,山西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有可能出现"升华”现象,山西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就会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民增收带来不竭的财源。
  二、山西杂粮的发展现状是"两个不稳定”、"三个不适应”,只有按照产业化的协调运转体系全面开发,才能挖掘杂粮的真正潜力
  山西作为一个优质杂粮的特产区,必须瞄准市场,从自身实际出发,将杂粮作为全球的一种"食物源”来开发。怎样开发,如何挖潜,这是结构调整面临的大课题。凡杂粮作物都不受国家有关粮食政策的限制和影响,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通过加工、流通,实现大幅增值,就是杂粮的希望所
在。按照产业化的协调运转体系改变现状就能挖潜增收,使山西旱作农业、杂粮生产、农业发展发生根本性变化。
  1."两个不稳定”
  就是产量的不稳定和销量的不稳定,抓好两头,才能带动杂粮的全面发展。"十年九旱,连年春旱,伏旱连秋早,杂粮减一半”。首先是杂粮的生产不稳定,杂粮的分布多在山地、
旱地,"靠天吃饭”现状很难改变,这就决定了杂粮生产的不稳定性。从全省范围看,同样的杂粮品种在产量和质量方面晋西北都比不上晋东南,晋北的比不上临汾西山地区的。这就说明自然条件严重影响着杂的生产稳定性。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逐步提高和改善,杂粮的生产也将渐趋稳定。其次是销量的不稳定性。杂粮种类繁多,品种不一,尽管品质很好,但商品外观、加工品质等质量指标十分严格。因此,山西杂粮不仅仅是构不成规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多的不好、好的不多”的产品现状。杂粮的某些品种如优质豆类虽有连年需求的市场反映,但质量不好,价格不高,往往使这一具有优势的产品难以发展。荞麦、燕麦等加工类的杂粮作物,则因诸多因素销路不畅。
  2."三个不适应”
  总体讲就是不适应市场农业和产业化发展的变化。具体讲:(1)品种、品质不适应市场需求,难以成为标准商品、优质产品。山西杂粮,尤其是优质小杂粮生产条件很差,品种又都是世世代代延续的自留"优种”,这些优种很难大规模推广扩展,地域性很强,从现代的规模发展趋势看,这是很不利的,封建时代搞"贡品”完全可以,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商品就变为限制条件。优质与规模构成一对矛盾,这是山西优质杂粮存在的普遍问题。成为名牌产品的"汾州香”小米就是通过推广"晋谷21号”之后,才使山西的优质小米一举成为规模较大的商品优势。燕麦、荞麦的加工品种,其工艺品质、加工品质等都面临优质、专用的改造问题,这是品种、品质不适应当前商品生产的一大难题。(2)流通组织多为"坐门等客”的代理人,有实力而无实体,不适应市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趋势。随着新型农业体系的逐步建立,各种流通组织都是按照市场需求变化,努力扩大经营规模,这就要求不同组织形式的龙头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提高,进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山西的优质杂粮大多以原粮方式外销,销售队伍千军万马,层次高低不等,实力大小有别,但都是"坐门等客”经营方式,走出去开拓市场的为数甚少。每年收购优质原粮总是两种现象:一种是欠收抢购,另一种是丰收砍价,其结果都是挫伤农民积极性,丧失本地区的利益。许多农民经济人都有十分雄厚的经济实力,但他从未搞储备销售或搞合同订单,总是等对方要货再组织收贮、发运。农民在产前、产中没有合同契约,生产多是盲目的,很难形成"企业+基地+农产”的组织形式。由于没有实力、实体相当的贸易集团或公司作后盾,大批营销户、经纪人多年来都处在十分被动的交易地位。作为一种商品交易,杂粮产品的销售实际上很不公平,最大的受损承担者都是种地的农民。所以说,流通营销组织没有作为一个实体担当应有的风险以保护当地生产者的利益,只能使这项产业维持现状,举步不前。(3)加工滞后,促销不力,不适应高效农业的产业发展体系。国际经验告诉我们,实现农产品增值主要有三大法宝:即养殖、加工和出口。从杂粮分布的广大地区看,发展杂粮与草食畜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依托;从消费群体看,优质杂粮有很强的国际竞争优势。从长远看,结构调整的潜力也在于农产品的加工增值。三大法宝相联系,必然发掘出杂粮相当的增长潜力。面对"人世”的挑战,山西杂粮应该在加工增值上有所突破,对精、深加工产品要有一个"跨越式”发展,才能真正推动杂粮生产的全面发展。从山西杂粮的加工现状看,无论加工企业的规模大小、效益好坏都还是局限在当地传统的名特产品的本身价值上,科技含量或附加值并不大,竞争依然是产地的自然优势和成本比较。山阴县燕麦片厂、五寨"雪龙”公司、"沁州黄”集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既不能满负荷运转,又不能加大销售成本促销增收。现代企业产品的加工成本、加工利润、销售成本、销售收入都是有一定合理比例和标准的,麦片厂、雪龙公司都承认促销不力、投入不大而影响市场占有率。
  三、山西杂粮产业化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强有力的引导、扶持,加强协调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山西杂粮产业化开发涉及到贸工农、产加销各环节,影响到县、乡、村主产地和特产区一大片,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内涵中,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与管理企业化是联系在一起的,组成人们常说的"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个举足轻重的任务就是要解决结构缺位问题,逐步建立使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联成一体、协调运转的农业产业体系,完成"从田头到餐桌”的著名理念。因此,杂粮产业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地域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主导产业不断形成和发展、壮大的过程,政府对"产业链”启动和调控应有统筹、协调和指导能力,制定相关配套政策。
  1.尽快制定配套政策,加强协调管理,用名牌战略带动杂粮产业化的兴起
  产业化离不开名牌产品。山西的杂粮优势多为特色产品,但特色产品并不等于名牌产品。所谓名牌产品就是要为大多数消费者所接受、认可、享用。如果有名牌产品去拉动特色产品,必然会带来一项产业的兴起。杂粮产业化开发的启动正是需要从创名牌、保名牌人手,扩大规模,扬优成势。具体讲就是按照专业化生产,基地化经营,努力构筑大规模的产品群,从品牌产品中进一步培植名牌产品。为此,各杂粮主产地、市或特产县、区,都要根据大市场的需求与本地杂粮的优势品种(产品)的资源特点,确定中、远期发展目标,抓好杂粮的基地建设和加工生产能力的提高、改造。农业、粮食、经贸等部门要密切合作、共同开发,让有实力、前景好的企业(集团)跨地区、跨部门兼并组合,加强综合开发能力,推出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杂粮主干品种的产业经济优势。此外,对国有、集体、私营企业都要有均等的倾斜政策,无论生产、加工、销售,只要具备开发产品、组织加工及营销服务的条件和能力,就应在资金、项目上给予支持,构建有效的激励投入机制,引导人才、资金、项目的走向趋于杂粮。如建立杂粮专用开发基金,风险基金和奖励基金,设立杂粮名牌产品开发奖。根据杂粮名、优、特产县贫困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实际,要通过"产业扶贫”方式,发挥区域经济开发的优势和长处,让各级"扶贫办”增大扶贫投入力度,使杂粮这一特色产品尽快变成优势产品、名牌产品,成为当地真正的支柱产业。
  2.产业化离不开科技投入的支撑,加大科技投入,挖掘杂粮更大的潜力和效益,确保杂粮产业化开发步入良性运转的轨道
  科技投入就是要重视产业化各环节的技术进步,把发展杂粮产业化同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进步结合起来。杂粮生产的产量、质量完全依赖于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而农业的科研、推广经费投入既是无偿的,又是占有较大经费份额的,必须由政府统筹解决,为产业化夯实基础。为此,(1)要抓好杂粮新、优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更新换代,提纯复壮);(2)要抓新技术配套(如地膜覆盖、秸秆还田、精少量播种、沃土工论结构调整中的山西杂粮程、配方施肥),(3)要抓科技示范园建设,上档次,保质量,
足"精晶”、"极晶”、"保健品”需求,创优增值,(4)要建立专家顾问组,抓示范区规模化生产、开发,既要促基地,带农户,为加工企业提供充足的优质原料,又要为加工企业进行攻关研究、试制新产品,加大规模生产能力,提高加工增值水平。
  3.山西杂粮应分区分类开发,进一步开拓消费市场,将促销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只有大流通,山西杂粮才能有大发展
  山西"十五”规划将杂粮、草食畜牧业、干鲜果等列为山西的"特色农业工程”,这三大产业的全面发展必将推动山西农业的大发展。山西是"小杂粮王国”,有资源优势、种质优势和品质优势,同时也存在"多、杂、散、乱”的问题,规模化的商品生产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进行区域性综合开发。一是与草食畜牧业共同发展,在高寒冷凉的小杂粮区生产"绿色”、"有机”食品。生态优势就是市场优势,许多的名特产品多在这些地区,只有抓好名特产品的加工开发,山西杂粮才能变为绝对的竞争优势,在市场上获取"有机食品”的巨额利润。二是与干果经济林在温暖干旱区大规模发展,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开发水平。杂粮的加工销售与干果产品一样,都是走产业化开发的路子,二者互为依托,彼此推动,有利于挖掘最大的经济效益。三是复播杂粮区具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水地,还是旱地,只要有流通加工推动和全面营销的有力带动,开发效益都是十分显著的。
  三大开发区的产品各具特色,最终效益都表现在市场潜力的开发上。通过狠抓加工与营销,将促销工作贯穿产业化的全过程,才能实现山西杂粮的潜在效益。实际上,山西杂粮产业化就是农业市场化、农产品商品化、小农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的全过程。因此,加强广告宣传,全面促销,加强市场管理,保优打假就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各级各部门都要抓好流通促销,让全社会认识、亲近、享用山西杂粮。如统一组织安排较高层次的广告宣传,集中各地特色产品参加各种博览会、展销会,积极进行商贸洽谈等对外出口的营销服务活动。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名牌,打击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侵权行为,为山西杂粮的发展、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小杂粮王国”的质量、形象在国内外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实现山西的整体长远利益。总之,山西杂的发展离不开大市场、大流通,只有大流通,山西杂粮才有大发展。山西杂粮及其各类产品全部成为进入市场的特色商品,大规模走出山西,走向世界之日,就是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时。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