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不能忽视小杂粮
来源:南京粮网 | 作者: | 发布日期:
2006-01-02
| 阅读次数:2758次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和产销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小品种杂粮、杂豆需求旺盛,一直保持畅销势头,身价一路攀升,呈现良好的市场前景。以国内、国外大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客观自然条件出发,大力发展杂粮经济,可促进农业粮食结构调整,开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小杂粮营养价值高。杂粮品种多样、营养丰富、保健性强的特点,正适合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城市各类消费群体的“优质、营养、保健、方便”的食物消费的发展趋势,其已被广泛用于食疗、制作保健食品和大量制作特色食品中。可以说,其是我国食品工业、餐饮业中具有特殊风味的原料,加以开发利用,具有极大的经济社会意义。
——小杂粮是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中国市场学会农产品研究中心主任丁声俊称,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杂粮生产国和出口国,杂粮杂豆的年生产总量在2000万吨以上,全国杂粮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的省、区有11个。海关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2001年和2002年,我国杂粮的出口量和出口值增势依次为54.29万吨,2.15亿美元;73.10万吨,2.72亿美元;86.53万吨,3.1亿美元。有关资料也显示,我国的谷子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荞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
——小杂粮生产属旱作农业,适宜缺水地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杂粮、杂豆一般生长期短,耐干旱、耐贫瘠,大多数集中于我国北部地区。而这些地区大多干旱缺水,积极发展小杂粮生产,开发当地优势资源,使粮食种植结构更能突出区域优势,形成小杂粮生产产业带,块状布局,构筑规模优势,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可以说,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时,有针对性地大力发展一些小杂粮,使之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不失为是适应市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种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