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扁豆利用价值
1.1是冷凉地区和底肥力地区的主要作物。扁豆子粒小,吸水力强,发芽吸水达体重的112%,比豌豆、蚕豆分别高 12.1%和21.2%;发芽最低温度3—4℃,与蚕豆一致,高于豌豆;生长最适温度22℃,与豌、蚕豆基本一致,气温低于-3℃时受冻害。在肥力较低的旱地玉米、烟草、向日葵、小麦等作物不能正常生长的地方可正常生长,产量基本不受影响。
1.2 轮作倒茬恢复地力,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扁豆早春播,一年生草本作物,株高20—38㎝,株型小主根明显,侧根发达,不但消耗土壤养分少,而且还能把土壤中难溶性磷富集为有效态,使土壤速效磷含量比洋芋、小麦、玉米茬的平均值高28%左右,因此在肥力较低的旱地种植,不但凭自身固氮能力获得较好的收成,而且还能给后茬作物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有依次为核心轮作倒茬的习惯,在旱作农业生产茬口调配中,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3 是抗灾、救灾的主要作物。扁豆属长日照作物,但对光照要求不严,试验证明,同一品种3月下旬播种,7月中旬收获,4月下旬播种,8月中旬收获,两者生育天数基本一致,这一特性在抗灾农业生产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首先在遇到春旱无法播种时,可调整播期,适当推迟播种,避开干旱对出苗的威胁。其次,当某种作物受灾害影响延误播期后,可改种、补种扁豆。所以扁豆以其自身面积的不稳定,保证了粮食和群众生活的稳定性。
1.4 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粮食作物。扁豆蛋白质含量24.6—28.7%,比玉米高1.6—2.0倍,比薯类高3—8倍;淀粉含量56.6%,脂肪0.85%,灰粉2.44%,赖氨酸2.09%。据中科院品资所等单位对使用豆种质资源品质鉴定及营养特性分析,扁豆蛋白质和淀粉含量在食用豆中处于最高地位。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食物优质蛋白的氨基酸组成模式:将鸡蛋的蛋白质作为参考,并根据氨基酸组成提出一个“参考氨基酸标准”,凡氨基酸含量低于“标准”的称为限制性氨基酸;依次类推谷类子粒中每百克蛋白质含量2.2—3.8g,低于5.5g的标准,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而食用豆子粒中每百克蛋白质氨基酸含量6.5—7.7g高于标准。
1.5 是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以扁豆为原料不仅可以生产豆芽,而且还可以制成粉面、粉丝、粉条、粉皮、豆腐等是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大大丰富了人们的副食品供应。
1.6 国内外市场看好。从全国情况看,扁豆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上的黄土高塬区,该区大陆气候明显,阳光充沛,昼夜温差大,工业落后,环境无污染。所产子粒饱满,千粒重高,是真正的绿色产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销路看好。据资料介绍,1994年—2001年的16年中全国扁豆出口量11455—50770t,占中国杂豆年出口量的2.1—6.6%,,排在第5位。2004年出口37419.04t,占4.81%,排在第4位。宁夏出口2600—4800t虽然呈上涨趋势,但由于全国出口量增长,所占比例由22.7%,下降到9.5%。
1.7 是良好的间套种豆科作物。由于扁豆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植株小,是与玉米、马铃薯等作物,枸杞、桑树等果树间套种的良好作物。
2、目前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主要分布和产量水平
宁夏全区均有种植,但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固原、西吉、彭阳、隆德、海源、同心、盐池、中卫和贺兰山区。据资料记载,八O年22.3万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03%。其中宁南山区的固原3.6万亩,彭阳2.5万亩,西吉2.2万亩,同心3.9万亩,盐池3.3万亩,海源2.2万亩,隆德0.6万亩,占扁豆总面积的82%。以后随着土地承包经营,小麦面积扩大,扁豆减少。曾一度降到13万亩左右。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销路看好,面积又有增长,到2004年全区18.1万亩,其中山区7县1区13万亩,特别是同心长山头农场已发展成为宁夏扁豆新产区。
单产量最高152㎏,最低27㎏,2004年全区年产量约1.8万吨,约占粮食总产量的1.2%。
2、2种植发展进程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年间(公元1577年)固原就有种植。但一直被当作一种辅助作物,种植的主要目的是用于旱薄地轮作倒茬和地力恢复。
建国以后,由于政府对粮食的重视,化肥等物质投入的增加以及为满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对扁豆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逐步走上了以粮食和豆芽菜为主的粮、副兼用型生产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又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具有关资料介绍,2001年出口价240多美元/吨。2004年271.02美元/T,比豌豆每吨高24.6美元。当地收购价2.2—2.4元/㎏, 比小麦高0.8元/㎏左右。大约年产量的20%用于饲料和种子;20%以上用于豆芽、豆腐、粉条等副食品加工;40%左右直接以原料形式出口。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包括扁豆在内的豆类作物,成为促进当地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
2.3 科研进展:
1996年自治区科技厅把包括扁豆在内的豆类作物新品种引进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列入科技攻关计划,固原市农科所承担该项目并开展了试验研究。
2.3.1多年来课题组本着“选育适应性广,抗寒、抗旱能力强,农艺性状好,生育期80—90d,比对照增产10%以上或具有其他特殊用途新品种”的方针,经过努力,到2004年底,已收集资源材料160余份,选育推广宁扁1号等新品种两个。同时具备了千粒重50g以上的大粒型,35g左右的中粒型和30g以下的小粒型三大格局。粒色有:浅灰色,淡绿色,黑色,橘红色,花麻色5种。为试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2 对扁豆生长和开花习性进行观察的同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扁豆荚层数、每株荚数、荚粒数等8个产量性状构成因素进行研究,找出了它们与产量之间的灰关联度排序。
2.3.3采取定点试验,大面积示范推广与总结传统种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在播期、播量、播种方法以及与地膜玉米等作物间、套种试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扁豆栽培技术。探索出了一套防止种子表皮皱缩、无光泽而影响质量的实用技术。包括扁豆在内的《豆类新品种引进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2.4 生产现状:
2.4.1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在定为支柱作物的基础上,又列入“十五”开发计划。由自治区计委立项的包括扁豆在内的豆类作物种子基地建设正在实施之中。
2.4.2 新品种推广种植速度加快,地方老品种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已基本实现了品种的首次更新。
2.4.3 先进栽培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传统种植方法中存在的播期不合理,方法粗放,下籽量不足,株间距过大,营养生长过盛,轮作周期短等得到了纠正;桑树、地膜玉米行(棵)间套种面积不断扩大,大面积生产步入良性发展的新轨道。
2.4.4 由于良种、良法的应用,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据统计部门统计2000年平均亩产64.5㎏,2001年68.8㎏,分别比1995年(49.5㎏)增长23.3%和28.1% 。
2.5存在的主要问题
2.5.1 由于扁豆植株矮,花器小,取雄、受粉难度大,制约了杂交选育的进行,品种选育进度慢,品牌效应远外发挥。
2.5.2 生产上重种植,轻管理,施肥、管理不到位的现象严重存在,响了栽培技术效果的发挥。
2.5.3 副食品加工方法落后,产品只能在当地销售,很难打入外地市场。
2.5.4 外销渠道畅通,但缺少政府部门或联营机构的统一组织,信息不灵,效益欠佳。
3、发展对策
3.1 要充分认识扁豆在当地农业生产、农民增收中的地位和作用。由于扁豆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增收农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进一步扩大,作用还会越来越突出。因此要充分发挥优势,在杂粮基地建设的基础上把我区建设成为优质高产扁豆生产基地。
3.2 加大科研进度,为产、加、销提供科技支撑。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大科研力度,尽快培育出品牌品种,提高国内、外竞争力。同时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为销售、加工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使农民得到实惠,厂家得到效益。
3.3 建立协作组织,促进产业化发展。以自治区进出口贸易公司为纽带,建立有政府部门、经销商和农户参加的协作组织,并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协调能力,传递信息,把握商机,把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促进各类贸易健康发展。
3.4 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创加工增殖新局面。以现有加工为基础,面向社会引进技术和人才,生产出具有地方民族风味的系列副食品,并打入开创国内外市场。
友情链接: 中国农业信息网 | 中国天气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陕西农业网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主办 : 农业农村部小宗粮豆专家指导组 承办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杂粮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 @ 2003-2018 小杂粮网(mgcic.com) 陕ICP备16012101号-4
地址 :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邰城路3号 联系邮箱 : mgcic.com@126.com